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小学生迷上了“婚外恋”?


 谁让小学生迷上了“婚外恋”?

谢学军是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成员、著名少年文学作家。不久前,他担任一个在汉国际作文竞赛的评审,负责评阅小学六年级的作文。在看过近400 篇小学生作文后,他惊湿了衣衫。一群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在作文竞赛中竞相展示自己的“早熟”。面对命题作文《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这群十二三岁的孩子们大写婚恋、甚至是婚外恋,让身为考官的成年人大跌眼镜。“不得了,这些孩子太早熟了,他们似乎不屑写小孩子的事,专挑大人的隐私写。”谢学军说,不少小学生忘了自己的年龄,用成年人的口吻讲述一个个恋情故事,有的表述相当大胆。(《楚天金报》20100426)

古语云人之初,性本善。按理说,小学生写作文应该是充满童真、童趣并且色彩斑斓的。可小学六年级的大写婚恋、婚外恋的“灰色童谣”又折射出了什么呢?是什么样的原因让当今这些乳臭未干的孩童过早地迷恋上了“婚外恋”甚至成为了“好色之徒”呢?这板子该打谁?

资深评论人乔志峰先生对谢学军的“惊湿衣衫”很是不能理解,他认为小学生写婚外恋不是尴尬而是一种进步,因为它体现了解放思想素质教育。当然,他也认为学生之所以会写出这样的作文,主要还是在于教师的命题有问题。继而将小学的作文教育再次批驳了一番。

正如笔者所料,小学生迷恋婚外恋的问题果然导致了教师和学校的再次的“蒙难”,不少的热血人士也必然会因此而再次问罪于教育的失败。是的,这不是孩子们的错,但这是教育的错误吗?这样的论断公平吗?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吗?没有教育是万万不能的,但教育也不是万能的。面对“52”等于0或小于0的尴尬,学校教育究竟能够发挥多大的能量?当我们陶醉于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时,有没有瞅空去看看那些读书郎们在学习之余还干了些什么?当我们认为把孩子只要交给了学校便万事大吉时,我们可曾想过教育原本就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通力配合呢?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孕育性格,性格决定未来。当下我们的成人世界又给了孩子一些什么呢?儿童作品中不乏 早熟的情节,成人作品里没有婚外恋、婚外情更是不成作品。再加之近些年来傍大款、泡小蜜、包二奶、多角恋、婚外恋、杯水主义盛行,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以及3个小时的婚姻等等现象的频频上演。试想,孩子们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又岂能逃脱“情爱”十足、“性”趣盎然的厄运?

谁都经过孩童时代,孩童时代的无忧无虑与单纯无暇,想来每一个人都难以忘怀。一提到童年,我的耳边就回荡起那稚嫩的童谣和无欲无求的笑声。但时至今天,当我们看到孩子们心灵的白纸已被“污染”的一塌糊涂、孩子们在懵懂与好奇中童心早熟、天性流失,孩子们深陷于的迷途与无视伦理道德的自我作践时,我们不晓得去探讨为何会有这种精神荒诞的肆无忌惮,居然还有人为之大叫其好,曰解放思想素质教育,这难道不是对灵魂的亵渎,不是社会的悲哀所在吗?

是的,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不能拿我们小时候的僵化教条去要求今天的孩子,更不能试图用某些条条框框去束缚孩子的思想;我也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应该让学生具有张扬的个性。但这就是纵容小学生婚外恋的理由吗?初生牛犊不畏虎,但它也很可能被老虎给吃掉。有时候,过度的爱护也是一种伤害。所以我们不能因为某些个别的原因,就对这些本不该发生的事情放之任之,那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态度。社会的飞速发展,已经让这个时代的孩子们心理成熟度与年龄的成长不成正比,到了一定的阶段,没有人会限制孩子们的自由发展,但至少现在还不行。他们还小,我们不能使之误入歧途。

马克思说过环境创造人。小学生的另类作文来源的是社会现实,小学生的雷人描写映照的是成人的世界。纠正小学生的意识问题应当正本清源,不仅需要教育的正确引导,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营建一个真正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教育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因此,净化社会环境,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空间,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否则,祖国的花朵就会在热衷于婚外恋的“性”趣盎然中荒废了学业,虚掷了宝贵的光阴,继而成为民族精神弘扬和民族崛起的最大障碍!!!

(李吉明2010426日于河南新乡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