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战略》中的“价值创新”是很诱惑人的,作为弄潮儿没有几个不想在蓝海里悠哉游哉的(哪怕是狗刨),但如何保证“蓝海战略”这个孩子姓“蓝”而不姓“红”呢?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不争”!
商场如战场,“不争”?脑袋没发烧吧。
对,就是不争,7天从不竞争。我看见CEO平静地动了动嘴唇。
个人认为,之所以CEO能平静地说:“7天从不竞争”,并不是基于他率领的团队目前所取得的成绩,而是基于他目前所领导的团队遵循企业发展之“道”所搭建的平台,他非常自信这个平台在进一步完善及大家养成在这个平台上“舞蹈”的习惯之后,7天将会在未来的市场上取得卓越的成就。目前7天不被很多人认为是优秀的企业,这是非常正确的,因为优秀是卓越的敌人,而7天是具有卓越企业的DNA的。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别人拿“优秀”的尺子去丈量“卓越”,而迷信优秀者所谓的高矮胖瘦。
“不争”是7天战略的指导思想。凡是将7天陷于“竞争”泥沼里挣扎的不管是战略上的还是战术层面的,我们都是要摒弃的。否则,就是把7天往红海里推,往火海里踢。
《老子》第八章、第二十二章、第六十六章、第六十八章均有“不争”的字眼出现,充分阐释了“不争”的“道”理。
这些“不争”思想在7天变成了哪些行动呢?给7天带来哪些成果呢?
当公司出现“争”的思想时,“不争”的思想如何与之斗争呢?
我们不妨读读《老子》里的下面几章: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OK,对上面提到的“不争”,我的概括就是四个字——“做好自己”。 不争,可以更好地集中精力,遵循事物发展规律,踩着规律的节拍心无旁骛地去做好自己。对于7天来说,“不争”就是集中资源做好企业发展的每个阶段的最核心元素。
7天从不竞争,这不是理想,不是口号,而是7天的常识,是7天人的思维习惯。“不争”在7天来说就是用“垂直切割”的方法达成“价值创新”,并通过“刺猬理念”将它做到极致。不管是产品价值创新,让员工、股东、客人、社会都获利(春雷行动);还是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企业运转的自主和高效(放羊理论、立法会);还有时间管理的变革,通过“全员销售”实现生产力的高效持久。
不过,虽然7天有“从不竞争”的战略性指导思想,但7天不是神,也有违背“不争”的时候。例子也不少。这需要我们普及对“不争”的认识,提高自我甄别能力,并坚决与这种有悖企业文化宗旨的现象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