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新加坡的《联合早报》报道说“中国乱砍滥伐造成生态欠账造成旱灾,并称舆论开始关注人祸的因素”。首先,我们必须要承认国外的这个报道,还是有根据的。目前,国内、外确实总一些人喜欢在中国遭受重大灾害的时候,编造各种人祸的谣言。
例如,1998年特大洪灾,说是乱砍乱伐造成的人祸,可是也不知道为什么第二年洪水就突然没了。难道是被乱砍乱伐的树木一夜之间又都自己长回去了吗?2006年川俞大旱,说你是建三峡大坝挡住了水汽的通道造成了人祸。可是2007年川俞就出现了大水,于是人祸的舆论又变成是三峡水库太大,影响了气候。据文献资料,虽然三峡的发电能力是世界第一,但是,三峡水库在世界上排名只能在第24位。最大水库不但要比三峡大几十倍,而且已经建造了半个多世纪了。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也有人说是中国的水库建设造成的,可我们不知道印尼的海啸,海地、智利的地震又是哪座水库造成的?幸亏这些地震灾害不是发生在中国境内,如果发生在中国,天才的极端环保人士们一定能找到充足的理由,说明那是中国的三峡造成的。按照他们的宣传,三峡水库这么多水压在地球上,地轴都被压偏了,出现什么毛病都是可能的。谁让三峡工程是你中国建造的呢?这次西南地区的特大干旱,不用说当然也一定还是人祸。你中国现在不是已经不让砍树,变成植树了吗?植树也不行。你所植的树不能有任何经济效益,否则,一定是为了GDP而破坏生态的“抽水机”,否则怎么会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呢?
总之,诸如绿色和平主义等极端环保组织和众多伪环保者的逻辑非常清楚,反正你中国绝对不能发展,不能搞建设。只要你发展建设,就一定是人祸。其实,强调人祸的因素,无非就是要说明中国的政府执政能力有问题。最好你们都下台,让我们这些绿色和平主义等极端环保组织和众多伪环保者来掌权。只要有一天你不让我们说了算,不管发生任何问题就一定是人祸。谁让我有钱,背后有国外财团的支持,谁让我会说,我是专门耍笔杆子的呢?
目前中国的状况,正如联合早报所说“随着大旱持续,中国舆论开始关注大旱的“人祸”因素”。紧接着该报并引述说“舆论认为,这次大旱背后暴露出官方在水利建设方面长期欠账”。的确,我们很多人也都注意到了,最近确实有一些人又开始炒作西南大旱的“人祸”因素。而且这些人基本上就是以前那些为了让公众反对水电开发,而编造中国水资源开发远远超过国际警戒线的那伙极端环保分子。不过这次他们绝口不提曾经把云南6%的水资源开发程度编造说成是100%,因而呼吁开发热“该降温了”,反而开始强调说“暴露出官方在水利建设方面长期欠账”了。无论中国政府怎么做,肯定都是错的。当你要投资搞建设,她跑出来说你超过国际警戒线,已经造成了生态灾难;当真的出现的特大干旱灾害,他又要指责你“暴露出官方在水利建设方面长期欠账”。首鼠两端,反正不管你怎么干,最终都一定是在制造人祸。
关于他们所说的“西南一些省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一直在砍伐原生态林,大力种植橡胶林和桉树林,而这两种速生丰产林都被形象地称之为‘抽水机’,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涵水能力很差”的说法,就更是明目张胆的欺人之谈。我国云南种植橡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砍伐原始森林也已经在1998年洪水后被视为违法的行为了。我真希望那些极端环保人士,能够负责任的向执法机关揭发,哪里被砍伐了300万亩原始森林种上了橡胶,哪里又被砍伐了3000万亩的原始森林种上了桉树?由是观之,绿色和平主义等极端环保组织和众多伪环保者有关桉树是抽水机的说法可以休矣!
更可笑的是绿色和平主义等极端环保组织和众多伪环保者所发明的橡胶和桉树被称为“抽水机”的伪科学理论。抽水机是被用来抽水用的,如果,只要耗水就是抽水机的话,那么全世界的动植物都是抽水机。真佩服伪环保人士的想象力,难道就因为目前种植橡胶和桉树能够比其它树种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它就要被扣上破坏生态的抽水机的罪名吗?如果说桉树是抽水机的话,那么所有的树木当然也都应该是抽水机。橡胶树的生长速度与常规的树种几乎没什么差异,也不知道它怎么就得罪了环保人士,也许是因为它能给中国创造“万恶”的GDP。倒是桉树的生长速度确实比较快一些,吸收土地中的养料和水分也相对多一些罢了。不过,桉树成长的速度快,恰恰说明它比其它树种能具有更强的固碳能力。我国政府植树造林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如果桉树的生长速度比别的树种快一倍,那么种植一亩桉树就相当于栽种两亩的普通树种。因此,种植桉树绝对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碳汇、利国利民、并有利于全世界的最佳选择。
所有的树木森林都有涵养水源的作用。因此,地表林木的减少肯定会增加洪水的强度。但是,另一方面所有的植物树木都要产生蒸腾散发水分,它自身的生长也需要消耗一定的水资源。所以,任何植物林木的种植,绝对都是要消耗水资源的。这一点在我国的多次沙漠治理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证实。然而,极端环保组织和伪环保人士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能不失时机地抓住植树造林总要消耗水这正反两方面的特点。当你遭受了洪水灾害,他说是你共产党乱砍乱伐制造的人祸,今天出现了干旱的灾害,同样还是你植树造林追求GDP种了大量的抽水机制造的人祸。
其实,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报道还删掉了一些他们自己也认为过于违背逻辑的离奇“舆论”。例如,目前绿色和平主义等极端环保组织和众多伪环保者所散布的舆论中,还有西部大开发的现代化建设以及水电开发都是造成这次西南特大干旱的重要人祸因素。总之,我觉得如果我们的联合早报们的编辑和记者的科学素养再高一点,逻辑思维能力再强一点,恐怕就不会那么容易被绿色和平主义等极端环保组织和众多伪环保者的言论蒙骗了。(作者水博,资深水利水电能源工作者)
附: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中心:桉树不是抽水机
桉树原产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我国引种桉树已有110多年的历史,现已成为我国南方速生丰产林的战略性树种,桉树和杨树、松树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速生树种。桉树具有适用性强、生长快、轮伐期短、病虫害少、萌芽更新快等特点,我国现有桉树人工林230万公顷,约占全国人工林总面积的8%。社会上传言桉树是“抽水机”、“抽肥机”,桉树林内“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甚至传言“桉树有毒”等等,我们作为桉树科技专门研究机构,愿意就此做出科学客观的说明。
关于桉树生态影响问题的说明
(一)桉树不是“抽水机”
科学研究表明,每合成1公斤生物量(干重),松树需要消耗1000升水,相思、黄檀、香蕉、咖啡需要800升以上,而桉树只需要510升。可见,桉树的水分利用效率很高。由于桉树生长快,总的用水量可能会比其他树种多一些,但并不构成危机,例如,桉树在雷州半岛的年水分蒸腾总量只占年降雨量的1/3左右,蒸腾+蒸发量为1000-1100毫升/年,远小于年降雨量1500毫米,不会造成地下水减少。并且,中澳合作项目“桉树与水”研究结果表明,雷州半岛桉树林夏季对地下水的补给是明显的,具有一定的水源涵养作用。
(二)桉树无毒
以下事实可以证明桉树不但是无毒的,而且还可以被动物和人类直接利用。澳大利亚的动物考拉(树袋熊),生活在桉树林中,专吃按树叶为生,如果桉树有毒,动物能吃吗?此外,澳大利亚从南到北到处都是桉树林,各大城市的饮用水源的涵养林基本上都是桉树,澳大利亚人从未反映过桉树林区的水源不好,更不要说有毒了。再有,桉树有一种副产品——桉叶油,从桉树叶中提取出来的一类天然化合物,是用于化妆品和药品的原料,很多喉片中即含有桉叶油成份。
(三)科学经营桉树,不会造成地力衰退
所有人工林树种,由于实行集约经营,都会造成一定的肥力减低,因为人工林生长快,密度大,吸收的矿物营养多,再加上一些地方农民将枯枝落叶全部取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这很正常。是不是土壤肥力下降了,土地就荒废了?没有那么严重。关键是科学管理,补充养分,采用配方施肥,土壤缺什么就补什么,问题就解决了。
附表:桉树与其它作物吸收和带走的矿质营养量比较
物种 吸收量(公斤/公顷/年) 带走量(公斤/公顷/年)
N P K N P K
尾巨桉
(巴西) 76 6 43 15 1.5 18
马占相思
(中国) 307 10 110 50 3 18
玉米 160 30 150 40 8 38
橡胶 312 33 163 16 3 12
椰树 90 14 150 40 7 100
咖啡 110 9 120 40 3 48
注:数据来自澳大利亚John Davidson教授
上表说明,桉树无论是吸收还是带走的矿质营养量,较其他作物物相比都不是最多的。因此说,桉树会导致严重的土壤退化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以湛江地区为例,成立于1954年的雷州林业局,种植桉树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面积70万亩,90%都是桉树人工林,照某些人的说法,这里的土地早该荒废了,恰恰相反,这里的林地越来越好,桉树人工林的产量一代更比一代高,70年代前的生长量只有0.3立方米/亩.年,现在达到1.5立方米/亩.年,这是为什么,就是依靠科技,一是使用了桉树新品种;二是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三是现在当地老百姓燃料问题解决了,枯枝落叶回归土壤,因此桉树越种越好。
(四)按树林下同样具有生物多样性
由于桉树林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又是集约经营的纯林,其生物多样性比自然生态系统肯定简单多了,但决没有到“地上不长草”的程度。据华南农大谢正生等在雷州半岛5个不同地点桉树林下调查结果,采集到桉树林下植物种类共计61科127属150种,证明桉树人工林对雷州半岛的森林植物多样性并未造成降低。福建长泰岩溪林场洪长福等对漳州尾巨桉林下植被调查表明:林下植被共有29科49属53种,同样说明“桉树底下不长草”是没有依据的。
在桉树的原产地澳大利亚,桉树林中动植物资源丰富,走进按树林随处可见到袋鼠、鸟类和爬行动物,地上则有茂密的灌木和杂草。
个别情况下,按树林下植被很少,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是桉树种得太密,林下无阳光,营养竞争激烈,造成植被稀少;二是有些地方在造按树之前本身就没有植被,桉树长起来了,只能说明桉树的适应性强;三是人工抚育强度太大,除草及时,高度集约经营,导致没有杂草。
桉树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桉树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发展桉树人工林产业,首先可以增加农村就业机会,从种苗、造林、营林,到木材采伐、加工利用全过程中,均可产生就业机会。据估计,每公顷桉树人工林可产生直接就业职位4人。同时,在桉树丰产林项目实施过程中,使农民学会了现代营林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进步。
桉树为社会创造财富。桉树木材广泛用于制造浆纸、人造板工业、房屋建筑、家具制造、园林绿化等。桉树的经济效益丰厚,种植桉树的经济回报率是目前很多产业中最高的之一,因此,华南地区有很多其他行业的企业主或个体户纷纷投资发展桉树人工林产业。
科学种植桉树,还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首先,桉树人工林是一个巨大的碳库,据研究,每公顷桉树每年可吸收9吨二氧化碳,同时释放氧气。在退化地上营造桉树,可使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土壤生物量增多,并使造林地区的小气候得到改善,生态环境变化。雷州半岛过去是赤地千里,环境恶化,森林覆盖率只有8%,1954年开始大量营造桉树人工林,现有桉树近3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称为南亚热带重要的农业大市。
桉树不是“抽水机”,伪环保者言可以休矣
评论
1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