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仍为下一轮投资热点
许争
“低迷起航、逐步回稳、动力增强、态势趋好”,10月26日,国家能源局新闻发言人周喜安在“三季度能源运行形势分析”发布会上这样概括今年全国能源经济的运行特点。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也在公开场合表示,我国装备制造业已度过最困难时期,开始企稳回升,而作为装备制造业中重要部分的电力装备也随着整个经济形势的乐观而表现出向好的趋势,因此,有分析认为——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已经较快扭转了经济下滑态势,保增长取得了明显成效。而与能源相关的所有行业也都随着中国经济的向好而逐渐摆脱困境。
装备制造业增速
明显加快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在“2009中国装备制造业投资与发展论坛”上介绍:“工业经济逐步回升的态势基本确立,装备制造业企稳回升态势基本明朗,今年前八个月,装备工业增长10.6%,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出现了企稳回升的良好势头。前三季度,我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一季度增长5.1%,二季度增长9.1%,三季度增长12.4%,9月份比去年同期增长13.9%。苗圩介绍说:“工业经济在较短时期扭转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大幅度下滑的势头,回升态势基本明朗,9月份增速达到去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的最高水平。”
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企稳回升态势基本确立,而如何继续提振装备制造业,尤其是政策上怎样保证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苗圩透露:“下一步,工信部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涉及的各项政策措施,抓紧出台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当中尚未出台的实施细则,按照季度成熟一个,发布一个,确保年底各项实施细则能够全部出台。”
输变电设备需求
形势乐观
作为装备制造业中重要部分的电力装备也随着整个经济形势的乐观而表现出向好的趋势。国海证券分析认为,受电源投资总量下降的影响,发电设备的产量下降,而目前发电量的数据趋于好转,从上半年的负值返正来看,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内,发电设备产量的增长将进入低速平稳期。
未来,输变电设备需求仍然较为乐观,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及远距离输配电方面的大力投资,使得高压输送电建设投入加快。受益于特高压输配电方面具有产品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仍可以保持较快和稳定的增长。
东方电气集团总经理斯泽夫在论坛上说:“发电行业是我们中国重大装备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的发电设备产量已经连续五年创造了世界第一,并且以每年136%的速度增长,利润增长已经远远超过资产增长”。
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何曼青在论坛上对外资流向做了分析:“外资主要流向两个行业,一是装备制造业,二是房地产。装备制造业和房地产基本上是我们过去这么多年使用外资的主要领域,大概占70%左右。”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电力设备行业资深分析师王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电力设备行业总体向好,景气度较高。”
此外,分析人士认为,智能电网是未来电网发展的技术方向,电力设备相关行业对此估值较高,受特高压、智能电网需求形势的影响,电力设备行业仍然是下一轮的投资热点。
产业结构有待
进一步调整
虽然我国装备制造业总体向好运行态势已明朗,但是,苗圩也表示:“深层次的矛盾,比如说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落后产能没有淘汰等问题,不但没有有效解决,而且有进一步加剧之势。”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之下,产能过剩问题表现更为突出,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任务依然艰巨。
“部分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高,出现了产能急剧扩张的苗头,比如风力发电设备就存在着重复建设,盲目投资的现象。”苗圩说。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与科技装备司司长李冶表示:“现在全国各地都上风电设备厂,风电投资过热是毋庸置疑的。目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厂有80家,最近我们对这80个厂一家一家地进行了分析,发现一个现象,这80个厂中有20个厂从来没有做过风机,就找一块地方宣布要干风电。有30家左右生产量没有超过10台,而产量超过100台的厂家不超过10家,超过1000台的有只有3家。这种过热,可以说是风电建设无序。”
此外,有效供给不足和缺乏核心技术也制约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李冶一针见血地说:“要说核心技术没有也不是,恐怕是创新能力不足,风电行业目前就是这么一个状态。1.5兆瓦的高端风机目前可以说是供不应求的,3兆瓦的更是下线一台拿走一台,这说明什么?有效供给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