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万人的深圳人均住房超过50平方米
徐明天
昨天写博文《一投资客680套房子的泡沫有多大》,有人说有上百套房子的人是极个别人,有的人说上千套的也有,仅南山有上百套房子的人就不少。
最有价值的是,有一个网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数据,实际上也提供了一个看待住房的重要视角。网友说:“深圳手上房源过千的大有人在,深圳市公布的统计数据。按户籍人口算(不到300万),深圳市在售商品房人均面积400平米(还不包括城中村),按照一户(3口)标准100平米来算,深圳市在售商品房可以供深圳市1200万户家庭(3600万人口)标准住房”。
这个数据说明深圳的住房差距是惊人的。一个能居住3600万人口的城市,现在只有1200万人,还有相当多的人买不起房,没有商品房,首先说明资源浪费太严重。
非常感谢这位网友。
我对这个数据有点不敢相信,就查了数据的原始出处。数据出自王锋博士《推进住房制度创新、完善住房发展政策——关于深圳市未来住房政策的思考与建议》。报告指出,目前占深圳常住人口26%的户籍人口住房条件很好,拥有深圳户口的“老深圳”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88平方米、住房自有率高达99%;但占全市常住人口74%的非户籍常住人口及未纳入统计的近400万非户籍流动人口居住水平极差,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仅为10平方米和6平方米。这与“老深圳”相比,分别相差了将近40倍和60倍之多!
报告还指出:“居住质量较差的社会群体,占深圳实际总人口的82%,数量巨大。”“目前深圳市拥有自有产权并居住在自有住房中的家庭仅占33.6%,大多数居民家庭还是通过租赁方式解决住房问题。”
经过对比,我认为网友说的“人均面积400平方米”的户籍人口300万和王锋博士的“老深圳”并不是一个概念。“老深圳”应该没有300万人,网友推导出来的数字就大了许多,甚至是成倍增加。
但是,王锋博士的报告也提供了一组准确数据:“目前深圳共有住房4.04亿平方米。其中,城中村私房1.7亿平方米,占到总量的42%之多;而产权住房仅为1.12亿平方米,只占总量的28%”。
如果以这个数据,按1000万人口计,深圳人平均44平方米住房,也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水平。如果以三口之家计算,每户132平方米,已经非常理想。
其实以本人的理解,深圳的实际住房数据远远高于4.4亿。比如,深圳目前有1300万人,数量巨大的打工妹、打工仔住在工厂里,一间房挤上七八个人。租城中村的人也是一个大群体,人均也就是十几平方。从这个容量看,深圳的住房实际上会更多,城中村有更多的房子没有统计上来。
还有一个因素应该考虑进来,深圳不少人到深圳之外买房,惠州新开发的房子,特别是高档住宅,几乎是深圳人购买。东莞也有深圳人买了很多房子。如果把这些都计算进来,深圳人拥有的住房平均会超过50平方米。
这个数据说明,如果达到贫富比较均衡的情况,深圳已经不需要再盖房子,就能让全深圳人都能住得非常好。
这个数据应该是理解房地产政策取向的一个立足和观察点。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