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润新剧《战士》在北京电视台影视频道播出过半,断断续续看了一些,对这部剧印象最深的是剧中人物——由王挺饰演的铁军特务连连长郑虎臣,他是《战士》中性格最鲜明的一个人物。
从郑虎臣的身上,可以看到流行军事题材电视剧男主角们的影子,比如有点混不吝,同时具备粗鲁与细腻两种特质,带着些蔫坏,关键时刻敢打敢冲等等。这部剧在帮军事剧爱好者打发时间之外的最大贡献,有可能是加入张涵予、段奕宏、张国强的队伍,成为新一代荧屏硬汉形象群中的一员。
从《士兵突击》开始,军人、战士形象一扫过往的高大全,成为有血有肉的人物,这也是为什么军事剧一直热播的原因所在。到了《战士》播出的时候,已经留给创作人员想象与发挥的空间不大,王挺能表演成这个样子,已属难得了。
《战士》是在军事剧热潮接近尾声时出现的一部新作,有了之前诸多同类作品的映衬,自然会承受一定的压力,但最高收视率达到8.43,还是表明它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它集合了谍战、闯关、剿匪、爱情等诸多看点,在节奏上也比较明快,虽说不上新意频出,但应该有的娱乐效果基本都实现了。
《战士》对“战士”有诸多的定义,如“有作战打斗能力的不死之士,只需要知道做什么、不需要知道为什么,为军队荣誉而生、为上级任务而死,有着钢铁猛兽般的意志、杀人机器般的锐利……”这些描述中,除了“杀人机器”的定义存在异议外,其他的应该都是战士具备的素质。真正的战士投入战斗最终是为了和平,少杀人或不杀人就能达到目的,才是一名真正的战士。在这一点上,《战士》是有着明确理解的,所以,剧中很多情节是战士与战士、战士与土匪之间的斗智斗勇,并无多少血腥的战斗场面。
《战士》的导演赵浚凯对于“战士”涵意的理解很包容,“不仅仅指解放军战士,也指那些国民党的特务和古家兵团,只要是有信仰并且为之奋斗的人,我都可以称之为战士!”这是在用开阔的眼光看问题,更有助于人们去认识战争。
剧中以正面形象出现的郑虎臣,是可以代表战士精神的一个符号,他的执拗与可爱,淡化了所谓正义与邪恶的界限,而突出了人道主义与个体生命的价值。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