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借“校讯通”之名,行捞钱之实
辽宁部分中学要求学生办理“校讯通”短信业务,一位老师称其学校已经有1200多名学生办了“校讯通”,他每个月就有1200余元额外回扣收入。班主任向学生家长推销该项目后,每月可获得30元话费。(见3月12日《网易新闻》)
学校用“校讯通”短信业务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这在许多学校早就实行了。但一个老师一个月可以拿到1200元的回扣,和30元的话费,这是个不得不承认的“新闻”。钱这么好赚,老师还会将精力用在好好教书育人上吗?但笔者以为,事情并非如此简单。试想,老师能有这么大的能耐开通“校讯通”短信业务吗?没有学校的同意,没有教育局的批准,老师能开通吗?敢开通吗?“校讯通”短信业务之所以在学校能开通,这其中的猫腻多的很,公众都心知肚明。因而,我们不能让表面现象所蒙蔽,应该好好地声讨“校讯通”短信业务不规范开通背后的暗厢操作,这才是打蛇打在七寸上。也就是说,“校讯通”开展是对的,但一些人将其妖魔化,这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其实开通“校讯通”短信业务并非不好,它有其不可否认的好处。如学生在学校的读书情况,有的家长工作忙,有的家长远在外地打工,有的家庭离学校很远,这些都不便于学校和家长交流沟通,而“校讯通”短信业务的开展,既不会打扰班主任正常教学和生活。学校又能及时地将学生在校表现、考试成绩,一一通报家长,让家长能快捷方便地掌握学生的情况,共同教育培养人才。这不得不说是“校讯通”的优越性。虽然上文中所例证的现象不可否认的存在,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它的优越性。
我们且不说“校讯通”的开通有利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只说有的家长关心自己的孩子,经常打电话给老师,虽然说接一个电话花不了多少钱,但一个班几十个学生,一个月下来,这笔开销可不小哦!所以说“校讯通”短信业务的开展,怎么说都是功大于过。虽然辽宁发生了部份中学要求学生办理“校讯通”老师拿回扣的现象,但我们也不能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对于学校开展“校讯通”的做法,我们要正确理解,给予支持,毕竟是双方受益。当然,辽宁中学部份老师拿回扣的现象,我们希望教育部门严肃查处,赚钱赚到了中学生的头上也未免太没师德,同时也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了金钱至上的阴影,这是我们的教育宗旨所不允许的。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二日
不能借“校讯通”之名,行捞钱之实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