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的《济仁评车》专栏时间恰逢北京车展开幕,所以笔者特意将本周的《济仁评车》拆分为连续六天的《北京车展新车解读》系列文章,分别按照紧凑型轿车、小型车、中高级轿车、SUV、概念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分类方式解读本届北京车展上最为重要的十几款新车型、热门概念车和新能源轿车。在车展开幕的第一天,笔者将重点放在了消费者最为关注的紧凑型轿车方面,在别克硬朗GT等热门紧凑型新车缺席的情况下,亚洲首发的新福克斯和即将上市的荣威350无疑成为本次北京车展上内外资车企在紧凑型轿车市场的的代表车型。
新福克斯来了,和其他竞争对手相比,福特在海外新车引入方面的效率一直很高。无论是早先的福克斯、S-MAX还是去年上市的新嘉年华系列,长安福特国产新车引如国内并上市的速度在欧美合资厂商中绝对算是响应速度较快的。今年1月北美车展期间,福特发布了全新一代福克斯系列车型,3个月后的今天,这款热门新车便进入了北京车展,按照这样的进度,新一代福克斯应该可以在一年内国产上市。
在“全球一个福特”的思想引领下,全新一代福克斯放弃了上一代车型美版/欧版两款车型的做法。而是从备受好评的欧版车型上直接开发了全新一代福克斯,并替代了原先定位低端的美版车型。在北美市场,福特为新一代福克斯提供了一款全新的2.0L发动机,这款发动机预计也将成为未来国产新福克斯的主要动力配置。预计国产新福克斯还将提供1.8L车型,但是否会推出1.6L车型,长安福特尚未明确表态,相信在本次北京车展期间,这个问题也将被很多媒体所问及。
新一代福克斯的目标市场和大众高尔夫相同,三厢版车型的竞争对手较多,包括大众旗下的速腾、斯柯达明锐,还有法系的三厢世嘉、自主品牌的荣威550。在这个细分市场上,福克斯属于老牌车型,从现款福克斯的销量统计上看,其两厢版和三厢版的销量基本持平,这也是在国内主流紧凑型轿车市场上较为少见的,对于大多数两厢/三厢紧凑型轿车而言,三厢车型的销量一般都好于同平台的两厢车型。
笔者预计新一代福克斯上市后的售价将会和现款车基本持平甚至略低。国内中高端紧凑型轿车市场的价格体系目前较为稳定,而福克斯的价格区间则是介于低端市场和高端市场之间,未来这一价格区间的车型会越来越多,比如缺席本次车展的别克硬朗GT等,相信这一细分市场的竞争会在明年更加激烈,所以新一代福克斯国产后的售价,将不会高于老款车型。
如果说本届北京车展期间外资品牌最热门的紧凑型轿车是福特新一代福克斯的话,那么内资品牌最热门的紧凑型轿车便是将在北京车展上上市的荣威350了。这款尺寸和和定位都比荣威550低一档的紧凑型轿车的目标市场区间预计是在9-12万元的中低端紧凑型轿车市场。市场受众群体非常大,目前在这一细分市场上,既有凯越、伊兰特这样的老牌车型,也有朗逸、新宝来、悦动这样的后起之秀。
按照上汽胡茂元的说法,今年上汽自有品牌轿车要达到20万辆的销售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就要看这款荣威350能否准确定位并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在设计之初,荣威350的定位是一款标准的紧凑型轿车,4.5米的车长和2650mm的轴距以及比荣威550低一个档次的售价区间,都意味着这是一款像悦动、朗逸一样面向“绝大多数”的一款紧凑型轿车。
2009年上汽最大的收获便是荣威550在中高级紧凑型轿车市场上站住了脚,无论是1.8L还是1.8T车型的销量都好于预期,2009年火爆的车市也让上汽临港基地不得不加班加点应付市场需求.和荣威550相比,即将在北京车展上市的荣威350目标市场的需求要远大于荣威550,如果荣威350在其细分市场能够站稳,那将意味着上汽荣威品牌在国内紧凑型轿车市场的溢价能力和品牌价值已经处于所有内外资品牌的中等偏上水平。
笔者预计荣威350的售价区间将介于伊兰特和朗逸之间,其目标市场也将针对售价在9-12万元的细分市场上。目前这一细分市场上的热销车型的单月销量均在万辆以上,部分热销车型的单月销量经常会突破2万辆大关,市场容量非常大。荣威350进入这一市场,定价策略和产品营销策略将直接影响其未来的市场表现。笔者认为,在这一细分市场上,朗逸可谓是最成功的市场后来者之一,对荣威350而言,朗逸当年的营销和推广经验值得借鉴。
济仁小评:在本届北京车展期间,新一代福克斯和荣威350分别是国内紧凑型轿车两个细分市场上的热门车型,同样也是本届北京车展上内外资品牌紧凑型轿车市场的两款热门车型。和尚未宣布宣布引入时间表的福克斯相比,即将上市的荣威350的市场表现值得业内关注,也更值得其它内资品牌车企去研究和借鉴。
作者:童济仁
版权声明:本文系搜狐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搜狐汽车许可,不得编译使用,不得转载,否则一经发现,必将追究!
鉴于近期违法/不良广告多以评论的形式在搜狐博客中散布,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这些违法/不良广告对广大读者的负面影响,笔者不得不再次关闭了本博客的评论功能,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和支持!
童济仁希望倾听您的声音,如任何建议和想法,可以致信:georgeren123#gmail.com(请将#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