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数字着实让我吓了一跳,不是说没有房源了吗?哦,原来是定义和概念还有这么多规定。不学习咱怎么会知道呢?
据社科院城调队调查显示,中国660多个城市现有空置房6540万套,可供2.6亿人居住。目前,社科院城调队没有证实这么大量的房子为什么空置。
中国城市住宅空置率一直饱受争议。开发商从行业的角度认为,只有没有卖出去的房子方为空置,从开发商的角度来说,空置率仅为4%;而社会学家争论说,即使卖出去了而长期无人居住,也为空置,而且这种空置不仅仅只是浪费资源,也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和社会隐患。
先看看这些没有人居住的房子,是怎么来的?
无非有以下这么几种情况:
1,大部分是楼市炒家进行投机而购买的,资金多数是在银行讨来的贷款。
2,贪官的财产转移方式,以购买外地房产隐藏赃款还可以实现保值。
3,不排除还有一部分国际热钱在中国大肆囤房。
由此可见,中国的住宅真成了不折不扣的金融投机工具。对于那些炒房者来说,如果未来房价上涨,随时可以高位抛出。而一旦房价进入下降通道后,很多一部分资金将转成银行坏账,可见金融部门的风险压力不可小视。
由此看来,中国民生住宅的解决任重而道远。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开征物业税阻力这么大,实际上一部分权贵的资金大多用于投机购房上面,他们不愿意付出囤积房产所应支出的税务成本,再加上有权有势,可以左右国家的税务政策。不仅如此,他们还雇请几位教授,大肆鼓吹中国的物业税100年也开征不了,致使本届两会的提案被搁置。
政府多次的调房政策,收效显得很甚微。足以见得楼市的固若金汤和根深蒂固,其中这6540万套空置的住宅就说明了问题。据了解,全国目前在建的住房却只有1250万套,还不够空置房的1/5,这是多么的可怕?
这不仅拷问中国的社会财富的平衡机制能否建立,也在测度中国经济孕育的风险是否得以化解,中国民生住宅的问题是否得以解决。更重要的是这些资源的浪费和社会财富的囤积已经影响了一个民族的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