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盘者散户化,楼市上演最后的疯狂


   面对去年楼市的疯涨,今年以来一线楼市依然疯狂。据媒体报道,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五大城市3月前两周交易无起色,但是进入第三周以来,一手、二手均出现爆发式反弹。对于一季度末尾中国楼市的意外爆发式反弹,一些学者认为是刚性需求推动,还有一些人士认为是楼市调控政策不对路、不到位、出拳不重导致的,当然,也有人认为是楼市回光返照。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北京市四环路以里的期房价格已经突破每平方米3万元,不仅如此,连六环外的住宅期房均价也已经突破了每平方米万元大关。上周,北京又新开12个楼盘,仅2个位于5环内,4月上旬北京商品房成交明显上涨,共签约7545套,环比上涨132%,其中住宅成交4715套,上涨了160%,需求依然踊跃。面对如此场景,据北京晚报报道,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年轻人这么说。“我觉得,房价好像已经跟我没有任何关系了,按照目前的收入和房价比,靠自己的力量这辈子都买不起北京的房子。”

  去年底今年初,国家先后出台了国4条和国11条,高调声言要控制房价、调控楼市。政策的连续出台,向外界传递了政府调控市场,抑制投资和投机性购房,遏制房价的非理性上涨,释放房地产泡沫,让房地产真正回归消费和民生的决心和信心。同时4月初新华社连发6篇聚焦房价的“新华时评”,痛批土地财政以及腐败所酿生的高地价、高房价。紧接着新闻联播、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对楼市价格飞涨更是持续痛批。但是,面对政策的调控,各个楼盘的热销和一房难求依然频繁上演。

  造成如今楼市疯狂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受到前几年政策越调越涨的因素影响,那些急需住房且必须购买的刚性需求者害怕房价依然会继续上涨,就不顾及个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条件,盲目跟风,主推近期楼市的虚假繁荣。在股市中投资者经常有“买涨不买跌”的操作法则,而如果在买房时也按照这种法则来操作,或许股市的法则未必就适合楼市。而在股市中,有一个普遍的规律散户资金疯狂买入的股票,恰是机构疯狂抛出的股票,最终散户的命运如何大家都很清楚。

  要遏制楼市的疯狂,最重要的是政府真正能为普通民众的住房需求着想,真正把解决民众住房放在解决问题的首位,盲目跟风炒房的人就会烟消云散,房价高涨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