锁定品牌后,如何在高配\低配中抉择?


     

买车,如今已经成为中国家庭的头等大事之一。车再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不久的将来这个能动的机器也许会成为手机一样的快速消费品。

相信每一位买过车的朋友都有类似的经历:在锁定品牌后他们仍要为选择高配车型还是低配车型而犹豫一番。以B级车为例,2010款凯美瑞从低配的从最低配置到最高配置的价格差超过十万元左右,中间包含12种不同配置的车型。然而对于这些配置差异,很多是无法在购车以后在后市场加装的(比如安全气囊),因此这给用户的选择出了一道很大的难题:究竟应当选择高配车型还是低配车型呢?

本文笔者将以2010款凯美瑞的配置差异进行简单分析,希望能够给正在或即将购车的用户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

2010款凯美在09款的基础上新增4款车型。其中取消了原来的低配版本200E精英真皮版以及240E精英版。新推出的凯美瑞2010款,最大的亮点应该是G-BOOK的延伸配置,在多款车型上得到应用。同时车型的价格有算降低,这也是很多厂商惯用的增配不加价的策略。

凯美瑞一直主导的G-BOOK系统,这次延伸到更多车型上,对于来百姓来说是个好事,特别是对于新手来说。这个系统是丰田一直引以为傲的系统技术,在09款的车型上,仅仅装配在顶配旗舰版本上。这次2010款在更多车型上得到使用,应该是在丰田北美危机,丰田给中国老百姓送上一份感恩之礼。

如图片所示:G-BOOK系统展示

 

在2.4升排量车型中,经典版取代原来的精英版成为入门级,这应该是厂商有意进一步强化凯美瑞品质。新推出的200G和240G经典版,主要是在配置上得到提升,同时价格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当调低。这应该是广丰所重点销售的车型。

每一款新车的推出,虽然表面上看各品牌往往包含少则四五种,多则十余种的细分车型,但实际上我们都可以把他们总结为四类:标准型、舒适型、豪华型以及旗舰型(超豪华的顶配型)。标准型也就是各品牌最基础配置的车型,舒适型和豪华型往往是各品牌的主力车型,而顶配的旗舰型通常所占销量的比重很小,只起到了拉高整个品牌的价格档次的作用。

基本型对于很多汽车品牌而言只是一个用来定价的噱头,多数是有价无市。但对于很多上市三到五年的老车型而言,基本型也可能占有一定的销量比重。

从价格角度上,从基本型到舒适型的跨跃往往在1-2万左右,而这1-2万所包含配置的价值可能远大于此。比如雅阁从基本型到舒适型增加了真皮座椅、座椅调节、腰部支撑、电动天窗以及蓝牙系统等,这些配置的价值大约在1.5-2万元,但两款车的价差仅为1万元。这也再次证明了基本型配置的车辆性价比不高的特点。

舒适型和豪华型往往是各品牌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因此所占销量的比例也非常大。厂家在这两种车型当中制造差异通常会非常慎重,必须仔细考查用户对每类配置的心理价格预期,并制订合理的配置组合方案。

从舒适型到豪华型的跨跃,由于各品牌往往会分得很细,因此加价幅度通常不会很大,只有1-2万元,至于这些加价所对应的配置是否划算就要用户自己判断了。

至于从豪华型到旗舰型的跨跃,各品牌通常只有两种方式进行突破,一是提供更大排量的发动机和更大尺寸的轮胎、轮毂;二是增加含有DVD功能的GPS等高端娱乐配置。而氙气大灯、大灯随动转向、大灯清洗等功能早已在豪华型配置上有所体现,在这里再难营造更大的差异。

了解了产品的配置差异,用户在选车时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问题:

首先要充分衡量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即使是预算充足的情况下,也不建议用户盲目追求高配车型。毕竟很多品牌从舒适型跨跃到豪华型所增加的配置并不见得适用于所有用户。比如定速巡航、桃木内饰、泊车辅助系统等,对于很多用户而言,这些配置几乎是可有可无。如果能够由这里省下一到二万用到车辆的装饰上岂不是更加划算?

除了从配置以及价格上考虑选择哪种车型,用户往往还会因为内饰方面的差异而对配置略高的车型有所青睐。目前B级车在内饰上面也会有意营造不同级别的差异,低配车型的内饰往往使用针织面料,部分塑料键的按钮处也取消了镀铬亮圈等装饰。这种差异再与电器设备的差异结合起来,便会在用户头脑中形成较大的反差。在内饰上如何选择就要看用户的喜好和对舒适空间的重视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