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有专业资格的老年护工吗?—《理财周报》2010-3-22
作者:鞠川阳子
中光先生年仅30岁,热衷于社会福祉事业(主要是为有身体或者精神障碍的人士提供饮食、入浴、排泄等的照料服务,并为障碍者家属提供护理指导的专业人士)的他已经在特别养护敬老院、日间照料中心、障碍福祉服务事业所等转了一圈,现在就职于政府的社会福祉部门成了公务员。
他说自己从高中开始就去养老院里做义工,之后立志做介护福祉士,在十年的老年人护理工作中,他说需要很好的体力、精力、爱心、耐心才能够坚持下来,看着身边的同事们不断地换新面孔,很多的年轻女士虽然在获得介护福祉士的资格时还是热情激昂,但是实际工作了,做不了几天就坚持不下去了,现在较多的是中年的妇女,其实很多人也是做三天休五天,体力不支,大多数坚持下来的专职介护福祉士反倒是年轻的男士,中光先生说他也是通过坚持健身保持体力坚持工作的,在日本几乎一半的介护福祉士的资格持有者是并没有从事专职的老年护理工作的。
在日本,随着社会需求的提高,1987年日本政府设立了《社会福祉士及介护福祉士法》和社会福祉士、介护福祉士的专业资格。社会福祉士、介护福祉士和精神保健福祉士合称三福祉士。他们的工作场所一般是特别养护敬老院、日间照料中心、障碍福祉服务事业所等社会福祉设施,还有提供到宅护理服务的访问介护员一般也都需要是介护福祉士资格的持有者。
随着这个职种的专业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它同医学、护士、康复等的交叉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介护福祉学。虽然这个资格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可是在社会地位上来说,介护福祉士的地位似乎还是略低于护士,再加上专业介护的工作复杂而辛苦,就造成高离职率的问题。可是一方面随着日本老龄程度的加剧,介护福祉士严重短缺,所以日本政府为了改善介护福祉士的处境,努力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当笔者问起他的收入时,中光先生说同刚毕业的大学生没什么差别,并且几乎不增长,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也感觉到很辛苦,担心无法再坚持下去,所以又不断地考取其他的资格,希望获得转行的机会,后来考取了国家公务员,就职于社会福祉的相关部门,希望把一线的实际情况传达到政府部门,能够为制度制定者提供好的意见。
可见,一面是介护福祉士的严重短缺,一面是资格持有者无法坚持做专职的护理工作,这就导致了一些养老院招不到资格持有者,就依靠没有资格的义工来护理院内的老年人,这给行业的长期发展带来了隐患。
目前,介护福祉士国家考试是每年一次,采取了国家统考的制度,有政府部门建议增加考试次数,给更多的人机会。但是在日本整体劳动力人口所见的大情势之下,从现有的劳动力中再分配一些到介护行业的数量也仍然是极为有限的。
以国际的养老产业的发展为镜鉴来说,老年护理行业的规范化是必须的,否则即使是养老设施很多,很好,护理服务不规范、不专业,会造成意外事故的频繁发生,如果专业护理的人员短缺,这个产业的发展还是会受到很大的阻滞。
怎样建立中国老年护理的专业化规范,其实国际上有很多的早已进入老龄国的国家的经验可以借鉴。同养老设施的建设一样,老年护理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和专业护理人员的培训都是需要同步解决的问题。
(作者系阳子企业管理公司执行董事)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