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碳经济切记一哄而上


  据经济观察网报道:不久前,杭州市发改委能源和环境资源处处长徐东敏结束了对千岛湖、临安、建德、桐庐等地为期4天的调研。他说,类似的调研之前已有多次,范围涉及杭州市各个县市、一些重点项目,主要是为编制“杭州市十二五低碳城市发展规划”做准备。“预计6月份完成,有望成为全国首个低碳城市规划。”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百度百科)

  实际上,自经济危机以来,低碳、新能源等热词就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并由此引发了低碳、新能源经济潮。有媒体称,近来多个省市正在加紧步伐,集中上报“低碳经济示范区”。更有消息说广东、南昌、湖北、重庆、保定五个地方的低碳经济试点已经在国家获批。各地踊跃抢滩低碳经济试点示范的背后,我们不得不一哄而上,给经济造成的严重后果。

  首先,笔者认为如果各级政府的“低碳”经济,是为了要向国家要钱、要形象工程,这个不做也罢!因为发展低碳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我们的产业升级和提高我们的产品竞争力,如果大家不分青红皂白,一哄而上,有可能造成浪费和产能过剩。

  其次,发展低碳经济的最终目的是在产业升级的同时,能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所带来的挑战。那我们的各级政府能否从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出发,能否抛弃GDP为总则的政绩观念呢?笔者觉得这样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短时期内就会改变。因此,这种一哄而上的态势,注定难以给经济发展带来动力。

  另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潜力巨大,重要的能够在技术上有一个质的跨越。我们知道低碳的技术发达国家处于领先地位,这样我们发展低碳经济,就要拥有自己的技术,而且低碳经济的经济效果显现需要很长的一段时期。地方政府愿意拿出资金来鼓励创新吗?地方政府愿意以牺牲短期“GDP”来发展绿色经济吗?

  因此,发展低碳经济中央政府要有一个总的规划,切记一哄而上,政府要建立一个考核、统计、监督的体系,要研究建立推进低碳发展的机制和法规保障体系,并且制定一些激励的政策措施,这样我们发展低碳经济才能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