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


    上海世博会又一次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从下个月起,直至10份,在中国大地上将再次上演一场如北京奥运般气势恢宏,人气爆棚的举世盛会。然而在中国西部的另一厢,玉树人民正在接受来自政府仁慈的各种救助,有官员透露计划5年内重建玉树。也就是说到五年之后这些在地震中饱受摧残的屁民才能再次回到温暖的家中。他们大概会没有观看这场盛会的雅兴和荣幸了。
    北京奥运结束了,伟大祖国斥巨资建造的浩大工程,除了稀稀拉拉的官方直接或间接偶尔用用外,基本上是一个陈设品。世博会对外界公布的花销是160亿人民币,但是加上帮助外国建展馆据《中国经济日报》的报导,包括基建、铁路和机场大楼的建设费用,真正的成本可能超过4,000亿人民币,或58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17,000民众的搬迁费用。

    世博会总干事洪浩(Hong Hao)则表示,“我们从未停止过学习北京奥运会。”
    
    有官方承认,人们日常根本没有参观的兴趣,奥运场馆门可罗雀,世博会场馆的未来命运可想而知。“ 总得说来,那些场地一度用来供中国旅客参观,成为让人们重温曾经辉煌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那就是说,后期只要它一息尚存,我们这些纳税人即使不去,也是在间接维护这些陈列品。

    韩寒在去年11月应邀世博论坛时说,上海的快速城市化将“让生活变得更糟糕”后,他的现场直播迅速被切断。

    随着世博会成为新的爱国情操教育场和当局的严格媒体控制,任何批评声音显得罕见,基本上仅见于互联网上的匿名帖子。

    在一个颇受欢迎的上海论坛网站,网民质疑在世界博览会上巨额花费是否值得。如网民Cfxianggang表示,“我只是想知道他们为什么把这么多的资源投入到世博会。这会给这个国家带来什么好处呢?”

    另一网民名叫易涛(Yi Tao)的网民则回答说:“所有这些都是门面。任何其他国家都不会像中国这样把这么多的资源投入到门面工程中。但是即使这样做,中国仍会将被视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上海从北京奥运学到的另一招就是安全。在上海地铁,酒店的大堂上都被架设了很多金属探测器。首次在奥运会中得到使用的一个特殊装置,在上海也被广泛用于探测行李中是否有爆炸物和其它违禁物品。风筝和气球被禁止出现在博览会附近。当局也在招募志愿者监控任何可能的麻烦制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