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变为城镇居民,也要让农民有一个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让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倍感鼓舞。
两会期间,辜胜阻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是扩大消费,有效启动内需,“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要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引擎,让农民工实现‘市民梦’、‘创业梦’和‘安居梦’。”
调结构关键:扩大消费
《21世纪》:国家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但目前居民消费率仍低下,如何通过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来实现上述目标?
辜胜阻:如何加快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需要构建“内需主导、消费支撑、创新驱动、均衡共享”的发展模式,关键是扩大消费,有效启动内需。
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积极扩大居民消费。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一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要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三要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21世纪》:对提升国民收入中居民的收入比例,你有什么建议?
辜胜阻:我认为,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采取四大措施。
一要构建“藏富于民”的收入分配机制。清理税外收费,推行结构性减税,减少小企业所得税,调低居民社会保障费率。二要健全有利于劳动者收入提高的长效机制。完善工资协商机制、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健全居民收入跟经济增长挂钩、劳动所得与企业效益挂钩、工资与物价水平挂钩的收入增长机制。三要建设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四要完善有利于政府重视居民收入提高的政绩考核体系。改变传统以GDP指标为主的考核办法,增加人均收入、就业率等民生指标。另外,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半城镇化”求解
《21世纪》:提升消费涉及到农民消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变为城镇居民,这对经济总体的意义有哪些?
辜胜阻:总理的“城镇化新政”蕴含巨大内需,将成为引爆内需的巨大引擎。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城镇化发展,尤其是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县城的城镇化战略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所在。
推进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大批农民进入城市,变农民消费为市民消费;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使农村潜在的消费需求变为现实的有效需求;有利于加快城镇的交通、供水、供电、通信、文化娱乐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给建筑和房地产市场带来巨大需求,并带动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
《21世纪》:农民工尽管进入城市,但是没有与城里人同工同酬同权,也没有买房融入城市,子女上学难,解决“半城镇化”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建议?
辜胜阻:把依托县城、中心镇发展中小城市与实现农民工的“城市梦”、“安居梦”、“创业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对于破解当前农民工的“半城镇化”状态,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合理引导农民工流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以农民工市民化为特色的城镇化新政要围绕三个“中”,即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中小企业来进行。
一是在扶持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同时,引导农民工向中西部“回归”,避免诸如“留守儿童”等问题;二是大力发展中小城市,避免城镇化的拉美化陷阱和“大城市病”;三是鼓励农民工创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避免“空城计”。
加快促进民间投资
《21世纪》: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是解决全社会就业,特别是农民工就业的生力军。对于未来民间投资的走向你怎么看,有什么建议?
辜胜阻:当前我国民间投资面临着空间受限、激励不足、渠道不畅、载体缺乏、动力不够、环境不优等问题。为此,政府需要在空间拓展、财税激励、金融支持、创业扶持、消费带动和环境优化等方面采取措施,有效扩大民间投资。
一要拓宽民间投资领域,适当引导政府投资逐步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防止挤出效应,实现“国民共进”。二要构建扶持民间投资的财税支持体系,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创新扶持力度。三要畅通民间投资融资渠道,及时、有效地将民间储蓄转化为民间投资。四要以“创业富民”战略激活民间投资,引导形成新的创业潮。五要以消费带动民间投资,拓展民营企业的市场需求。六要健全民间投资服务体系,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21世纪》:对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你有什么建议?
辜胜阻:首先,修订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建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综合性管理机构,确保国家各项扶持和优惠政策配套实施,落到实处。二要试办社区银行,发展与中小企业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三要规划建设场外交易市场,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培育天使投资,扩大债券融资方式,拓展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四要继续落实财政对中小企业支持政策,坚决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五要落实好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准备金提取和代偿损失在税前扣除的政策,推进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建设。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