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退票制毫无技术难题!


电影退票制毫无技术难题!

 

○许石林

 

我针对电影观众提出的“电影退票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这是中国电影观众愤怒的吼声,也是电影观众权益意识的觉醒和集体智慧的体现,在我看来中国电影实行退票制是可行的(见《深圳商报》2010319日“文化广场”),只要政策一吐口儿,立马就能实行,促进中国电影大发展。

拙作也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共鸣,当然也有反对和质疑的,浅薄的嘲讽和谩骂就不管它了,跟脑残们较劲无异于自己食用大量“脑残金”,而那些经过认真的思考后提出的反对意见和质疑的声音总结起来有两大类:一是实行电影退票制对中国电影是不是伤害更大?二是技术上有克服不了的问题。

我的回复是:一、实行电影退票制,目的就是要彻底地、尽可能地伤害、损害、祸害那些欺骗、欺辱观众的电影片商们的利益,把他们的利益挤压干净,腾出空间,才能让中国的电影真正希望成活并成长起来。那些靠忽悠观众、利用观众的人性弱点和文化修养盲点骗取票房的片商,难道还不应该受到伤害和损害吗?二、技术上一点难度都没有,我这个可谓技术盲的外行都能设计出万无一失的公正的技术,请试言之:假定某部电影票价为100元,您进影院前先购买这100元的消费卡,等于是信用卡的100元预售权,刷卡进场观看,就像香港进地铁刷“八达通”一样——其实可以跟您的信用卡联网,您要是不信任影院,可以买单次卡,如单程车票一样。电影开始后20分钟开始计费,头20分钟是免费的。您无论看到哪儿,觉得电影太臭,不想看了,您可以离场,按照古代戏曲的行话叫“抽签儿”,您把自己从观众中抽出去,到外面的卡机上一刷卡,自动计费。您用的是信用卡,就自动消费了,消费额度短信通知。您用的是单次消费卡,出门刷卡终止消费,余额存在卡里,既可以作为下次消费的金额,也可以到指定窗户兑现金。后面这个主要是考虑到像《无极》、《赤壁》这种超级大烂片,很多发育正常的观众受不了的话,纷纷“抽签儿”——那就不叫“抽签儿”了,叫“起堂儿”,遇到这种“起堂儿”的状况,出口如果刷卡慢就会排队,为了不让您花更多的冤枉钱,实行那种“八达通”式的一碰就感应的卡,您的消费立刻终止,然后您慢慢地外出都行……这有什么难的呢?况且我这依然抛出的是块破砖头,目的是引出您的美玉。

有人说啦:你说的是大城市,对于三线城市没有条件怎么办?您还以为现在的电影是为三线城市的观众拍的吗?三线的消费能力根本就不在片商的考虑之内。再说了,如果在三线城市放映同一部片子,您干嘛不开车利用周末去三线城市旅旅游、买点土特产、吃吃地方风味儿,全当是去拉动三线城市经济了,娱乐兼扶贫做功德,不是更好吗?

河北的路卫兵先生质疑我:那有的人就喜欢把臭电影看完,这怎么算?这种人还不在少数。我说:您都把人家电影看完了,当然应该付全费。您当然应该像保留对好电影的赞美权一样,保留对烂电影的批评权,并且您的批评甚至愤恨都是可以反馈到市场上,影响票房的,等于象征性地拐了几个弯儿给您报仇了。

其实,实行了电影退票制以后,眼前发生的许多恶性炒作、放肆而无节制地忽悠观众的片商,就会收敛自己的行为,改变策略。另外,配套服务就是,媒体啥地总结一下这几年的所谓大片宣传都有那些炒作忽悠的伎俩,凡是有与其类似的招数,您都可以作为自己判断要不要去试试的依据和参考,多次上当受骗经验,您应当有记性儿,给自己的脑袋里自动装上绿坝,比如,如果今后有人吹什么片子是什么“史诗大片”,我的意见是:甭问,肯定是瞎扯。您想想:现在还有谁在读史诗?现在还有谁见过史诗?还有谁知道啥是史诗?啥是史诗电影和电影史诗?“史诗电影”和“电影史诗”,甚至“史诗”,都是类似电影消费者脑袋里的信息绿坝应该屏蔽的敏感词,只要电影宣传中这种词汇一出现,你就应该判断这部电影不能看,除非您真的吃了太多的“脑残金”,绿坝破损,那就没办法啦!

其实,只要电影退票制一实行,院线方面就是一道关键的门槛,电影太臭的,院线方面没有收到片商的院线成本保证金,片子根本就进不了场,直接死在导演怀里了,这就叫胎死腹中。

退一万步说,不实行电影退票制,电影靠人性之弱点、观众文化素质参差不起、电影这种商品的特殊性等刚性劣势去营销,您以为这是中国电影的希望啊?

所以我说,电影退票制,不仅可行,而且应该是必须的。

 

                                                       2010320

电影退票制——我看行!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