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赵恕先生
赵恕先生提出所谓“三级真理标准”,是指“客观实际及其规律”、“促进人类社会和国家的生存发展与进步”、“实践的效果”。赵恕先生说,“实践的效果”、“促进人类社会和国家的生存发展及进步”是“思想理论”与“客观实际及其规律”之间的核对物。
一问赵恕先生,你所说的核对物,谁来核对?是不是实践的主体来核对?如果是实践的主体来核对,那么你所提出的“三级真理标准”为什么没有“实践的主体”内容?你所说的“思想理论”是不是实践主体对实践客体的认识?如果是,那么实践主体参加了实践过程没有?如果实践主体参加了实践过程,那么实践主体应不应该成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组成部分?如果实践主体是“检验真理标准”的组成部分,那么为什么你所提出的“三级真理标准”中,不提“实践主体”。
二问赵恕先生,你所说的“思想理论”,在实践过程中,是不是应该由实践主体根据客观实际情况把“思想理论”转化为实践目的?你所说的“实践效果”是不是实践目的的实现程度?如果是,那么你的“三级真理标准”中,为什么不包含“实践目的”?
三问赵恕先生,你所说的“思想理论”,在实践过程中,是不是应该由实践主体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制定和选择实践方法去实现实践目的?如果是,那么你的“三级真理标准”中,为什么不包含“实践方法”?
赵恕先生的“三级真理标准”既不完整也不科学,只包含了实践的客体,没有实践主体、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法,所以赵恕先生说他的“三级真理标准”是“客观的”。实际上赵恕先生的真理标准只具有客观性,既只具有绝对性,不具有相对性,所以赵恕先生真理标准是完全错误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由实践客体、实践主体、实践目的、实践方法组成,实践的客体具有客观性,实践的主体具有主观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的目的和实践的方法既有客观性、主观性,又有社会历史性,实践过程具有循环往复性;实践的结果具有客观性,是实践主体的组成部分。所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具有客观性、主观性、社会历史性和循环往复性。根据实践目的实现程度,由实践主体采用符合客观实际的方法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所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检验标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检验标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具有客观性,不依人的意志来改变;辩证唯物主义真理检验标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具有范围性、时间性、往复性,即具有主观性和社会历史性、具有循环往复的无限性。
以上论述证明,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对真理检验标准的辩证认识,实践是唯一正确的真理检验标准。赵恕先生的“三级真理标准”是对真理检验标准的错误认识,其揪住一点不及其余,这是以偏盖全,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赵恕先生的谬论观点,糊弄哲学无知者还可以,稍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素养的人无不对此感到愚昧、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