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17日奔奔MINI的上市会上,长安集团董事长徐留平将这款小车的诞生称之为“自主创新的重大成果”和“里程碑”,一款售价仅3到4万元的A00级小车,为什么会承载着如此的荣誉?徐留平用长安的实践告诉人们,它是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累的产物,或者说,它的诞生说明,自主创新能力不可能“一招成仙”,必须依靠长期的积累。
奔奔MINI虽小,但其外观内室的设计制造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尤其是其采用的C10小排量发动机,拥有36项技术专利,升功率达到51千瓦,动力比同级别发动机提高了30%,油耗却降低了10%,排放更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汽车企业通过多年的努力,积累壮大了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能将消费者的具体需求变为设计工程语言,长安的技术部门听取了上万消费者的具体意见,将其提炼转化为设计,而这一点恰恰是自主研发最难的一关:二是产品从研发到投产的速度加快,一般这个过程所需时间为36个月,长安使其缩短了20%,这就意味着适应市场节奏的能力提升;三是达到了试生产一次成功,过去自主品牌定型后从设计图到样车再到批次生产要多次反复修改,而奔奔一次成功表明研发、工艺、零部件配套等整体水平的提高;四是发动机的排放达到每公里140克,超过了欧洲标准154克,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水准。
徐留平说得好,汽车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世界领先的汽车企业经过上百年的积累,才有今天的成就,中国汽车企业也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逐步积累壮大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此,长安集团全资在英国、意大利、日本和上海、重庆、北京建立了自己的技术研发实验中心,遍招国内外英才,经过多年努力,使企业的技术中心水平和研发能力上升为汽车行业第一,才拥有了今天的能力。
其它企业也是如此,一汽经过50多年的发展,才形成了以技术中心为主体,其他事业体共同参与的从产品策划、产品设计、生产准备到生产、质保、采购、销售、服务的全过程支撑自主发展的研发格局。形成了长春、天津、无锡、青岛互为补充的研发网络,搭建了产品技术、开发技术、基础技术和制造技术并重的科技架构。才具备了商用车全系列自主开发能力,建立了经济型轿车、中级轿车两个自主研发平台。 上汽如果不是依靠自身自主创新能力的积累,包括购买英国罗孚的技术,就不会开发出荣威550、350这样性价比优越的自主品牌产品。这样的过程,还可以从奇瑞、吉利、比亚迪等许多自主品牌的成长道路得到证实。
相比中国汽车市场迅速成长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之路可能显得艰难和漫长,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才更显其壮丽和辉煌,自主创新的积累过程不可跨越,但是积累的步伐通过努力是可以加快的,汽车工业是诸多工业成果的集中体现,一旦我们完成了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神圣使命,设计制造出享誉世界市场汽车自主品牌产品,那就意味着,中国的工业整体上跨进了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