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六:束河小镇 友人生日 纳西人家 热情善良
2010年2月27日 星期六 农历正月十四 晴
今天受C君之邀去另外一个同样富有民族风情的小镇——束河小镇游览,顺便给几个同行的女士们拍一组照片。顺便说一句,和白族称男人为“阿鹏”,女人“阿诗玛”不同,纳西人称男人为“胖金哥”,女人为“胖金妹”,缘于高原紫外线强烈,这里的纳西人把又黑又胖作为美丽的标准。我们同行的Y君就因为高大且体重据说价值五十头牦牛,要知道每头牦牛一般都在万元左右,如此说来,Y君坐拥五十万身价了。当地朋友也没有忘记打趣我,说我这样戴眼镜的,更是要价值七十头牦牛,比Y君更加值钱了。
从纳西古城到束河小镇很近,十几分钟的车程就到了。相对比古城,束河小镇游人不多,商业氛围也不那么浓厚。慵懒而且温情的阳光,懒散的人们直到快中午了才打开店门营业,街上不再有匆匆的脚步和忙忙碌碌的身影,时间在这里彷佛停滞了。甚至那些蜷缩在街头晒太阳的狗儿们,都让Y君等艳羡不已,称自己“生活过得都不如那些狗”。C君的摄影店在小镇中心位置,店面不大,装饰温馨且而富有艺术气息。墙上那些的照片格外吸引眼球。C君还饲养了一条叫做“SKY”的拉布拉多大狗,和我混的很友好。此外,C君还有两辆车和打下手的几个弟兄,包括一辆酷味十足的越野摩托。
大概真的是缘分,我们多年好友在他乡相遇且不说,而且碰巧的是今天是C君38周岁生日,于是我们决定在这里给C君庆祝生日。作为完美主义者,C君建议我们一起去他的女友父母家里——一个纯正的纳西族人家做客。我们事先了解了下,纳西族人不像其他少数民族规矩多,是个开放性和包容性很强的民族,于是我们索性改变行程,在给女士们拍摄照片后,坐着C君的车子直奔人家而去。C君女友叫做阿平,在当地一家旅游公司工作。她父母都是憨厚朴实的农民,待我们非常热情。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阿平父亲,这个酒量2斤以上的纳西族老汉也是一个盆景生产商和纳西古乐的发烧友。和做工简单且漏风漏雨的傣族不同,这是一个典型的纳西族人家的住宅,一般每家都有三套结实的木结构房子,正南、正北和正西各有一套房子,加上养牲口的简易房,是一个很大的院落了。在等待就餐的时间里,我们没有忘记打一场“云南麻将”,和大连的麻将规矩不同,这些休闲地方的休闲麻将更加有趣。饭菜终于端上桌子,按照纳西人的规矩,客人是尊贵的,要坐在里面的一张桌子上,C君和阿平一家人则在外边的一张桌上。菜上来了,足足有十几道菜,都是些天然绿色的菜蔬,也有著名的“腊排骨”和“火腿”,更有地道的纳西火锅。酒是自己酿造的白酒,大概有四十多度的样子,酒质甘醇。阿平说都是她妈妈用自己家的机器酿造的,这话让我们更加惊奇了。酒酣耳热之际,高高兴兴的阿平爸爸给我们即兴表演一段纳西古乐。看来我们此行,不仅酒足饭饱,更是聆听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纳西音乐,惊喜之外,更多的是感动了。
告别女友家人后,我们坐着C君的车子赶回火车站,我们将从火车站赶往昆明。即将告别这美丽神奇的地方,我没有忘记在车窗外最后看一眼玉龙雪山,月光下的大山默默地注视着我们几个世俗男女,一瞬间又有些流泪的感觉。车子开得很快,车里放着纳西古乐,高原的月光清亮而冷峻,那些山脊和树木肃然而立。我忽然想到下午在一家C君熟悉的茶馆喝茶时,老板说这里不仅是心灵洗礼的地方,也是大都市欲望男女们放弃心灵垃圾的地方。老板还举例说有一个成都美女,每次来这里都住上半年左右,和老板聊起自己的情感经历,每次都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更有C君的“SKY”的前主人——一个深圳的美女在这里住上不到一个月就和一位老兄“闪婚”,两月余就分道扬镳了。我也想到自己在面对雪山祈祷时,友人中有祈祷世界和平的。我说我很简单,就一句话:老天保佑,这座神奇的大山永远别有人类上去。谁说“山高人为峰”了?人类对自然的戕害、人类自己和自己的戕害已经够了,但愿世俗的东西别再玷污了这最后一块心灵的栖息地,否则,多年后我们的灵魂将无葬身之地。
再见了,神奇的雪山和高原;再见了,善良朴实的人们;再见了,我曾经流泪的地方,终有一天,我会再来,直到此生此身终了,不再离开。
尘斋主人写于2010年3月2日,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