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伸中国四邻 美国在“小算盘 ”
有媒体报道,近日美国政客再发飙,在给中国戴“货币操纵国”帽子的时候,又把“扬声器”对准中国的香港、台湾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喊话,其意在何处?是想与中国打一场贸易战还是在为本国的选举做“政治秀”呢?
笔者以为,对于所谓“打着民主国家旗号”为代表的美国等西方国家,每到选举之时,或者自己造成困难一时难以解决,就拿中国开涮,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从来没有改变过。虽然中国在扬我国威,壮我筋骨,大力发展经济、国防等领域有所成就,且一直处在“暗下决心”,奋力追赶,但西方世界对我们这条东方巨龙,一直使用着不同的伎俩,甚至让中国防不胜防,当中国有人把西方世界做为世界的天堂,自由的象征的时候,西方世界已经慢慢的习惯了自己的模式,或者把他们的发展模式神话化了。
虽然,中国国家核心领导的决策者们一刻也不敢马虎,让中国打破常规,一举成为世界“经济领袖”中的一员的时候,西方世界在花钱无度过后,故技重演,再次借助人民币汇等无形的政治形态,让中国手忙脚乱,应接不暇。故而,笔者以为,好高务远,报有黄鼠狼会鸡拜年的幻想,实在是自欺欺人。坊间有一句新兴的民俗:“人有不要脸的,但谁也赶上不台湾的陈水扁不要脸,因为他的嘴巴反正都能用。”事实上,被亚州等东方世界宠惯了的美国,其实仍活在一种目中无人,把自己当做世界老大来看待。
笔者注意到,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亚州国家,都已经在“美国怪圈”经济的打击过后,渐渐开始醒悟,结束“亚州四小龙”时代之后,中国做为亚州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如果经济出现问题,首先受害的将是亚州本身。
据媒体报道,香港经济学家们认为,美国智库指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马来西亚等地操控货币,是一种政治姿态,也很荒谬。中银香港经济研究处主管谢国梁今天接受媒体记者访问时说,指香港操控货币是荒谬的。他说:“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自1983年起实施,是其中一种货币制度。”他并指出,香港无论在经济或金融方面都是与中国大陆分开的。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庄太量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美国这是一种政治姿态,他们在攻击中国大陆操控人民币之余,也把一些小地方拉进去。他说,美国学者不明白的是,他们所指的地方经济规模较小,如果不保护货币以致受到投机者炒作,最终民生将会严重受影响。相信美方除了口头攻击外,能够做的有限;即使把香港列入操控名单并征收货品入口税,影响也有限,而美国本身也会受冲击。他指出“美元也有周期性浮动,不能对你好时,你不说,对你不好时,你就要求别人升值。”
美国玩“政治秀”,是在和中国打“心理战”
美国朝野拿着“扩音器”对准中国“打心理战”喊话的同时,准备祭出“贸易制裁”武器,只差没拿“洋枪大炮”出来。奥巴马期盼拉升美国出口、让失业率继续下降,赶在十一月前交出漂亮的成绩单,才能有望2012年的第二任总统宝座。这让人们意识到,这个黑人总统其实,不是一个省油灯。他把“人民币汇率”问题,在中美关系中孤立出来,甚至超越国两之间的其它政治议题,比他会见达赖、对台军售等中国的核心问题,还要突出。中美之间似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触即发,人们已经在某种时候,嗅到了某种血腥味。
奥巴马先在1月底发表国情咨文,要在五年内让美国的出口额翻一倍,明白要求人民币升值,随后的二月、三月,奥巴马至少三次要求人民币升值,连“这是符合中国的利益”的话也说出口;接着,有选票压力的一百三十位美国国会议员扬言以公布汇率操纵名单逼迫中国先对人民币升值,甚至连在2005年要求对中国商品课征27.5%汇率税,但立法闯关失败的“舒默议案”也跟着被抬上台面讨论。
换句话说,美国的政客们对中国人民币“升值”问题之重视, 压力可说是“排山倒海”而来;然而,兵来将,水来土淹,又有着礼仪之帮的中国,会不会拿出“朋友来了有美酒,豺狼来了有猎枪”的胆识呢?美国《金融时报》就直接指出,根据以往经验,外国施予的压力愈大,中国人愈不可能照着办,人民币议题因而成为原就属于淡季的投资市场第二季之最大变数。果然,一向钉住美元的人民币原本在二月农历年前因希腊国债问题,跟随着美元走强而小幅升值,但就在美国增强人民币升值压力之后,人民币反而趋贬,就是不让老美趁心如意。
“孔孟之乡,礼仪之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中国人当然是既要面子,还要里子,肯定不会让“豺狼”的阴谋得逞,也绝不会马上就让人民币升值。即使没有美国施压,多数经济学家与市场分析师,都预测人民币终将会升值,就连我们的总理温家宝也说“人民币没有被低估,一些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的作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一口咬定“人民币不会升值”,何况中国一直想在2015年让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
其实美国政府也很清楚,今年是启动宽松货币政策退场机制的第一年,全球经济最强劲、甚至过热的中国,预计在第三季会升息,人民币也会适度升值;经济复苏力道仍显不足的美国最快也是在第四季升息,但是上半年走强的美元仍会因外债高筑,在下半年又开始走弱。 目前,市场预估中国政府对升值的时间,约在第二季中后期, 不会在才过完农历新年、出口数字未回归正常的现在。只是,中美的“人民币拉锯战”已经正式开打,这是一场长期战争,短期看不到尾声。
抛开中美政治操纵人民币汇率不谈,基本面上,这在中国经济在花旗银行台湾区首席经济学家郑贞茂的眼里,就有着“过热”的现象,不能怪现在中国政府一直忙着直踩煞车,从一连串收缩市场信用贷款资金到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人民银行更在最近大举发行规模创下金融海啸以来的1100亿人民币一年期票据吸收游资。
中国目前景气复苏虽见强劲, 但是绝对是去年中国政府投入的4万亿人民币的救市资金刺激内需的效果,而过去中国经济主动能“出口”,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二月出口额年增率从一月的21%扩大到45.7%,也是去年十二月以来连续第三月较上年同期正增长,优于外界预期。
引发四邻专家热议的背后象征
去年同期正值全球景气谷底,大幅增加的出口年增率究竟是实际景气好转,还是基期过低的假象,尚待进一步验证,何况游资炒楼依旧,一度降温的北京土地拍卖市场最近再度标出新地王:中信公司以最高总价52亿4000万人民币标下大兴区亦庄地块,都使得中国通货膨胀隐隐蠢动,中国启动升息抗通膨的压力大增。
有网友喊出,“中国地王真牛敢叫板温总理”的说辞。有专家认为,中国现阶段最怕调高价格会对各行各业造成全面冲击,下一步也会考虑让人民币升值以平抑通膨,进一步强化人民消费力拉高内需市场产值,然而官方希望再观察出口值两、三个月,确立出口正常,可以承受小幅升值的冲击。
因此,中国经济在花旗银行台湾区首席经济学家郑贞茂预测,中国后续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还有一到二次、总计幅度约三、四码的空间,中国也会看美国的情况再做升息考量,而目前预估中国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半年应仍持稳在1.6至1.7%,下半年才会超过4%,所以中国可能在第三季才升息。
台湾富邦金控首席经济学家罗玮也认为,下半年中国才会启动升息机制,但是人民币“是一定会动的,不过不会升得太多”,原因是除了美国要公布汇率操纵者名单,五月又有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会议,都让中国在人民币议题上备感压力,而人民币升值有助降低购买原物料成本,压抑物价,且又能带动国内消费力提升,升值幅度预估全年最多5%, 到六.四五兑一美元的价位。
郑贞茂说,外汇市场变化的确是第二季最令人关注的议题,尤其是人民币,预测人民币在第二季季底升值,全年升幅则大约3%,到六.六兑一美元;ING中国机会基金经理吴君函也指出,目前市场也偏向人民币升值约在五月才会启动,而且以2005年七月人民币汇率改革开始走升,总共升值幅度不过21%,换算下来每年才升值4%至5%,所以预测今年人民币的走法也与过去差不多:升值次数二至三次,每次幅度约1%上下。
人民币一旦开始升值,其他亚洲国家对升值态度就会跟着松动。郑贞茂说,毕竟过去中国经济那么好,但就是钉住美元汇率,而过去一年美元贬势居多,这使得人民币相对亚洲货币为贬值、同为出口的其他亚洲国家相对中国的竞争力就会较差。
其他亚洲货币是否都跟着朝向4%至5%的升幅前进?郑贞茂解释,这要看每个国家的状况而定,但预计不会太大,毕竟出口对亚洲的经济还是扮演重要的角色,外汇的变化在亚州国家还是会有一个共识,而且不会大幅开放升值;中国信托投资顾问中心经理廖亭亭则摊开前波2005年7月开始,人民币汇率走势图,“当下的一个月亚币与人民币升值连动相关性达到七成,之后才各自回归到各币别基调,这也是三月初传出人民币可能升值,亚币除了日圆之外相对强势的原因。”(文/梁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