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有关“挟尸要价”事件的报道充斥了各个媒体报端,90后大学生在江边为救人舍生,三个孩子为此献出了花季般的生命,在很多人为他们送行哀悼的时候,又爆出了当天落入江中的遗体是同学和学校在筹了3.6万元捞尸费后,才求到人给打捞出水的。
一边是民众为英雄送行嘘唏,一边是残忍的画面不能目睹。一时间千夫所指,国民的道德感沸腾起来了,纷纷指责渔船主的见死不救,指责打捞公司的唯利是图,指责政府部门的工作缺失……
类似事件屡屡出现,为什么总在出了事情以后,我们才去极力发表愤慨,试图用批判丑恶的方式来拯救悲凉着我们越来越脆弱的人性?而一番“伸张正义”之后,种种不堪依然在我们身边一再上演着?
挟尸要价事件的出现当给兴盛了几年的“国学热”当头一棒!如今国内掀起的“国学热”不该是只红了那么几个人,更不该成为国人伪装高尚的工具。国学大师应扪心自问,如果国学真能够给予我们需要的答案,那么挟尸要价事件还会在今天发生吗?
大家都知道“物质决定意识”这样一个道理,国民的文明程度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在物质生活水平没有提高之前,就用我们老祖宗的那些理念要求大家,是不会发挥作用的。因为还不到时候,我相信很多贪污腐败的高级官员都学过很多国学的东西,但是为什么他们却不能按照老祖宗的教诲去好好做人,好好做事?我想是国学大师把自己定位错误的同时把学生也定位错误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大家都是“经济人”,而不是“道德人”,大家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所以一旦经济上的欲望超越了精神上的追求,就必然出问题,挟尸要价事件的出现自然平常不过,从捞尸公司负责人的语气中即可看出,捞尸要钱,天经地义,你们也太大惊小怪了吧!
当然,“国学热”潮流下也不尽是跟风,最近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摈弃茶文化话题,就能看出理性认识国学和传统文化本质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中国茶叶走文化营销路线已有几千的历史了,而以茶文化为诉求的中国传统茶叶要满足消费者什么需求呢?是宣扬老祖宗的理念?还是鉴赏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是营造品茗的心境?还是倡导茶叶的养生之道?茶文化的内涵到底是什么?茶文化是否给茶叶品牌带来了附加值?茶文化是否赋予了品牌更高的溢价能力?是否能够让消费者以消费茶文化为荣呢?可以说中国茶叶企业无一知晓,大家都陶醉在虚无缥缈的茶文化之中人云亦云做营销,而无人去探寻文化营销的本质。
在众多茶叶品牌拼命鼓吹品牌建设就是茶文化宣传,品牌建设就是茶文化炒作的时代,出现了与众不同的琥珀·金茶实在是难能可贵。它是一款为消费者需求而全面改变的时尚尊贵茶品:一是口感不同,避免了因发酵而产生不同程度的青味、苦味、涩味等,将其调整为滋味甘爽醇和、口感润滑,以此变成消费者更容易接受的口味;二是改变产品包装风格,突破以往陈旧古董风格,使其变得时尚、尊贵;三是从功效上改变喝茶失眠问题,从而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四是采取小袋装茶,使其泡饮便利。它的诞生也许能为茶叶营销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毕竟这个产品的开发回归到了市场营销的本来面目,回归到了原点。先知先觉的企业目前虽然只有湖南湘源天茶业科技有限公司一家,我相信随着琥珀·金茶的成功推广,必将引起中国茶业界对茶文化营销的反思。
丑陋的中国人,醒醒吧,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里有精华也有糟粕,就别光泡在那五千年的糟粕里发酵了,而那五千年的精华不应该只在博物馆里供后人缅怀,更别拿所谓的国学精髓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幌子忽悠消费者,否则,人将不人国将不国。
挟尸要价事件给予“国学热”当头一棒
评论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