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各国的民主是由内部生成的,而不是由外力强加的。
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普通大众如何获得当家作主的民生权利,其实现形式,随着社会发展与变迁,原有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需要了。
由于国情的不同,各国人民争取和发展民主的道路是不同的。中国的民主道路到底怎样走,从哪里开始,目前还没有定论。
中共党的文件中称:“民主要从党开始”。关于政治民主,本人认为是民主的最高形式。中国目前的民主诉求,还没有条件上升到那么高的层面,而大众渴望的是:
●先把关系到人民大众生存的经济问题民主民主——比如房地产高价问题;
●先把经济热点问题民主民主——比如人民币升值、刺激经济增长问题;
●先把中国经济的症结民主民主——比如垄断、产能过剩问题;
●先把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民主民主——比如工资分配、就业、教育、医疗、户籍问题等等。
民主是有层次的,即大众民主与精英民主。前者是民主的本质,后者是大众民主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的民主替代形式。中国目前还不能实行大众民主,因为没有实行大众民主,已成为中国发展与进步的世界比较优势,是保证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其根本原因有:
●中国需要稳定;
●中国人缺乏民主的修养;
●与民主配套的共和与法制体系还不健全;
●几千年以来中国是个皇权国家,并未经过君权让渡的君宪时代。
本人认为,中国民主首先要在精英层面实现民主,精英民主有学术精英民主与政治精英民主之分。关于政治精英民主,本人不是学政治专业的,也没有研究,也没有看到或学习过《国家管理学》等著作,不能做“无知无畏”的大胆莽汉,但关于学术精英民主倒是略知皮毛。因此,中国目前首要的是在全国首推高校、知识份子学术民主,以学术民主带动全民研究问题的风气,让中国社会充满理性思考。虽然不可能让每一位中国公民都能像学者一样深入思考,但起码能倡导理性、思辨、儒雅之风气。防止非理性的冲动的民主混乱象出现。
同时,通过学术民主,以正目前学术之不端行为,拓宽学术论文发表空间。

王鲁湘
一位电视布道者,从坐而论道转身与公众对话,提升中国电视思想品质与知识视野,他试探出中国文人价值最大化的另一出口。
中国学术精英民主,有两条比较好的大众化平台:一是中央电视台(CCTV);二是互联网。通过大众传媒的学术民主形式,促进学术进步、社会发展。
■中央电视台(CCTV)上的学术精英民主形式:
1、 中央电视台(CCTV)开设经济或民生问题学术论坛节目;
2、 面向全国所有高校、学术机构和学者,展开学术论题简要(摘要)招标,防止北大、清华、人大等学者垄断CCTV经济学术论坛。
3、 中央电视台(CCTV)开设社会热点学术问题争论节目;
4、 学者个人自由申请参与中央电视台(CCTV)开设的社会热点学术争论节目;
5、观众中,应请一些有参与意愿的普通群众义务参加,不要搞虚假的一套,全来真实的,有争论不怕,就怕不讲事实、不讲道理。
■互联网上的学术精英民主形式:
1、互联网分大众网站和学术网站,学术网站发表的规范性论文,新闻出版部门,通过一定程序认定为正式发表,可以作为个人学术成果申报;
2、学术网站,设置“学术论坛”、“学术批判”、“学术评论”三大板块;
3、全国所有高校网站,必须设置开放的“学术论坛”、“学术批判”、“学术评论”等学术性专业学术网络平台,供专业人事充公发表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4、不同学术观点的同一专业高校的学者,通过网络联盟形式,组成学术派别网站,展开全国性学术交流、学术争论与学术批判。
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和中文互联网,要对世界有影响,就必须走民主之路,必须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否则,中国文化就不可能走出国门。
这样,也展示一下中华民族之智慧,中国不是没有民主,中国人也热爱民主,也有自己的民主形式,更重要的是,中国人热爱的是理性民主、儒雅的民主,反对的是感性、莽撞的民主,固执己见的民主。创造中国的民主特色。
本人相信,中国共产党对学术民主,一定不会从中作鲠,一定会大力营造中国学术民主氛围。当然,至于采用何种形式,具体如何操作,完全可以讨论。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有民主传统的。
2010年4月25日星期日
附录:
为了证明中国共产党早就有民主观念、民主意识,特转录在20世纪40年代中共有关民主的言论如下:(转录注:因为中共当时处于非执政地位,其言词并没有考虑自己执政的后路。)
1、党对政府的领导,在形式上不是直接的管辖。党和政府是两种不同的组织系统,党不能对政府下命令。《董必武选集》第54-55页
2、他们(国民党)以为中国实现民主政治,不是今天的事,而是若干年以后的事,他们希望中国人民知识与教育程度提高到欧美资产阶级民主国家那样,再来实现民主政治…正是在民主制度之下更容易教育和训练民众。《新华日报》1939年2月25日
3、民主与不民主的尺度,主要地要看人民的人权、政权、财权及其它自由权利是不是得到切实的保障,不做到这点,根本就谈不到民主…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移之自由权…中国…一向是忠实于它对人民的诺言的,一向是言行一致的,因此它的纲领中的每一条文与每一句语,都是兑现的。我们决不空谈保障人权,而是要尊重人类崇高的感情与向上发展的愿望。《解放日报》1941年5月26日
4、如何使青年的思想和行动能有正当的发展…可分两种,一种是主张思想统制。这就是说,把一定范围以内的思想,灌输给青年,对于这种思想是没有怀疑和选择的余地的。…另一种主张是思想自由。…只有自觉和自愿,才能产生心悦诚服的信仰,和惊天动地的创造活动。一般民众都是如此,青年尤其是这样。如果走相反的道路,则结果都是十分可悲的。有许多事实说明在强迫注入的训练之下,青年感到很大的痛苦…这种办法是必须改正的。我们主张思想应当是自由的。《新华日报》1941年6月2日
5、目前推行民主政治,主要关键在于结束一党治国。…因为此问题一日不解决,则国事势必包揽于一党之手;才智之士,无从引进;良好建议,不能实行。因而所谓民主,无论搬出何种花样,只是空有其名而已。《解放日报》1941年10月28日
6、GCD要夺取政权,要建立GCD的“一党专政”。这是一种恶意的造谣与诬蔑。GCD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政”,但并不要建立GCD的“一党专政”。 《刘少奇选集》上卷第172-177页
7、愚民政策虽然造成了沙漠,却绝难征服民心。《解放日报》1942年4月23日
8、这说明英美在战时也还是尊重人民的言论出版等民主自由的。英美两大民主国家采取这些重大措置,正说明英美两国是尊重和重视…及其它党派,和他们所代表的意见和力量的…同时,(他们)也有一些批评。他的批评对不对,是另外一回事。这种民主团结的精神,是值得赞扬和提倡效法的…全国各党派能够融洽的为共同目标奋斗到底,这是英美的民主精神,也是我国亟应提倡和效法的。《新华日报》1942年8月29日
9、中国要实行民主政治,必须“取资欧美”,但又要避免欧美民主政治的一些流弊,更驾而上之,这正是中山先生的伟大识见。《新华日报》1942年11月12日
10、不论程度之深浅,美国是始终保有一种传统精神的国家,那传统就是民主。《新华日报》1943年4月15日
11、民主颂--献给美国的独立纪念日:从年幼的时候起,我们就觉得美国是个特别可亲的国家。我们相信,这该不单因为她没有强占过中国的土地,她也没对中国发动过侵略性的战争;更基本地说,中国人对美国的好感,是发源于从美国国民性中发散出来的民主的风度,博大的心怀...但是,在这一切之前,之上,美国在民主政治上对落后的中国做了一个示范的先驱,教育了中国人学习华盛顿、学习林肯,学习杰弗逊,使我们懂得了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中国需要大胆、公正、诚实。《新华日报》1943年7月4日
12、法西斯的新闻“理论家”居然公开无耻地鼓吹“一个党、一个领袖、一个报纸”的主张。它们对于“异己”的进步报纸,采取各色各样的限制、吞并和消灭的办法,如检查稿件、任意删削,威胁读者、阻碍推销,派遣特务打入报馆、逐渐攘夺管理权,最后则强迫收买,勒令封闭。《解放日报》1943年9月1日
13、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发展、社会状况等具体条件的不同,他们各自所实行的民主政治,可能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存在着多少差异。但无论如何,它们之间有一个基本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政权为人民所握有,为人民所运用,而且为着人民的幸福和利益而服务。这样的政权必然尊重和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使失掉自由权利的人民重新获得自由权利;没有失掉自.由权利的充分享有自.由权利;特别是言论、出版、机会、结社,这些作为实行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的人民的最低限度的自由权利,是必须切实而充分地加以保障的。《新华日报》1943年9月15日社论
14、国际民主既然与国内民主不可分割,所以要想参加到世界民主国家家庭中去的人们,就无法违反国内民主的原则。《新华日报》1944年1月19日
15、单说英美吧。英美是民主国家。这是人人公认的。英美人民有各种民主权利...为了国际的地位,必须从保障基本的民主权利开步走。恐惧是懦夫,疑虑是自私,反对便是倒行。我们再度呼吁:保障人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新华日报》社论1944年2月1日
16、是要彻底地、充分地、有效地实行普选制,使人民能在实际上,享有“普遍”、“平等”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则必须如中山先生所说,在选举以前,“保障各地方团体及人民有选举之自由,有提出议案及宣传、讨论之自由。“也就是“确定人民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的完全自由权。”否则,所谓选举权,仍不过是纸上的权利罢了。《新华日报》1944年2月2日
17、限制自由、镇压人民,完全是日德意法西斯的一脉真传,无论如何贴金绘彩,也没法让吃过自由果实的人士,尝出一点民主的甜味的。《新华日报》1944年3月5日
18、昨天报载:慕尼黑在上周未暴动,“革命精神炽烈”,这是真的民意了,“纳粹调集坦克出动镇压”。希特勒要有他自己的“民意”,就叫戈林去说话。真的民意出现了,希特勒就派坦克去说话了。《新华日报》1944年3月15日
19、英国人民把言论、集会、身体等自由作为民主政治的基础而加以无比重视,从美国方面也同样表现出来。上引赫尔国务卿自称一生为这目标奋斗力争的正是这个东西。“平等”与“自由”为什幺被民主国家这样重视,重视到认为没有这就无从谈民主政治呢?这是很简单的。国父孙中山先生曾经说:“提倡人民权利,便是公天下的道理。公天下和家天下的道理是相反的;天下为公,人人的权利都是很平的;到了家天下,人人的权利便有不平,…所以对外族打不平,便要提倡民族主义。对于国内打不平,便要提倡民权主义”。英美民主政治所重视的平等,正是这一含义...假如至今英美仍不准人民有平等的权利,那末怎样能够谈得到民主、怎样能够实现民治呢?说到“自由”也是一样,如果连人民言论、集会、身体的自由都不允许,则民治从何谈起?…英国没有成文宪法,但是英国人民有平等有自由,所以虽没有宪法也是民主国家。由此看来,民主政治的主要标志是人民有自由平等的权利…民主的潮流正在汹涌,现在是民权的时代,人民应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和身体的自由是真理,实现民主政治是真理,真理是要胜利的,所以高举民主的大旗奋斗着的世界和中国人民是一定要胜利的。《新华日报》1944年3月30日
20、见民主和言论自由,实在是分不开的。我们应当把民主国先进的好例,作为我们实现民主的榜样。《新华日报》1944年4月19日
21、正如前天座谈会主席左舜生先生说的:“我们不去敦促,自由这一客人是永远不会进我们的门的”!《新华日报》1944年5月16日
22、他们说这一套都是外国人的东西,决不适用于中国…原来,科学为求真理,而真理是不分国界的...现在固然再也没有顽固派用国情特殊,来反对科学--自然科学的真理了。只有在社会现象上,顽固派还在用八十年前顽固派用过的方法来反对真理...民主制度比不民主制度更好,这和机器工业比手工业生产更好一样,在外国如此,在中国也如此。而且也只能有在某国发展起来的民主,却没有只适用于某国的民主。有人说:中国虽然要民主,但中国的民主有点特别,是不给人民以自由的。这种说法的荒谬,也和说太阳历只适用外国、中国人只能用阴历一样。《新华日报》1944年5月17日
23、但是只有建立在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与民主选举政府的基础上面,才是有力的政治。(毛泽东答中外记者团)《解放日报》1944年6月13日
24、七月四日万岁!民主的美国万岁!中国的独立战争和民主运动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新华日报》1944年7月4日
25、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新闻:据说美国在马绍尔战场协助土人实行民主,让他们自己选举行政官。这是很平凡的事:从民主的美国来说,正应当如此。这也是不平凡的事:从不民主或尚未民主的国家来看,觉得新奇、觉得刺耳、觉得不平凡。《新华日报》1944年10月3日
26、现在,假如我们承认战后的世界是一个不可抗而又不可分的民主的世界,那幺要在这个世界里生存,要在这个世界的国际机构里当一个“优秀分子”,第一就是立刻在实践中尊重“新闻自由”这种人民的“不可动摇的权利。”《新华日报》1944年10月9日
27、像林肯总统和罗斯福总统那样的民主的政治生活中产生的领袖,是虽在战时也一点不害怕民主制度的巡行的。他们害怕民主的批评和指责,他们不害怕人民公意的渲泄,他们也不害怕足以影响他们的地位的全民的选举。他们不仅不害怕这些民.主制度,而且他们坚决地维护支持这些民主制度。因此他们才被人民选中了是大家所需要的人。《新华日报》1944年11月15日
28、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而努力,所要的自然是真货,不是代用品。把....化一下妆,当做民主的代用品,方法虽然巧妙,然而和人民的愿望相去十万八千里。中国的人民都在睁着眼看:不要拿民主的代用品来欺骗我们啊! 《新华日报》1945年1月28日
29、这些一切,只有证明全国人民及各民主党派对实施纲领的意见,首先是对人民自由的主张,是切实的,迫切需要实现的,万万“撤销”不得的。《新华日报》1946年1月18日
作者简介:
柴福洪, 男, (1957年5月--), 湖北蕲春人, 经济学硕士,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高职教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研究方向:高职教育、公共经济。
联系方式:电话:0713-8348688 传真:0713-8345265
地 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南湖桃园街109号 邮编:43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