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芬芬:后续的一些论著会陆陆续续的出来,都是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
王东华:对,都关于家庭教育、母亲教育,反正这一辈子不会干其他的事情,只会干这个事情。
主持人芬芬:很多网友都看过里面的一些大体论著,您作为一个男性,很好奇您是通过什么研究方法做这种研究,写出有关教育的理论呢?
王东华:这个问题比较大了。第一点首先是我自己的感受,因为我有了母爱的缺失,有了家庭的缺失,对父母亲,尤其对母亲这个角色我有可能跟别人不一样的体会。尽管我十岁以后才和母亲在一起,但是我在十岁之前,我的外婆非常好的充当了监护人,我外婆是个非常好的人,无论是品格,还是性格都非常好,是一个信佛的外婆,而且在当地是非常德高望重的。如果我身上有一点点好的话,都是我外婆外公给的,我做研究的时候都是用我的生命来做,我不是单纯从理论过来的,这是很重要的东西。我这里面有很多词我自己定义的,比如说“亲生后母”等等。第二在我身上有很多外公的影子,我外公是老师。我生下来以后,我外公就退休了,他是一个书法家,尤其是在夏天纳凉的时候,外公和外婆都会讲一些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故事,尤其是外公,他讲很多历史人物的时候可以融进去,他体会到,感受到一个人建功立业,为国家,为人民做好事情,他有那种共鸣。所以我觉得这种东西非常重要。
主持人芬芬:气概教育。
王东华:对,或者是一种责任教育。我自己做这个东西的时候,首先想到我做这个东西,不是说这个东西是市场上卖多少钱的事情,我希望我做一本书,是希望几百年,上千年以后人们怎么看过。我现在做中国家长教育书,收集中国我认为是最好的一批,最顶尖的一批优秀父母亲怎么教育孩子的,把这些人做教育的东西像下棋一样,复盘,一步一步的复出来。我希望做五百个,开始是个案,但做五百个后来就是共性,这些共性也许在经济上不会有什么,但是三百年以后,五百年以后,人们说你看中国家庭教育必看这种东西,就像崔永元搞电影传奇一样,我能感受到这种执着,很有意义,他把一批老电影人集中起来,再回忆。现在也许卖不了多少钱,但是再过几百年就是非常珍贵的资料了。您的问题,一方面有我自己个人的成长经历,另外一方面有我外公、外婆,那种民间的或者是传统的东西。我外公身上又积聚了过去千百年的儒家的东西,比如说我对宗教,可能都抱有一种很宽容的态度。
主持人芬芬:谢谢您。刚才说到外公外婆带您长大,现在大家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就是隔代教育,有时候妈妈要上班没有什么,或者因为其他的一些原因,不得不把孩子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带。
王东华:我认为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隔代教育那是迫不得已的,对于母亲来说,既然选择生孩子就应该带孩子。任何动物,没有生下来交给别的动物,比如说哪一个小猫、狗、小猪都没有的。当前世界来说,可能就是我们国家这方面剥夺的太厉害。我里面有一个提法,这五十年来,女性解放是做得很好的,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国家进步有一个小小的失误,就是以牺牲孩子为代价,就是妇女站了起来,母亲倒了下来。事实上女性最大的是培养孩子,把人都培养好了,你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不好呢。现在之所以有环境的问题、有自然的问题、伪劣产品的问题、道德的问题等等,都是人的本质不合格的产品。如果母亲还不能有这样的认识,监护人不能有这样的问题,未成年人问题得不到解决,这将是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未成年人是什么问题,最重要的是监护人,监护人是谁,难道叫爷爷奶奶监护,最重要的监护人父亲母亲,在父亲母亲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母亲。前两年怀孕的时候,父亲没有办法进入,哺乳的时候也没有办法进入,一个母亲都不进入,让父亲进入是没有发言权的。
主持人芬芬:佘玺女士是特别全的看了王老师这本书,您是如何看待隔代教育,您自己的孩子会交给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来带吗?
佘玺:说到这个问题,我们家的情况有点特殊,我是生了宝宝以后带了半年,然后去上班了,我妈妈带了一阵子,弟弟带了一阵子,还有老公、外公外婆都带了一阵子,最后是保姆。绕了一圈,我们要求每个人都记日记,很多家庭可能跟我一样,承担财务的责任,如果我的收入比较多,另外一半收入比较少的话,我放弃这个工作不太可能的。所以我可以上班,比如要求我父母过来,其实保姆带的时候不可能帮你写日记,但是我会了解他,每天早上晚上送的时候,我都会跟他口头交流。从怀孕到现在,我们家宝宝的成长日记是非常完整的,我们通过看这个日记,可以看到不同人带他的不同变化,有的时候虽然不是我们亲手带他,比如说我妈带孩子到南方去旅游,一住可能是一年的时间,我们几乎天天通短信、电话,很多话都会记住下来,所以非常精彩。我觉得这种方式可以给母亲作为一种借鉴,一个参考。其实有的时候,不是全天24小时在他身边,但是你的心真的要24小时守护着他,在他的身上,包括他将来成长到年龄比较大的时候,只要母亲存在,就应该先在孩子身上一辈子的牵挂。我们是这样处理的。
主持人芬芬:这应该也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方式。确实是情况不允许的话,这种方式可能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做弥补。
王东华:对。
佘玺:事实上我还是觉得不够,即便是自己的父母来带,我妈妈应该算是隔代教育这边做的比较好的,她会非常主动地观察孩子每个变化,记非常详细的日记,包括孩子说的每一句话都会立刻记到本子上面去,而且她会根据孩子的表现来调整自己的方法,不是我想让你怎么样就怎么样,会非常耐心地陪伴孩子,比如说做一个游戏,做好几个小时,都会在旁边陪伴着他。我觉得母亲可以跟妈妈达成共识,不能说爷爷奶奶是一个方法,爸爸妈妈又是另外一个方法,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正确的共同的方法,虽然妈妈在上班,大家交给自己的父母也会比较放心。但是很多问题存在于说,不是每一个老人都能够有比较高的这样一种家庭教育意识,能够配合父母去做这种工作。更多的是很多父母本身没有这种意识,把认为孩子生下来了,我爸妈把我养成这样大,我还算是比较优秀的,难道我的孩子交给父母,就不能把他养得很好吗,其实有很多观念的调整。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