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广州市规划局公布《广州市规划管理听证办法》草案,提出规划公示期间有重大信访投诉或重大反对意见,当事人或利害申请人可申请召开听证会,而诸如反对提高容积率、反对改绿地建住宅均在此列。这一规定并非创举。去年,重庆就已经提出,正在修建中的小区建筑总规模、出入口位置、绿地规模、配套设施位置等的调整,业主可以要求规划部门举行听证会。
这一举措被解读为政府越来越重视民意的表达,并为此提供有效的表达渠道,住进“香港郊区”的你也有了公开申述的机会。但是,规划听证是否能改变市民长期以来“被规划”的局面?
无论是广州还是重庆都规定,申请听证会应当在公示期间。按照通常的做法,公示内容会在小区工地现场,当地主要媒体上和规划局网站公布。这其中,一些重大的规划公示或许会得到媒体的青睐,予以报道,而大多数规划公示就在这公示程序中默默走了个过场。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几乎没人会隔三差五跑去工地看看房子建成怎样;会把时间浪费在寻找一小块“豆腐块”公示上;甚至有的人一辈子都不会想到要到规划局网站上看看。因此,在公示期间,利害关系人如果要看到这一“利害”信息,绝对要是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消息人士。
即便是看到了规划,这消息人士还必须是个专业人士。当下的规划公示,内容相当专业,言简意赅。普通市民需要弄明白“哪是哪,啥是啥,哪里要干啥”还真得费一番功夫。更有甚者,一些敏感的规划可能并未在规划公示中体现出来,而这些敏感的地方可能正是和你我利益攸关的地方。
这还不够,这位消息人士兼专业人士还必须是一名热心人士,愿意为大家的,同样是自己的利益而耗费时间和精力,因为没人知道,这申请过程需要走多少程序,写多少材料。在当下,消息人士随处可见,专业人士也不难寻找,唯独这热心人士却越来越少了。
尽管对规划听证是否能改“被规划”局面,笔者还心存疑虑,但是,这到底还是为市民多提供了一种发表意见的途径,算是一种进步,聊胜于无。不过,如果能在此基础上,改变以往规划公示“高高在上”、“羞羞答答”的局面,则自然是更加“为民所乐见”了。起码你可以提前有个心理准备——“马尔代夫”有可能变成“香港郊区”。
更多精彩请点击
http://blog.sina.com.cn/canghai515
联系方式QQ:121759585 邮箱:[email protected]
自主创新是策划之根本
资源整合是策划之生命
核心价值是策划之灵魂
利润至上是策划之目标
品牌追求是策划之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机遇 + 方法 + 努力 + 心态 + 激情 =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