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边的盐田、布吉,到西边的民治、福永,沿着公路行走,一路都能看到很多这样的广告——“住人集装箱,每个每天6元”。面对深圳楼市接近2万元的均价,这种超低租金的“住房”也许会开始慢慢进入人们视线。”
从懂事起,或者说是从有独立意识开始,关于房子的事,中国自始自终没有消停过。不管是房地产开发商还是政府的相关政策,也无怪乎这是民生,是人民关注的事,于是便成了永远纠缠不清的事。房价跌跌涨涨,最终方向还是在涨不在跌。于是,“蚁族”“房奴”“钉子户”之类成了网络流行语。
新闻说“蚁族兄弟的悲情绝唱”,新闻说“美国的房价在下降,中国的房价在回暖,中国发展不正常”,新闻说“某某地出现最高地王”。
剩男们买不起房,所以成了剩男。蚁族们买不起房成了蚁族,房奴们一生奋斗为一套房所以有了房奴。那些平民百姓,租不起也买不起,可总得有地方住,于是简易工棚,集装箱成了落脚点。于是“价逼近2万 住人集装箱租一天6元受热捧”成了新闻。
新闻中还大肆介绍国外关于集装箱在改装方面的历史,感觉是大没必要。想必促使多点政策促使住房问题解决是首要的,关于集装箱的好处大没必要介绍,当然被逼到那个境地自然会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