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定价权漫议


商品定价权漫议
最近,铁矿石涨价百分之百,价格机制也从长期协议定价制度改为每季度协议价。看着中国钢铁业遭受铁矿石供应商的垄断盘剥,感触良多。按理说,商品的价格是由供需市场决定的。也就是说,大的商品需求量和大的商品供应量的企业在商品定价方面具有决定权。可是奇怪的是我们有很多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虽是大供应商,如丝绸、稀土、焦炭等,但我们对于这些具有绝对供应量的商品却没有定价权;而需求上也一样,我们具有大需求量的石油、铁矿石、大豆、塑料等也一样,我们并不具有同等影响价格的力量,而只能任人宰割。
为什么在具有决定性供应量与需求量的商品上我们不能获得相应的定价权?我认为,海关上统计的量只表明我们在某些商品的供需方面占有大得世界市场份额。而我们不能获得定价权主要是因为我们舍去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过分的实行市场化。虽然中国在某些商品上具有大的市场份额,但我们不是组织起来的整体,市场是由个小的企业组成大的份额,各行其是。因此我们就不具备定价权。例如铁矿石进口,我们虽占世界的一半份额,可是却让供应商任意宰割。这是我们没有统一的行业协会和统一的行业行为规范,导致各自为政,各自进口。松散式的进口必然会让整个中国钢铁行业遭受国际供应商的垄断盘剥。同样在供应量上,我们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也一样在价格上没有定价权。丝绸、稀土等商品也是没组织、没纪律,导致整体行业利益外溢。
因此我们国家在管理上要有相应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管理机制。要建立各具有绝对优势商品的行业协会,同意行业纪律。行业协会与商会是市场经济的行为。一旦建立就可以为我们的企业争取较大的利益,也能够为我们争取到相应商品定价权。国务院可设立部门专门帮助规范行业协会的构建,原来的松散式的模式要废除。要重新建立新的行业协会,协会的建立可参考以前徽商和晋商以及福建商会等模式,不同的是我们现在建立的行业协会是以中国人为基础。以后发展强大后可吸收世界各国的商会加盟。只要同意管理,我们具有决定性供应量的商品和具有决定性需求量的商品都可以获得定价权。这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
没有发展的长远战略,就可能面临犹如现在铁矿石供应困难的局面。钢铁行业协会虽然现在也在勉为其难的对供应商进行抵抗,但看起来结果不会很好。因为我们是临急抱佛脚,遇到问题才组织起来寻找对策,早干什么去了?松散式进口肯定要遭到垄断行业的敲诈勒索。可统一口径、统一价格进口又难以达成协议。因为我们的行业存在这很多的不公平,即使进口价格压低了,很多的中小钢铁厂也一样不能获利,因此他们根本就不在乎铁矿石是否涨价或是季度价和长期协议价。他们只要觉得进口价可以让生产获利就会进口。而强行的组织管理并不能够限制各校企业的委托进口行为。因此行业协会的建立必须要有公平的机制,行业协会必须能够可以给全部的企业带来利益才可以服众。如果行业只满足大企业,如央企的利益,那么就可能出现像铁矿石供应价格一样,你中钢协在谈价格,可一样有大量的进口合同在签订。因为谈下来的价格小钢厂根本就不能得到相应的利益。
国家在行业协会的建立上要有产业扶持政策,特别是那些大供应量和大需求量的商品上更要实施政策倾斜。只要政府有意扶持,给予财政补贴、行业贷款的贷款优惠就可以很快的聚拢行业中的各大小企业。从国家层面上看,只要我们出口的商品可以抬高价格那就是大获利;进口的商品可以减价也是大获利。因此扶持行业协会并进行有管理上的指导是大的国家利益所在,不能轻视。
在指导行业协会重整的过程中我们政府要建立相应的机构进行帮助,如组成个专家团对行业发展进行预测分析,并提供各类的分析数据。配备给专业人才为行业服务可提升行业的盈利能力,也就是说搞好行业的发展不但是争取定价权的问题,而且还关系到整个国家的财政收益。要从大的宏观层面来看待行业协会重整问题。
再有行业协会要淡化国家色彩,最好采取非盈利模式,以防垄断指控。大企业间最好采取相互参股的原则,不要采用单一的企业管理模式,一样也是防止欧美的垄断指控。事实上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他们的合作模式值得我们效仿。虽然大家知道他们肯定有暗中的合作协议共同提价,可是我们就难以对他们进行垄断指控。
党我们组成有效的行业协会以后,所有的松散企业就会集合为有组织的力量,就可以影响市场价格。如果我们的缸体额行业协会早进行整合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被动。我们就可以先储备铁矿石,再有计划的对三家主要的铁矿石供应商进行打击,利用商业利益关系各个击破他们之间不怎么牢固的暗中协议。
总的来说,太过市场化,放弃社会主义优越性,没有统筹兼顾,是我们缺乏定价权的根本原因。“亡羊补牢,犹未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