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第一周的表现


股指期货第一周的表现,特别引述如下,这对于中国证券市场是个里程碑时刻。

如果事实如分析员所说,股指期货市场实际是现货市场的影子市场,并没有引导现货市场,我相信,相当一部分人难以认同,不知这些分析员如何变得如此“天真幼稚”。一万期民套牢一亿股民还不说明问题吗?难道期民只是独自操作股指期货吗?很可能是同时在操作两个市场,才会产生这样的联动效果。这一批人,很多就是以前炒期货时代的投机健将,我看,那些没有经验的未够资格的散户没有在第一周入市,才是真正值得额手庆幸的事情。

靠投机赚钱,不会是散户的发财之道。再次建议,别管人家在股指期货上赚了多少钱,请远离这个市场。

 从上周五挂牌上市到昨日,股指期货运行了整整一周。这个将A股正式带入做空时代的金融产品,一上市便赚够了市场眼球--成交超预期活跃。在这一周时间中,空头利用股指期货赚得盆满钵满。然而对于无缘参与期指的普通散户而言,却有些无奈,期指上市后股指一路下跌让持有股票的多数投资者资产缩水,这固然有股市自身的因素,但无疑期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空头赚钱股民亏钱一万,市场惊呼一万期民套牢了一亿股民。
  期指头周市场表现
  成交活跃
  自4月16日上市以来,股指期货经历了先涨后跌走势,主力合约IF1005最高价为3488点,最低价为3168点。统计显示,在前5个交易日中,有4个交易日成交量突破10万手,累计成交量达596818手,单日最大成交量达153419手,总持仓量从上市首日的3590手,增至6716手,日均增幅为17.4%。
  市场之前预期期指上市之初会交投清淡,但上市后的成交量却远超预期。在上市第二日(本周一)成交额就已经超过沪深300指数现货的成交额。上市后第3个交易日(本周二),其成交量便超越股市成交量。主力合约IF0005当日成交141862手,成交额达到1363.4亿元。4个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累计成交153419手,成交总额达到1476.2亿元。而当日A股沪市的总成交额才1272.3亿元,也就是说,仅一个期指主力合约的成交额就超过了沪市。这让市场惊呼股指期货仅用三天便走完了中国台湾等地股指期货几年才完成的道路。
  另一个惊人指标是主力合约成交与持仓量之比。主力合约成交与持仓量首日为18∶1,次日为27∶1,周四达到了32∶1,连续快速增加。而全球大部分股指期货的成交量都小于持仓量,海外成熟市场这个比例一般不到1∶1。
  做空为王
  期指上市的这几天,从一开始便是空头的天下。上周五上市首日高开,资金立马做空套利。以主力合约IF0005为例,该合约首日最高达到3488点,收盘于3415点,在最高点做空的投资者做空一手当日可赚2.19万元,其投入的成本为20万左右,首日可获利10%;首日做空尝到甜头后,本周一更是迎来了空头盛宴。当日市场大跌,IF0005从3415点跌到3197点,一手做空合约到收盘时可获利6.54万,获利比例可达30%以上。周一跌势更猛的IF0012为空头带来了更大的惊喜,IF0012合约大跌237点,做空一手可赚7.11万。
  本地一家期货公司营业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有投资者在上市首日便做空,上市头两个交易日便获得了接近40%的收益,空头力量在上市前两日体会了无穷的乐趣。做空者的赚钱示范效应扩散,近期股指期货的开户量呈快速上升态势。国泰君安期货金融理财部总经理彭炜表示,从几天的交易情况看,客户盈利亏损比例大致在34∶6。
  散户"没戏"
  股指期货上市后,上证指数从3165点一路下跌,击穿3100点、3000点,并杀破年线这一至关重要的"牛熊分界线"关口。期货上市后现货大跌,这种走势,有巧合,也有内在原因。
  指数下跌的内在原因是一系列内外利空,上周末管理层对楼市采取更为严厉的打压政策等等。加上上周五高盛被起诉,美股大跌,这些利空都是指数下跌的原因。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本周一150点的下跌有些反应过度,认为是做空的期货投资者在推波助澜。深圳多位期货界人士指出,股指期货的助跌作用在本周一下午大跌时表现得最为明显。每当股市想反弹时,股指期货就下挫,而股指期货有反弹倾向时,股市却开始出现下挫,最后的表现就是股市一路向下,毫无反弹迹象。"这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前是不可能的,以前股市不管出现什么样的大跌,盘中都会出现一波反弹。"一位期货界人士将其形容为"一万期民套牢一亿股民"。
  "股指期货或许改变不了市场本身的运行趋势,不过对我们这些无缘参与股指期货的普通小散来说,赚钱的难度增加了。"蓉城股民陈先生表示,"大资金可以借助消息拼命打压指数,从而在期货市场上获利,而我们除了卖票出局就没有其他对策了。"
  记者手记
  股指期货 散户不只是"打酱油的"
  对90%的散户而言,目前无缘参与股指期货,做空时代似乎与小散无关。开户人必须起码拥有50万元储蓄,并且证明他们已经完成了20次以上模拟股指期货交易,或者在过去三年内执行过10次以上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对于5月和6月合约,他们必须支付相当于合约价值15%的保证金;对于更长期合约,必须支付相当于合约机制18%保证金。这些高门槛将太多的投资者挡在了门外,无缘参与的人更像是期指盛宴的过客,不少人自认只是无关紧要"打酱油的"人。
  事实果真如此吗?当丛林中引入了新物种,尤其是强大的新物种时,丛林的居民还会安然无恙?期指的挂牌交易已经让股市的投资生态悄然生变,助涨助跌只是一个方面,分流资金、做空获利等等都将对A股产生更深远的影响。面对这一新品种,投资者难以置身事外。
  一万期民套牢一亿股民是期指初期稍显夸张的表演,后期对股市有什么影响还有待时间来回答。但面对这一无法绕开的新物种,仔细观察,熟悉其特性,利用其价格发现的功能来判断股指走势,或许才是小散们最该做的。本报记者 李龙俊
  分析师 观点
  关注期指变动 调整操作策略
  "股指期货初期,散户操作难度增加是显而易见的。"国都证券邓厚林认为,"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投资机会,在主力做多做空影响股指频繁变动的市场,作为散户的普通投资者应该充分关注到期指的变动,调整自己的策略。"
  首先,因为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影响加剧,散户需要紧盯股指期货行情。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市场遇上突发利好或利空,主力资金可能会先想到股指期货,建仓成本低而且还有杠杆放大效应,显然更易吸引资金,所以未来股指期货的盘中异动值得投资者关注。
  其次,改变"捂"股就能赚钱的思维。过去是单边做多的市场,当主力不断推高股价时,散户只要"捂"股,就可赚钱。现在主力机构没有必要把股指及股价推升得很高,也不需要打压过深,反而是靠上下窄幅波动赚取差价,这就可能意味着主力不会一直拉升股指。
  再次,股指期货带来的是主力博弈方式多样化,行情上升时,主力不需要反复筑底,行情下行时,散户也可能看不到主力筑顶出货,"过山车"行情可能频繁上演,这就意味着散户跟涨杀跌的风险加剧。
  最后,选股更应该注重价值趋势和技术趋势。虽然主力可以通过做多或者做空权重股来获利,但是不会改变整个市场的趋势,市场该牛还是牛,该熊还是熊。面对大幅波动的股指,以静制动或是最好的选择。
  "与其说增加了赚钱难度,不如说散户要赚钱需要做更多的功课。"迈科期货邓宏认为,"期指的出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市场的游戏规则,散户需要熟悉和适应。在目前市场走势不好的情况下,期指会放大市场的震荡,等市场趋势转好后,期货又会放大市场的上涨力度。"
  新闻链接
  融资融券渐渐火热
  3月31日,万众瞩目中融资融券登陆A股市场,不过市场对于这一创新显然还处于观望状态。首日,沪市融资融券总额仅为584.89万元,深市总额更少。这种低迷的成交状态一直持续,但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融资融券成交开始大大增加。
  融资融券成交暴增
  4月16日,股指期货登陆A股,沪市融资融券当日总量达到1.22亿元,创出了融资融券上市以来的成交新高。本周前4个交易日,沪市成交总量分别为1.13亿元、1.18亿元、1.30亿元和1.60亿元;深市本周前4个交易日也分别达到0.74亿元、0.76亿元、0.76亿元、0.99亿元。截至昨日,两市合计余量达到了2.59亿元,再度创出了新高。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成交是首日成交的40余倍。
  总体看,市场两融交易总量基本呈现匀速增长,从交易开始到总量突破1亿元用了8个交易日,7个交易日后从1亿元增至2亿元。
  做空力量逐渐增强
  伴随着股指期货的上市,做空交易逐渐被投资者所接受,连日来还出现了多只股票首次出现融券做空资金大过融资做多的现象,融券交易渐趋活跃。
  在股指期货上市之前,融资融券不仅总体成交低迷,融券更是基本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根据统计,融资对融券之比在4月12日最高达到8824倍,当日沪深融券余量金额合计尚不到2万元,深市更是连续出现了几个交易日没有融券成交的尴尬。但伴随着4月16日股指期货登台亮相,再加上连日来股指的上蹿下跳,两市做空融券的兴趣开始明显提高。4月16日,沪市融券余量金额首次突破100万元大关,22日更是达到293万元。沪市的融资对融券之比也连续几个交易日降到了100倍以下。
  根据交易所公开的信息显示,截至21日收盘,两市出现了中国神华和招商地产2只股票的融券金额大于融资金额的情况,多空双方在融资融券市场展开了较量。其中中国神华融券余量为27300股,合计约77万元,而其融资余额为76.3万元,投资者之间多空博弈相当激烈。与此同时,招商银行21日只有融券卖出而未见融资买入,同时前期融资做多中信证券、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个股的投资者也已部分还款,使近日收益落袋为安。(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