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和王熙凤,是佳偶还是怨侣?


王夫人和王熙凤,是佳偶还是怨侣?

沈威风

 

王 夫人平常是个锯了嘴的葫芦,不爱说话,也不会说话,又吃斋念佛的,所以不太管事。老太太摆明了不是很喜欢她,可是偏偏这个家,还是要交到她的手上去管,有时候上位者的这种苦恼,现在的企业领导人也有。明明不是很喜欢这个下属,可是人家已经做大了,掌权了,成了企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他可能不是什么好事,可是没了他就更坏事,于是下属有恃无恐,而领导无可奈何。贾母是否也遭遇到这样的难题,暂且不提,王夫人以一个心慈面善的形象出面管家,难免就要替自己找个帮手,这样才好演出她唱白脸,帮手唱红脸的戏码。

有一个人,天然就该是王夫人的帮手,那就是王夫人的大儿媳妇李纨。一直以来,李纨比较低调,所以大家都忽视了,以为珠大嫂子好欺负,其实大家都看走了眼,李纨的的确确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且不说结诗社的时候,她三言两语,说自己年前就有这个念头,又说自己年纪大,结诗社就该她做东,再三下五除二分配了各人的任务,反客为主的本事,令敏探春也是叹为观止

但是,在曹雪芹的笔下,王夫人的儿媳妇天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贾珠不到二十岁的死了,他的夫人李纨是个寡妇,在那个年代,贵族家庭的年轻寡 妇只能高高挂起当做一个贞洁牌坊用,再出来抛头露面管理家务,少不了和年轻男子打交道,就极不方便。这就是珠大嫂子怀才不遇的可悲之处了。

这样一个人才,不能够利用,王夫人也很郁闷。没有办法,只好从邢夫人那里借了王熙凤过来。王夫人和邢夫人的妯娌关系不好,换了别人,估计她也不愿意借,可是王熙凤是她的内侄女,哥哥的女儿,从血缘上算起来,和她是很亲的。而且王熙凤这个人从小逞强好胜,是个从小充小子养的女孩,以她的性格,当然愿意在荣国府中一展拳脚。

那么,一个有需求,一个有供给,王夫人和王熙凤的合作关系,是不是就可以达到一个happy ending了呢?如果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这么简单,那就不是《红楼梦》了,如果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可以这么清晰,那管理这个话题也就没什么可谈的了。

身为领导者,尤其是中国式的领导者,品德永远第一,可靠永远第一,有没有能力是其次。这是很普遍的想法,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看起来没有能力完全不 胜任的人坐在高高的位置上固若磐石,身为下级的我们会疑惑,为什么总会发生外行领导内行的事情?为什么总会发生沐猴而冠的令人气愤的事情?如果我们换位思考,站在这个上级的上级的角度来看,或许就明白了,这个人没有别的好处,他可能具有一项对于领导来说最可靠的东西,忠诚。

王熙凤的能力完全没有问题,她的忠诚呢?这个问题在王夫人心中,是一根永远的刺,这是一个没有办法判断的问题。不错,王熙凤和王夫人是亲戚,但是这是娘家的关系,从夫家的关系来说,她永远是邢夫人的媳妇,这一点永远没有可能改变。

所以,王夫人就有了控制王熙凤的方法,那不是血缘关系带来的亲情,不是利益关系带来的共同进退,而是一个位置,那就是未来的宝二奶奶有了这张牌,王夫人就退可守,进可攻。她就等于是给王熙凤在未来的道路上设置了一个虚幻的竞争对手,王熙凤只要表现出对她的一点点不忠诚,她立刻就能换掉她,把她赶到邢夫 人的那个小院子里去,和她最厌恶的婆婆朝夕相对。这种生活,对于王熙凤来说,是无法想象的。
而这一种控制,使得王熙凤在这个家族式的组织内成了独一无二的一个存在,她是一个打工者,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前台是把椅子,总经理的位置也是一把椅子,谁坐到了那把椅子,谁就是那个人。这是职业经理人的悲哀,王熙凤却提前品尝到了。

于是,她发展出了另外一种性格,那就是大权在握的时候,能捞就捞,权力是假的,信任是假的,那么只 有金钱是真的。宝玉迟早要娶媳妇,要是娶到了药罐子林妹妹还好说一点,要是天不从人愿,老太太没给宝玉做主,到时候比她更能干更有文化更有城府更得王夫人欢心的薛宝钗坐上了这个位置,那么她至少不至于白干这么些年。
这就是王熙凤,一个朝不保夕的职业经理人的心态。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