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咋看“教育家办学”与“中国没有教育家”?
今年全国人代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提倡“教育家办学”, 而耶鲁大学校长小贝诺·施密德特却认为:中国没有教育家!
无庸质疑,中国曾是个盛产教育家的国度:自孔子开创有教无类、人皆可以为圣贤的先河,教育之光就照亮了文明古国的历程。特别是20世纪以来,蔡元培、陶行知、晏阳初、黄元培、陈鹤琴、梅贻琦、张伯苓等等的名家荟萃、大师云集,更是让中国的教育辉煌了一把。而及至当下,教育规模世界第一、学生数以亿计、甚至连掏粪工都必须具有学士学位才能上岗的中国,居然却“没有教育家!”——前有古人,今无来者,要“教育家办学”,教育家安在?
什么是教育家?查遍辞书,竟连像“家”这样宽泛的定义也没有。有论者认为,大凡教育家,应当具备这样5个条件:第一、执著地热爱教育,这是前提,一个不热爱教育的人不可能成为教育家;第二、潜心研究教育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第三、勇于进行教育改革、创新的实践。第四、能够提出有独到见解的教育理念。第五、出版有系统的、有代表性的教育论著。而对于为什么当代还没有出现在全国非常有影响的教育家的问题,顾明远先生曾分析说,我国教育工作者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教育实践工作者,他们耕耘在教育第一线,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不注意总结经验;有少数人虽有创新实验,也总结过经验,提出过一些自己的教育见解,但还不成体系。而另一类是教育理论工作者,他们大多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很少参与教育实践,因此虽有许多科研成果,但缺少实验的支撑,实践的检验,他们的理论还不能影响我国教育的全局。
由此可见,美国人说“中国没有教育家”并不是出于嫉妒,“中国没有教育家”也并非危言耸听。在当今中国教育坎坷曲折的历程中,尽管李吉林、刘京海、钱梦龙、冯恩洪、魏书生、李希贵、李镇西、程红兵等为代表的教育群体以其改革的勇气和智慧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但与前辈教育家相比,与晏阳初的“平民识字”、叶圣陶的晓庄师范、“报童工学团”、“流浪儿工学团”等相比,这一代的“教育人物”依然只是一些小丘小壑,也并未改变中国教育极其尴尬的现实。原因何在?
其一,新世纪呼吁的是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有胆量创造的、有胆量开辟的“一流的教育家”,而并非小打小闹的个人技术改造。有人认为教育家的“标准”有5条:有实践(一个教育家必须是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有素质(一个教育家必须是一个高素质的人),有创造(一个教育家必然在教育实践中产生了新的思想,催生了新的教育行为),有成就(一个教育家必然也必须是一个事业的成功者),有影响(任何一个从事专业活动的人,其成果必须得到社会认可)。——能够称为教育家的,必定是长袖善舞兼高瞻远瞩、桃李满天下的偶像派加实力派人物,他能够调动一切资源,使用一切手段,整合一切教育元素,使教育得以高效显著完成。教育家之所以成为教育家,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执行层面和精神层面,重要的在于思想。而那些只是在行政口令下执行教学管理,亦步亦趋地照着大纲完成进度和知识传授,或者打着改革的旗号想些花招蒙骗家长赚些经费的人,自然不是教育家。
其二,教育名人的趋利与浮躁,让中国的教育改革的陷入了新的僵局。要说中国没有“教育家”也未必就是正确的。但当一些人被冠于了“教育家”的头衔之后,他们又在做一些什么呢?从学术造假到四处开办讲座,从兜售他们那些所谓的学术著作到各执一词的“文人相轻”把教师搞得一头雾水。我们总是想不明白,一个基本不在学校上课的老师能是一个好老师吗?一个到处作报告赚钱的人也是我们尊敬的“教育家”?一个靠别人总结经验的老师也是教育家?一个很多经验都是非典型的不能大面积推广的人也能成为教育家?——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改革就是“折腾”;老师们说,教育“专家”的特长就是打着改革的旗号赚钱。其实,中国教育这么多年的改革并没有见到什么实际效果,原因也就在于我们没有真正的“教育家”!
其三,教师没有上进的动力,这是让“教育家”出现的最大障碍。当今社会是一个极其现实而又极其功利的时代,几乎所有的价值观都是以金钱为重要砝码的。于是乎,教师这个职业也就不再“神圣”起来。当人们都在为地位和更多的金钱而奔波时,谁还有心思考虑事业?最近在网络里看到不少关于谈校长问题的帖子,这个极有可能成为“教育家”教育群体居然也是那般的荒唐和污浊。人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当这样的一个准教育家群体也成为了被批驳被取笑被奚落的对象时,“教育家”如何能够出现?我们又如何能够看到教育改革成功的希望?
温家宝总理说:教育家办学,我这里所说的教育家他们可能不是某些专业的专门家,但是他们第一热爱教育,第二懂得教育,第三要站在教育的第一线,不是一时而是终身。顾明远先生说:我们把教育家看得太高了,要求太严了。要求既有理论体系,又能影响全局的才能算得上教育家。其实对教育家的要求不一定要那么严格、全面。能够坚持在教育第一线工作,以自己的道德文章培养许多人才的就应是教育家。看来,教育家办学,绝不只是少数教育家的事。教育家办学是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努力遵循教育规律,不断增加教育家细胞,养成教育家气质,训练教育家思维,思齐教育家素养。
教育家吕型伟有3句话:教育是事业,需要奉献;教育是科学,需要钻研;教育是艺术,需要创新。——中国需要教育家,呼唤教育家。中国教育的振兴大业寄托在教师们的身上,未来真正的教育家也必将在我们中间出现。这就是我要对每一位教师所说的一句话!
(李吉明2010年3月28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