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略看完此新闻,顿生一疑惑:地方政府负债那么多,那么所谓的债权人又是谁呢?
思来想去终不得其解,那么也只能希望反其道而行之,进而期望能够按图索骥了。
首先,地方政府确实欠债,但总该有资金流向吧?
就好比我借了别人的钱,去买房了,借来的钱是没了,但却有房子了。我借的钱流向了房地产开发商的手里,这就是通俗意义上的“资金流向”。
都知道政府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提供其他第三方无法提供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了。
比如修建高速公路(应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动辄耗资多少个亿呢,而且路修完了,其带来的收益根本就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因为好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宝贝,比如旅游资源,土特产什么的。但就是因为路不通,无人问津。
——虽有梧桐树,就是引不来金凤凰。这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一则,哪个老板再有钱,都很难拿出多少个亿来修建高速公路的。
二则,就算这个老板再有本事,完全拿下了修建某高速公路的项目,但后期维护成本呢?对于个人而言,其实就是个烧钱的无底洞。
因此,像这样的重任也只能压在政府的肩膀上了。修建高速公路可不是件小事,光有钱,没有关系是根本办不到的。一条高速公路动辄几千米的隧道,没点能耐,只能忘而兴叹了。这就是政府作为社会组织之一的与众不同之处。
那么,类似于高速公路的公共产品理应算成是政府资金流向之一了。
但是,上高速要交费的,据本人所知,或许全国境内,也只有海南省内的高速公路不收费吧!?资金流向虽然短期内是向外流的,但长期内肯定是要回流的。
就算是修建高速公路所花费的金钱再多,那么向来来往往的大小汽车按次收费,收回这笔钱相对很简单的,只是时间的问题。
所以,类似于因为提供高速公路之类的公共产品,负债的可能性几乎无限趋近于零,更不用说因为交通的便利,带来的后期收益了。
因此,在类似的问题上,总得来说政府应该是盈利的。
而提供公共服务,似乎也不赔钱吧?!
就拿领结婚证来说,虽然程序简单,但依然还是要收取工本费的。至少不会赔的那么多吧?!
再者,维持政府系统正常运行的资金来源是国家财政,而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就是税收了。
虽然税收种类繁多,但有一种税我还是认得的——消费税。据本人所知,一包10圆的香烟差不多有一半都纳税了。
而且税收的原则好像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理应收支平衡的!
那么,地方政府所承担的5万亿债务,其资金流向到底去哪了呢?其债权人到底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