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距拉长 载重缺失为哪般?
前几天,我浏览科普读物,其中一篇文章讲的是美国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身高矮小的成年人,有望在服用他们开发的特效药物后,身高会明显增长,甚至也能够达到姚明的那种高度,但相应的身体机能会减退,比如免疫力下降、寿命缩短等等。这不禁让我想到,此次“载重门”的主角途观SUV,其被拉长后,会不会也面临着“身体机能减退”的问题。
在说承载问题之前,我先说说大众车型引进国内之后的手段——加长。“只要把产品加长轴距,中国消费者就买账”,仿佛这已经成为了大众车型引进国内的至理名言,不过市场也确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大众产品(南北大众)个个畅销。比如奥迪A6、A4、帕萨特,甚至宝来,都一一得到印证。此次,国产途观也如此“改进”,与国外款比较,国产的途观轴距加长了80mm,使得空间变大,车身看上去也更流线,满足了国内消费者“大车、大空间、大面子”的消费理念,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出现了,载重的最大幅度降低。
车型 |
途观1.8TSI都会版 |
途观2.0TSI菁英版 |
总质量 |
1955kg |
2080kg |
整备质量 |
1580kg |
1705kg |
承载质量 |
375kg |
375kg |
通过上海大众官方给出的数据,1.8T和2.0T两款车型的承载质量很有意思,都是375kg。这就是网友目前所质疑的数字,“375kg相当于5个体重75kg的乘客”,当然这是理论值,如果按照实际情况,这时候途观已经超载了。随后,我计算了途观其他几款配置车型,所有车型的承载质量都规定为375kg,分毫不差,难道375kg有什么玄机不成?
根据国家车辆质量分布标准GB/T5910-1998,其中一条规定“车辆承载质量最低标准应不小于375 kg”。OH,My God!真要“表扬”一下上海大众,完全是按照国家标准办事儿,多一斤少一两都不行,正正好好的375kg,果然是童叟无欺。不过,作为SUV的途观居然和比亚迪F0的承载量一样,不知道这是F0的荣幸呢,还是途观的悲哀呢?
在我感叹国内汽车“375现象”的同时,也终于想明白了之前的困扰问题。什么问题?此前,身边有朋友也比较看好途观,我也不得不说,途观SUV的出现在国内市场上确实产生了不小的轰动,大众在国内的号召力真的是不一般的好。但朋友4S店看车回来之后,就问我:为何途观内饰看起来不够档次,比如座椅的皮质很一般?为何轮毂宽度才215,这可是SUV啊,有些20多万轿车轮毂的宽度都有235?为何轮胎选韩泰这种国内二流品牌,而不是原配的米其林?为何副轮毂不是铝幅而是钢幅这种便宜货?还有,我宝来1.6MT的承载质量都是456kg啊,为何这么大的SUV却只有375kg?……
朋友一连串的问我好几个问题,不过我没有直接回答他,因为从上海大众的承载质量为375kg中,我想朋友所问的这些问题,可能是源自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国产途观加长后的问题。途观国产后加长了轴距,那么整车的车架设计就需要一些改变,这从国产途观的身体长度和流线上就能看出,比国外版确实好看了一些,毕竟轴距增加了80mm不是个小数字。虽然上海大众在车型加长方面有一定经验,但以前都是轿车,而现在的途观是SUV,其所要承受的重量、驾驶的感受及克服的路面等情况,肯定不是一般家轿所能比拟的,故此途观车型的整体部分肯定会有一些改动。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加长之后的问题也就暴露了出来,比如车身结构和材料、副车架材料、车身材质、内饰材质,以及PQ35悬挂和轮胎选择等等,如果按照途观国外的原车型设计,显然已经不适合了。大家要知道,车型加长之后,相应的费用会增加,比如奥迪A4 2.0T舒适加长到A4L 2.0T,轴距仅仅加长了61mm,价格却贵了8万多,当然增配改进等费用也占到一些费用,但我们可以看到,加长后的价格增长幅度之大。
而目前的途观,在SUV市场的定价很微妙,最低20万的价格稍高于狮跑、逍客之流,可见其定价的苦心。面对加长之后增加的多余成本问题,上海大众只能是“拆东墙补西墙”的作法,也就是制造工艺、质量材质的缩水。目的让途观加长之后增加多余的成本,转嫁到其他隐性的上面,比如轮胎选韩泰的、后门窗部不是软塑料而是硬塑料的、座椅皮质选用档次差一些的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价格在市场上的优势,弥补其加长之后的价格增加因素,这也是目前途观被网友所质疑的问题根源。
车型 |
途观2.0 TSI进口 |
途观2.0TSI国产 |
总质量 |
2205kg |
2085kg |
整备质量 |
1592kg |
1710kg |
承载质量 |
613kg |
375kg |
马力 |
170Ps |
200Ps |
第二,国产途观的发动机问题。途观1.8T和2.0T车型的发动机,与迈腾和昊锐相同,都是EA888系列发动机。只不过改变了该发动机的调校,符合途观SUV的驾驶风格。而根据进口与国产途观比较之后,我发现在整备质量、马力上,国产的途观比进口的重近110kg、动力上多出30Ps,但承载质量上却少了近240kg(进口613kg-国产375kg),这只能说在车辆实际动力输出方面,国内途观发动机的表现力不如进口的好,故牵引力输出降低也是造成国产途观承载质量不足的原因之一。
关于这款发动机,稍微了解的朋友都会知道,迈腾一直有烧机油、漏油的毛病,这个后遗症从当年速腾开始,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善,之后又延续到了迈腾的身上,斯柯达昊锐也出现了大量投诉TSI发动机烧机油的案例。而如今又安装到了仅改变了调校方式的途观身上,但途观能否摆脱烧机油、漏油的“旧病”么?目前还无法得知。
综上,我不认同某些网站的说法“375kg是上海大众参照GB/T 5910-1998中的标准,计算出的车辆装载质量”,这完全是替上海大众辟谣。而375kg来源的根本原因,我认为就是国产途观SUV被拉长的“后遗症”——制造工艺缩水、质量材质缩水、发动机牵引力不足。而上海大众自然心知肚明途观的质量问题,为了不让消费者怀疑途观国产的品质,故此对外宣称自己旗下几款车型的最大承载质量,都为375kg。
途观的承载质量就规定这么多,如果你超载了,不是车的质量问题,而是你不按照规定去驾驶,属于消费者个人问题。看来上海大众对法律学习得挺明白,知道如何去划分责任认定。但我想,途观SUV成全了国内F0车主,毕竟花不一样的钱,却享受到了20多万SUV级别的承载待遇,所以F0车主们,“没事儿偷着乐吧”!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