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都不是问题
文/风存记忆
晴婕妹妹,请允许我这么称呼你吧,因为我也有一个如你一般大的妹妹,二十岁左右的如花青春,令人眼羡的年纪,却多了几分闲愁懵懂却朝气勃勃的生活着,带着烟雨迷离却闲庭信步的前行着,除了跃动的青春,心中藏匿了许多心事,这个年纪,谁的心思都猜不透。
看过你的两篇文章,写的很条理,很有自己的见解,说明你的文笔功底很好。从文里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那些不谙世事的岁月和想法似乎就是昨天的自己的想法和经历。
初入大学,除了那么多的新鲜和悠闲,周围具大的差距有时是让自己心慌的。看到他们那么优秀,口才好,活泼招人缘的可以竞争班干部;学习好,刻苦用功的可以拿年终奖学金;有特长,活跃份子们可以参加校园里丰富多彩的活动。
但所有的这些,都不是我们可以复制和移植的,更不是我们感到“悲哀和无力”的理由和借口,相反,这些应该成为成为我们上进的动力和有所追求的催化剂。
因为所有的才能和优点都不是天生的,它们也是后天培养和总结出来的,我们通过自身努力一样可以做到很好。
《其实都不是问题》,借用的是三毛老师一篇和她的读者谈心文章的标题,七个字,包含了很多的内容,时间不是问题,努力不是问题,目标不是问题,成绩也不是问题,对吧?就如你文章里写的: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
看的出来,你已经不是大一新生了,已经经历了初入大学的新鲜和松懈了,已经融进了这个环境和生活学习中了。的确,这个时候是人生很重要的时刻,是那么一个让人感觉应该做点什么的时候。这个时期,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趋见成熟定型,在慢慢的接受着社会的行为法则和处事方式,开始关心周围其他人的生活状态,开始拿自己的现有和别人作比较,我们开始渴望时刻表现自己,希望自己的举动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许,这些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我们想与周围的环境有更多的交流和触碰,这是符合你们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的。
由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转换,也是一种内心变强大和见解独立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更多的东西去适应转变的过程。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我们开始自觉的和别人作比较,开始学会用自己的心灵观察社会,开始去用社会的准则要求自己,这是一种责任的培养过程,我们学的更主动,学的更有危机感,学的更自主和独立,学习之外,更强烈的求知欲望让我们觉得时间不够用。但我们要认识到,任何事务的形成都是需要过程的,不是自己想到什么地步就可以马上实现和轻松实现的,做事有分寸,待人有礼貌,行为不慌张,都是要在生活中培养的,除了用决心,还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才能不断的在人生路上发现自我,了解自我,表现自我,突破自我,实现自我。
由此不难理解,你文章里提到的你那些困惑,对你自身来说是很有针对性的探索自我的一种表像。
心思细腻,这是我对你的一种感觉,文章中事无具细,对周围观察的很仔细,对自己和别人之间的差距也分析的很客观,但其实从另外一方面说,心思细腻的人有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对事对人太敏感,敏感到我们考虑事情时太周全,从小事想到大事,从大事延展到其他,一层层剥离后,把原本不起眼的事情放大到足够影响我们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成为我们行为处事的羁绊。这点来说,有时是一个困惑我们的问题。
就拿你文章里提到的那个弹钢琴的女孩来说,她的一次弹钢琴就让你想到她以前的弹钢琴情景,以致联想到她其他的方方面面,从而觉得她所有的东西都是比自己强比自己优秀,觉得自己一切不如别人,其实你想过没有,只是一次普通的排练,就让自己的心不能考虑正确的事,而把精力放在别人的世界里,否定自己,我不清楚心理学里这种情况叫什么,但我觉得,这种心理肯定是不正常的,太关注于他人,以致忽略了自己,失去了判断自我的空间,这多多少少都会影响自己的自信,所以为了让自己阳光自信,要多试图了解自身,表现自我,而不是把心思放在别人身上,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全身心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找到自我,找到自信。
偶像之所以成为偶像,是因为他们的唯一,假如人人盯着自己的偶像成为自己的偶像,那就没什么自己的特点了,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模仿名人的人大多昙花一现,找不到自己的特点,会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如果羡慕一个人,别太多的纠结于他多优秀,自己多平凡,而是把他做为一种榜样,学习他们的上进精神和努力态度,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一天天的成熟,一步步的成长,最终成为有自己优势和特点的自我,让内心充实丰盈。
每个人的经历和发展方向都是不一样的,时刻反思自己的不足是必要的,但由此产生的消极和对立思想是万万要不得的,世界不是每个女孩都有机会去学钢琴,也不是每个女孩都会去学唱歌,所以没有一个人把所有的才能都占尽,同样,你的优点别人也会看在眼里,由衷羡慕,前提是你要自信的把自己的优异的一面表现出来。
要变的有主见,有自己的思想,这就是了不起的主见,能够意识到自己不会随波逐流,不跟别人一样平庸的生活下去,这就是对自己最好的负责态度,把眼睛从别人的身上移走,专注于自己的世界,其实都不是问题。人云亦云,只会做思想的马桶,要有主见,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图书馆是个好地方,它不是学校的摆设,要有思想多去那里吧,博览群书是最好的壮大自己内心的方式。
晴婕妹妹,说了这些,无非想让你明白,一个人不要活在别人的影子里,而应该有自己的阳光地带,自己的生活属于自己,把握好了,它是带给我们快乐和成就的,也会成全自己的精彩,假如永远以别人的生活为参照,那活出的精彩永远是别人的,再精彩也是廉价的,每个人都是不可复制的孤本,毕淑敏老师这样说过,我们要以别人的态度和精神做榜样,活出自己的精彩才叫真性情,才是对实现自我的最大的褒奖,这才能让人生更有意义。
总之,有信心,一切都不会是问题。好好学习,我觉得这是你们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和内容,只有学习好了,才能有精力做好其他事,这是根本,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专业也有利于培养自己的注意力,也可以在以后的发展中更顺利。学习无忧了,那其他的课余时间可以自主安排,这个就不是问题了吧?例如图书馆,的确是一个好地方。
懒惰是心里的魔鬼,一个好的习惯只需要两周的时间就可以培养成,让自己坚持按时上课,认真听课,按时作息……自然而然,习惯就会养成,好的生活节奏就是克服懒惰的最有利武器,这不是问题!假如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积累的,那当下可以做的,就是把心思多放自己身上,端正心态,让自己快乐,不要总将自己的视线放在别人身上,那样他们永远在进步,自己还是没自信。
快乐的学习,快乐的与周围的人相处,快乐的接受明天,这个不是什么问题,马上开始吧!
写在后面:年纪相差无几,自己经历过同样的阶段,只是多了一点点的生活的认识,希望写下来,让自己可以看到生活的重心,也能让晴婕同学体会到一些东西,在生活里多点自信和自我,这样,写文的目的也达到了。文中所有观点,与君共勉!希望都在以后的努力中得到自我一直追求的东西。
晴婕原文摘选:
我这个平凡的人啊,需要改变的太多了。
我一定要变得有主见,有自己的思想。
我最大的毛病是又磨蹭又懒,啥事爱听别人的,没点自己的想法,这点我一定要改。
我的青春啊,你不能就这么丢下我走了。我这一辈子真不想平庸。
今天在艺术中心看到她在弹钢琴,叮叮咚咚的,跟流水似的。我想起来她在学校里被一大堆人围着第一次弹钢琴的情景。当她坐在琴凳上双手按下琴键时,我旁边一个女生一下子流出了眼泪。这让我幻想,如果我也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孩该多好啊,我想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可是我现在,我多么渺小,多么无能啊。
我想让和我接触的人都得到温暖,得到快乐,而不是被伤害,被打击。你为什么总是那么远呢,让我怎么也赶不上……
我想像你一样优秀,像你一样自信,像你一样温暖,像你一样坚定。你做什么事儿都有始有终,只要是自己想要的就绝不放弃。你有着关心爱护你的亲人和好朋友。你有着博大深邃的精神世界。你有着沉静美好的笑容。我怎么就做不到呢?
我做事儿从来都是虎头蛇尾,得过且过,喜欢逃避和放弃。
你知道吗,我是多么讨厌现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