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村官“官令”的思考


关于大学生村官“官令”的思考
 
新闻链接:
 
大学生村官流向调查:近2千人仅266人留下

                2010年03月29日03:37  来源:《新京报》   
         本报讯 3月25日,北京召开“大学生村官”会议,各远郊区县负责“大学生村官”管理人员到会。官方尚未透露会议具体内容,但今年聘期届满的3025名大学生村官的安置,如何把人才留在农村?无疑是重要议题。

  最近结束的北京农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中,13个郊区县有85名大学生村官首次进入村党组织班子,占全市大学生村官总数的1.1%。

  据悉,北京市今年将提出一定数量的乡镇副科级领导职位,面向续聘和进入乡镇专项事业编制大学生村官进行定向公开选拔。

  去年,北京首批大学生村官聘期期满。1946名村官中,仅266人留在农村(129人被录用为乡镇事业编制,另有137人续聘)。其余选择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等出路。

  

         大学生当村官,是时代的新生事物,其当村官的“官令”,从某种成度标志着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方向。如果“官令”大都超不过一年,对农村的基层管理,就不一定都是好事,就应该谨慎选用,甚至试用。

        我们知道,  大学生当村官,是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产生的,不排出有锻炼、缓冲、渡金、赏试等多种心态介入的,也有靠一腔激情的热度介入的。这就为其不长的“官令”埋下了伏笔,虽然短暂的村官能丰富大学生的人生阅历,对其一生会有好处,但在这里,首先考量的应该是对农村、农民、农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