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经典(1)


   重庆最近一两年的很多事情都是走在中国很多省份的前列,勇于创新,敢于创新.重庆有一批敢做敢当的领导,有深入体察民情的领导."小资"的重庆人走在未来发展的大道上.读点经典,又是重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一件很有意义的大事.

  重庆市委宣传部:

        生命有限,知识无限,人们在走完人生之路时,恐怕连人类知识财富的百分之一也未及领略,而当今工作紧张,能拿出的学习时间又十分有限。为提高生命的知识含量和学习效率,就一定要读经典,看精品,以便在有限的时间获取更有价值的知识。

  经典应是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华、传世之作,而引领中国走向独立、富强的共产党人,也在他们书写英雄史诗之时,留下了许多催人奋进、感人至深的文化经典。

 

        

 
子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曾子曰:“吾日三省[1]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2]? ”(《学而》)
 
【注释】
[1]省(xǐnɡ):反省,检查。
[2]传不习乎: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都温习
了呢?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注释】
[1]弘毅:强毅。
 
子曰:“知[1]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注释】
[1]知:通“智”。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1],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2],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3]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公孙丑下》)
 
【注释】
[1]郭:外城。
[2]池:城外的护城河。兵:兵器。革:甲胄。
[3]畔:同“叛”。
 
孟子曰:“桀纣[1]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2],所恶勿施尔也[3]。”(《离娄上》)
 
【注释】
[1]:夏代暴君。纣:商代暴君。
[2]所欲与之聚之:人民所希望的,替他们聚集
起来。
[3]恶(wù):讨厌,憎恨。施:加。尔也:如此罢
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
 
民之所好好之[1],民之所恶恶之[2],此之谓民之父母。
 
【注释】
[1]所好好之:二好均读为hào,动词,喜好。所好:喜好的东西。
[2]所恶恶之:二恶均读为wù,动词,讨厌、憎恨。所恶:讨厌的东西。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1],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2]
 
【注释】
[1]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昭明的意思。第二个“明”是形容词,明德,指光明德行。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想使高尚的道德昭明于天下的人。
[2]致知”句,意为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子曰:“好学近乎知[1],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注释】
[1]知:通“智”。后文“知”,均解为知道。
 
凡事豫[1]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2]
 
【注释】
[1]豫:通“预”,准备。
[2](jiá):阻碍。困:窘困。疚:愧疚,后悔。穷:困窘。
 
年富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