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春天的地铁----新兴产业投资策略之物联网


 
 
 
 
20100315星期一
【主要内容】
为何关注战略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会成为贯穿2010 年的重要投资主题。
物联网开始破题
物联网产业链分析(投资角度)
物联网发展态势
物联网的主要发展障碍
物联网投资策略
2010年重点个股投资机会
【正文】
1.何谓战略性新兴产业:温家宝总理给出了明确而科学的答案,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
2.为何关注战略新兴产业:
2.1产业革命是走出危机、进入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的主推力;
2.2战略性新兴产业——下一个政策扶持的支柱产业;
2.3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3.战略性新兴产业会成为贯穿2010 年的重要投资主题。
 
新兴战略产业投资策略之物联网
1.物联网开始破题:
1.1何谓物联网:“物联网”还没有权威的定义,我们把物联网理解为“一个无所不在的计算及通信网络,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人、任何物体之间都可以相互联结”。物联网可能是续互联网、无线互联网和绿色革命之后全球重大的科技革命,也是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历史大趋势之一。
2.物联网产业链分析:
2.1物联网是在当前通信网与互联网基础上的发展延伸,产业链也与通信网和互联网产业链类似,增加了部分参与者。譬如,在上游增加了RFID与无线传感器供应商,下游增加了物联网运营商。其中RFID和传感器是给物品贴上身份标识和赋予智能感知能力,物联网运营商是海量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服务提供商。物联网产业链结构如下图所示:
5:物联网产业链

上游

 
下游
中游
通信芯片
通信模块
外部硬件
RFID&
无线传感器
平台&软件
终端设备
系统集成
应用&消费
系统设备
 
电信运营
物联网运营
检测认证
咨询服务

 

2.2物联网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相当于人体的皮肤和五官、网络层相当于人体的神经中枢和大脑、应用层相当于人的社会分工。
感知层是物联网的皮肤和五官——识别物体,采集信息。感知层包括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终端、传感器网络等,主要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与人体结构中皮肤和五官的作用相似。
网络层是物联网的神经中枢和大脑——信息传递和处理。网络层包括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网络、网络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和智能处理中心等。网络层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进行传递和处理,类似于人体结构中的神经中枢和大脑。
应用层是物联网的“社会分工”——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广泛智能化。应用层是物联网与行业专业技术的深度融合,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行业智能化,这类似于人的社会分工,最终构成人类社会。
1:物联网体系结构
 
数据来源:中国移动物联网实验室,国联证券研究所
 
3.物联网的发展和应用
3.1已开始实现的应用领域举例:
(1)零售行业:通过使用RFID标签技术,零售商可实现对商品从生产、存储、货架、结帐到离开商场的全程监管,货物短缺或货架上产品脱销的概率得到了很大降低,商品失窃也得到遏制。
(2)物流行业:物流业的本质是提高商品处理的效率并增加新的价值。在物联网应用下,仓库将实现完全的自动化,包括商品的自动化进出,以及将订单自动传输给供应商;物联网将大大提高运输的管理效率,商品从生产到消费,将有望实现全程无人管理;对于生产商来说,将能够获取市场需求的直接反馈。
(3)医药行业:。物联网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已体现在生产、零售与物流的应用上,除此之外,在打击假药制造上和提高药物的使用效果上,物联网将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4)食品行业:欧洲非常重视RFID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RFID标签的应用,将使消费者能够跟踪食品的生产源头,并且也能帮助欧洲保护农村的多样性与乡村生活。现有食品生产销售模式使得食品中的疾病很难在市场消费之前就被预防,而且食品的回收也面临非常大的困难。(5)智能建筑:新加坡规定智能大厦须具备3个条件:一是具有保安、消防与环境控制等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自动调节大厦内的温度、湿度、灯光等参数的各种设施,以创造舒适安全的环境;二是具有良好的通信网络设施,使数据能在大厦内进行流通;三是能提供足够的对外通信设施与能力。目前智能建筑已经在节能方面取得巨大进步,分为能源供给系统、建筑构造系统、建筑设备系统和运行管理系统四个领域。
3.2未来的应用:有哪些值得期待
(1)智能电网。尽管目前全球各国和组织对于智能电网仍没有达成共同的认识,但不同的国家和组织都正在以自己的方式研究和实践智能电网,在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环节尝试各种技术,同时,全球对于智能电网的特征——自愈、互动、优化、兼容与集成——也已基本达成共识。
(2)智能家居。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综合布线技术、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统筹管理,让家居生活更加舒适、安全、有效。
(3)智能医疗。通过结合纳米技术以及芯片技术,未来将有望研究出新的高效诊疗手段,通过嵌入在药物中的微型治疗设备,将能够有效监测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并且将能够实现在人体内对患病部位的精确定位治疗。
(4)智能交通。在物联网时代,轿车中的电子元器件数量将继续增加,使得轿车能够自动收集环境信息,不断重新规划路线,提醒驾驶者与前车保持合适的距离,甚至可以拒绝酒后驾车等危险行为,在高速公路上完全自动驾驶,自动分析车况,甚至可以自动决定更新问题部件等等。
4.物联网的主要发展障碍
   4.1科技水平的障碍;4.2监管及技术标准的统一;4.3在公众中的普及。
5.投资机会探寻:
5.1从横向的应用领域来看,
短期看好基于手机增值服务的智能交通和智能金融中的部分基础应用,中期看好“智能物流”、“智能建筑”和“智能电网”的发展,长期看好“智能家居”和“智能医疗”的发展。
5.2从纵向的产业链角度来看, 我们根据不同的时间点,按短期(1-2年)、中期(2-5年)和长期(5年以上)分三个投资时间段,给出投资策略分别是:
短期(1-2年):二维码、RFID厂商和SIM卡企业。因为国内二维码技术已经达到国际水平,RFID的技术突破可能最快,从需求量上看标签也是最大的,在物联网导入期,二维码、RFID厂商可以享受较好成长性。对SIM卡企业,由于RFID-SIM卡潜在需求大,且运营商推动手机支付的意愿较为强烈。
中期(2-5年):系统集成企业。在物联网导入期,应用多处于垂直行业应用,对系统集成的要求并不特别高,RFID厂商可以兼顾,在物联网成长期,由于涉及技术和界面开始增多,专业的系统集成企业需求会突增。
长期(5年以上):物联网运营企业。物联网运营商将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导入期和成长期的前期,由于下游需求应用较为分散,物联网运营企业的竞争力也难以辨别,投资风险较大,而在5年左右的时间后,子行业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也可见端倪,投资风险降低。
重点个股:
1.长电科技:
主营业务产品包括集成电路封装和分立器件,是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封装企业,其集成电路、分立器件总量和各项技经指标在国内内资企业中均排名第一。公司在近期将受益RF-SIM卡封装的技术储备,中长期将受益物联网信息终端广泛需求而带动的芯片封装需求。
2.同方股份:
同方股本是国内上市公司中涉及物联网产业链最全的公司,有RFID标签、智能建筑、物联网软件平台。目前,同方股份在能源环境、楼宇自控、光电照明、水处理、市政热网、轨道交通等 M2M应用领域都处于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同方旗下北京亚仕同方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RFID电子标签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制造型企业,巨资引进全球最顶尖的RFID全自动生产线,全面采用国外先进生产工艺,其纸质RFID电子标签相关产品的年产量超过2亿张。可提供的产品包括RFID电子标签成品、RFID票证成品、RFID纸质及PVCInlay等。
3.华工科技:
华工科技已确定四大主业,分别为:激光设备、光器件、敏感元器件和信息安全与防伪等四大业务。公司RFID项目已中标国家工信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招标项目。公司热敏传感器是国内绝对龙头。公司的热敏传感器未来有望在智能产品物联网感知层上取得较大市场份额。
4.新大陆:
新大陆的主营业务包含信息识别、电子支付和行业IT运营支撑三大板块。公司在信息识别领域目前已经达到国际先进、国内绝对领先的水平。公司是目前国际上拥有二维码核心技术的六家制造商之一(另五家分别是美国 Symbol、HHP、Metrologic、Intermec 和日本 Token)。在农业部动物及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领域的端末设备方面,公司市场份额达70%以上。在与中国移动形成联盟的二维码电子回执业务的商业模式,属国内首创,其业务正在全国范围内迅猛发展。公司在电子支付领域,公司位于POS机供应商三甲。在IT运营支撑领域,在福建省内电信行业和高速公路行业处于垄断地位,并已成功拓展到外省。
5.东信和平:
   东信和平主营为智能卡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集中在SIM卡、身份识别卡和金融卡。未来受益高单价的RF-SIM卡和金融卡的EMV迁移。公司在中国移动SIM卡领域市场占有率最高,新进入印度市场。公司的SIM卡产品在中国移动的市场份额约为21%-22%,排名第一;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SIM卡领域市场占有率也在10%-15%左右。特别的是,公司的移动支付RF-SIM卡目前市场占有率约为70%-80%,RF-SIM卡目前只有东信和平和复旦微电子两个供应商,产品单价在100元以上,是普通SIM卡单价的十几二十倍,在中国移动大力推行移动支付的背景下,公司收入增长前景乐观。
6.远望谷:
     远望谷是国内领先的RFID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1993年起就致力于RFID技术和产品研发,借助中国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开创了国内RFID产品规模化应用的先河。公司在铁路、烟草、军事行业的RFID产品具有技术领先和市场先入优势,并为图书及档案管理、资产追踪、物流及供应链、机动车辆、服装、畜牧业等多个领域提供了高性能的RFID产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