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延安精神 跨越“三座大山”
党双忍
风云际会,机缘巧合。去年的3月27日,开始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习。今年的3月28日,开始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习。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去年上“井冈山”,是生平的第一次,收获很大,受益匪浅。当时,激情迸发,写下《上山学习井冈山精神,下山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文章。来延安则不是第一次,也记不清多少次。这次所以来延安学习,(1)去年刚去过井冈山,对井冈山精神有了初步把握,而且是同一个季节、同一个时间;(2)风云际会,中国革命先在井冈山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之后经过瑞金时期,以及艰难险阻的万里长征来到陕北,延安成为中央所在的根据地。井冈山是革命摇篮,延安是革命圣地。去年上井冈,今年赴延安,思考的尺度更大,视野更宽;(3)过去多次到延安,只因工作需要,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对延安的红色记忆,星星点点,多数停留在书本上,不深刻、不生动、不鲜活。
延安,高原圣地,世人仰止。这次来延安之前,就曾经预想,通过培训学习,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受用。但却没想到,曾经去过、看过的事物,竟依然有巨大的心灵震撼力。自1935年结束长征,在延安扎根,到1947年转战陕北,再到东渡黄河,党中央在延安13年。延安是革命战争年代,党中央“停泊”时间最长的根据地。在延安,我们党进行了大量的组织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延安,中国共产党于民族危亡之际,力挽狂澜,组成抗日统一战线,赶走了日本鬼子,实现了民族的伟大胜利;在延安,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打垮了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实现了人民的伟大胜利;在延安,中国共产党运筹帷幄,指点江山,为新中国的崛起进行了必要的理论准备、组织准备和人才准备。延安,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东方,改变了世界,也改写了人类历史。延安,因此成为世人仰止的中国革命圣地。
延安精神,思想力,软实力。追忆过去,为了未来。所以爆发革命战争,是因为中国人民头上压着“三座大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毛泽东的旗帜下”,用延安精神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一个新的胜利,终于彻底推翻了“三座大山”,彻底得以解放。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在人民心中矗立起来了。经过革命战争的检验,延安精神以及用延安精神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在延安,中国共产党用自己的坚强行动,向全体中国人民证明,自己没有特殊利益,“为人民服务”是根本宗旨、根本追求。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利益“打江山、坐江山”,人民认准了这个理,发自内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延安就像一个大磁石,吸引住中华民族的各路精英,热血青年,一起相聚。延安时期所形成的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张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南泥湾精神,以及由这些精神叠加所形成的延安精神,再一次把中华民族推向了一个新的精神高度。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政党,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都不具有的思想力、软实力。
永恒的财富,永远的光芒。通过现场体验式教学,在精神“导游者”的引领下,我们集体接触、感受原生态的“延安精神”,尽情享受心灵盛宴,精神熏陶,思想感悟。遥想当年,血雨腥风,战火纷飞,在生态压力、经济压力、军事压力,以及民族危亡的高压下,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基因,在延安迅速汇集、凝聚、裂变,产生了无穷的创造力。没有各种重压的作用,汇集不了,凝聚不了,也裂变不了。汇集和凝聚的直接结果就是“延安精神”,裂变的直接结果就是夺取中国革命的全面胜利。延安的黄土地并不富饶,但她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她矗立起一座照亮后世自强不息、奋进不止的精神高塔。勿容置疑,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崛起前夜的“思想总动员”的光辉成果。无论环境怎么变化,延安精神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金矿”,永远放射出照亮前进道路的思想光芒。我们一定将延安精神做永久的收藏,存之于心,见之于行。我从内心深处,为我党所拥有的光荣历史而骄傲!为我们拥有宝贵的延安精神而自豪!
风展红旗如画,风景这边独好。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把长达百年之久的奇耻大辱荡涤干净。在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激励下,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国内的空前团结,迅速从战争的废墟中站立起来,大胆探索国家发展的道路,建立起符合国情特色的社会主义体制,虽然曲曲折折,跌宕起伏,有所折腾,但快速发展的历史大潮轰轰作响。特别是近30年以来,实行改革开放,成功与国际接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条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最近的30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持续快速改善,创造了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中国迅猛崛起成为“世界工厂”,以及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全世界都在惊叹,“中国制造”风靡全球,“东方睡狮”呼啸而来。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奏响了历史的最强音。“风展红旗如画”,“风景这边独好”。这样显赫卓著的执政成就,人民打心眼里高兴,共产党继续执掌政权,为民谋利,人民当然支持,双手拥护!
面向未来,雄心再起。所有已经取得的历史成就加起来,也只能算做“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要看到成绩,鼓舞信心,更要看到差距,再鼓干劲。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但是在迈向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是一个后来者。经过6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发展,现在的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新兴的市场经济体。我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我们的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乐观的估计需要10-20年时间,经济总规模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即就是中国经济总规模站在了“世界第一”,由于人口基数大,我们的人均经济水平与发达国家仍然有很大差距,在社会发展、文化发展上的差距更大。在国内,城乡二元结构,东中西部“三个世界”,现代化进度很不一致,发展很不平衡。美国依靠“薯片”、“芯片”和“大片”而“独步天下”。目前的中国,还只能以人力、资源、环境为代价。经济贫穷、社会落后、文化不发达是新时期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新的“三座大山”。在21世纪,我们的任务就是跨越这“三座大山”,实现由世界“打工仔”向世界“大老板”的历史性转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使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充分挖掘出来、发挥出来,并走向全世界。与过去的任务相比,跨越新的“三座大山”,完成“两个历史性转变”的任务更加艰巨。
从胜利走向胜利,实现最后胜利。新中国建立以前的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向“三座大山”宣战,取得了完全彻底的伟大胜利。新中国建立以后,我们向贫穷、落后和“一盘散沙”宣战,我们也取得了重大胜利。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与日本、欧美举行和平发展的“竞赛”。目前,这个“竞赛”只是开了一个头,今后将由满足物质需求的竞赛向满足精神需求的竞赛演变,由单纯的经济竞赛向全方位的文明竞赛演进。这个“竞赛”的起点不很公平,在起点上我们就差出了一大截,但我们没有丝毫气馁,我们在努力奋进,不断缩小差距,不断跟进先进。我国人均经济水平赶上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至少还得50年。也就是说,在未来半个世纪以内,中国的现代化水平谈不上是“世界第一”。在社会、文化方面差距更大,追赶所需要的时间更长。赶上了经济水平,再继续追赶社会文化,再之后还得追赶民主自由,整个21世纪我们都需要奋力追赶。“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跨越新的“三座大山”,实现“两个历史性转变”,在和平发展的“竞赛”中取得最后、全面的胜利,使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赢得世界尊重,使中国人幸福生活赢得世界尊重,使“和谐世界”成为现实。实现这个伟大目标,在考验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智慧、勇气和力量。
不同的形式,相同的本质。今天,我们的工作,与延安时期相比,似乎有很大不同。其实,这只是情景的不同,形式的不同,在本质上却是相同的。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有的工作,都是为老百姓谋福利,增加社会福祉的最大化。我们所有的智慧与力量,首先是勇于排除阻挡人民追求幸福的重重障碍,为13亿中国人赢得发展的权力,赢得幸福生活的尊严。过去,“三座大山”是障碍,我们带来人民用战争的形式,暴力的形式推翻“三座大山”。现在,落后的经济、社会、文化是障碍,我们就带领人民用和平的方式,发展的方式跨越新的“三座大山”,实现“两个历史性转变”。无论情势如何演化,形势如何变化,形式怎样翻新,唯有一条是永恒的、不变的,这就是,我们始终是人民的公仆,永远为了人民利益而“打拼”。如果,我们的组织以及我们肌体也成为人民追求幸福的障碍,我们也会义无反顾,革自己的命。解放思想,变革图强,奋发而为。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也犯过错误,有些错误还很严重。总结这些错误的教训,主要是机械主义、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左”的错误。在历史的紧要关头,是毛泽东“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拯救了全党、拯救了中国。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永远铭记。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在邓小平理论旗帜下,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值得骄傲,值得自豪。但是,千万要切记,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向新的目标奋进,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好,许多任务需要完成好。千万不要沾沾自喜,忘乎所以,盲目乐观,急功近利,自毁长城,绝对不能再犯“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错误,绝对不能再错过科学发展的历史机遇。要清醒看到,近几年中国快速发展,在国际社会话语权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弯道超车”的性质。发达经济体正在实现经济转型,我们的经济转型任务更加艰巨,并且我们还面临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历史重任。我们必须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路遥知马力,铁肩担道义。“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绝不比20世纪轻松。中国共产党所担负的任务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党繁重百倍。中国共产党是具有远大志向的政党,有信心、有能力带来人民举行新的“长征”,奋力跨越新的“三座大山”,实现“两个历史性转变”,在和平发展的“竞赛”中,取得最后的胜利。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未来的道路仍然布满荆棘,充满挑战,异常艰巨,是一条需要继续探索、继续奋进、继续拼搏的道路。“中国应当对人类做出更大贡献”。必须抱定远大的理想,坚定的意志,不拔的毅力,无畏的勇气。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艰难曲折的发展路径,我们要继续弘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主动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不断把跨越新的“三座大山”,实现“两个历史性转变”的伟大进程推向新的更高的阶段,让13亿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赢得世界尊严,让五千年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在全世界大放异彩。(2010年3月31日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弘扬延安精神 跨越“三座大山”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