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不自由 微博正暗战


不太习惯用Twitter,也不习惯爬楼梯越墙,太累。

张书记痛恨新浪微博,刚注册不到俩小时,还没发言就被封账号,没有免去恐惧的自 由。

不管我们习不习惯,五个门户都有了微博。新浪借饭否等网站被消失后的天时,网易凭着远离管理中枢身处广东的地利,腾讯有着同时3亿用 户在线的人和,这几家都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凤凰网微博,靠着小组、投票和同城的特色,成功突围。就连推出后灰头土脸的搜狐微博,也回炉再造,成就了俊 俏的模样。很难相信,以产品见长的搜狐,竟然没有在微博产品上发挥优势,战略败笔。

新浪做微博,实际上是孤注一掷的豪赌。在开心网 (kaixin001)、人人网等SNS异军突起,搜狐白社会突然发力之后,新浪朋友成了弃儿。幸运的是,新浪赌赢了,当然也可以说,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 人。

饭否等相似功能网站全部被关,给了新浪微博一个极好的机会。以前,很少见到新浪的高管如此重视一款互动产品(爱问除外),曹国伟在央 视上大作广告,陈彤亲自带队去大中城市做线下推广。再加上新浪博客这几年的资源积累,糅合渗入其基因的执行力。诚实点说,是新浪普及、推广了微博这个概 念。

人们总会愿意相信成功的经验。新浪把发展博客的模式,复制到了微博。取巧的是,他们除了名人、明星,把媒体人拉入了战团。用媒体人的 话语权,做了很多话题式推广。当年的播客,就没有这个运气。网络媒体的影响力,今非昔比。

新浪微博会不会像博客一样,一枝独秀?这是很多 人心中的疑惑。搜狐微博的失策,网易微博的自赏,腾讯微博的托大,都让“一枝独秀”渐渐接近事实。尤其是网易微博和腾讯微博,他们可能都没想明白,微博可 以拿来做什么?如果几个网站合力,只是让微博成为门户标配,就太糟蹋海外正红火的Twitter了。

从本质上说,新浪、搜狐、网易、腾讯 的微博,是完全相同的一个产品。无非是新浪资源储备丰富,做得早,完善的也好。对搜狐微博起初抱有奢望,毕竟几个门户里,数它最擅长产品。可惜事与愿违, 除了给既有用户一点安慰,其对中国微博市场的贡献几乎为零。

网易很另类,是先锋,偶尔也先烈。网易的策划和内容,值得称道,偏主流,小众 化。广州真是个好地方,网易微博还是一如既往,小众得可爱。

深圳也是个好地方,小企鹅深受关爱,成了巨无霸。腾讯微博其实与搜狐微博命运 相仿,比新浪还要早的滔滔已经先烈,腾讯微博还未先锋。除了嫁接IM,腾讯微博也在浪费弹药,将新浪普及好的概念和用户习惯弃之如履,重新折腾了一套自己 的术语。花时间让用户适应产品,而不是遵循已有的用户习惯和体验。

五个做微博的门户,有2个游戏公司(网易和搜狐),1个IM(腾讯), 两个综合门户(新浪和凤凰)。这五个门户,三个门户对中国的微博有重大贡献。他们是新浪、凤凰、腾讯。新浪,是门户里第一个成功引入微博,并将其概念深入 人心;凤凰网将小组等SNS功能与微博融合,对微博个人用户进行优化组合;腾讯让微博与QQ结合(严格点说,嘀咕最早),给海外的IM提供了样板。

新 浪微博、凤凰网微博、腾讯微博将会最具竞争力,各有特色。新浪微博的名人战略,很快就会有遭遇天花板。名人策略是把双刃剑,微博是去中心化的产品,它改变 的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新浪微博会再造一个新浪博客出来,变成信息单向传播,而不是信息双向互动,失去了twitter的精髓!微博的名人与普通用户, 是基础与发展的矛盾。微博的未来,在于大用户量,名人是重要的资源、独特资源,但显然不是未来……

凤凰网微博,拥有凤凰卫视的独特资源, 小组将相同爱好、相同话题的人聚集,更利于话题的讨论和传播。实际上,微博用户在用话题聚合时,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小组可以很好地弥补微博在话题讨论、 群体交流上的短板。同城则将线上的交流,延续到线下,进行深度互动。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产品,就是投票。

互动产品带来的个人权利伸张很容 易被忽视。博客让普通人有了表达观点的权利,SNS让普通人有了参与的权利,微博则是让普通人有了传播的权利。有了微博,每个人都拥有了传播渠道,将博客 的观点,SNS的参与,全部用微博放大传播。

腾讯微博不太好做评价,与一支独大的IM结合,直接解决了用户量的问题。这也是其他门户梦寐 以求的目标。看看新浪微博在为500万还是600万用户的纠缠,就能理解腾讯微博的幸福。腾讯微博,是唯一一个不需要考核用户量的微博产品。

微 博的媒体化,是最容易被发掘的功能,这必须以大用户量作为基础,才能做到无论世界哪个地方,都有用户记录!QQ也会和腾讯微博打架。QQ与微博有相似性, 前者重沟通,后者重浏览。从媒体化角度,都很及时,快速。不过从腾讯已经先烈的滔滔看,腾讯微博也没有想象中那样的优势,否则腾讯微博早就先锋了,根本用 不着还来讨论五大门户微博孰优孰劣的伪命题。

不明白其他门户为何不对微博数据流进行整合。这个整合,不是平台的主动整合,而是将权力释放 给用户。凤凰网微博的小组,实际上就是这样的权力下放。小组实际上是基于微博之上的简单应用,相当于官方API。这可以通盘考虑,数据的流向,甚至小组成 员素质的提高。小组未来,两个方向值得关注,一是信息流整合,类似网络周刊的媒体功能;二是段子、八卦等娱乐功能;小组还可以引进“关注”功能;将信息产 生与信息传播分开,将会有CP+SP的效果;微博会成为推动小组传播的平台,放大单个微博用户的几何级传播。

搜狐微博的失策正在于此,他 们完全没有意识到,微博是比博客更先进的交互模式;可以交互,但必须独立于博客之外运营。另外,搜狐微博经过回炉再造,才有点twitter的样子;以前 很怪。新浪明白就行动,立即成立微博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