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爹你妈没问题,首先还是要感谢国家。”昨日上午,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参加全国政协体育界别分组讨论,谈起有运动员夺冠后感谢父母,于再清说:“小孩儿有些心里话没有表述出来”,运动员得奖感言“说孝敬父母感谢父母都对,心里面也要有国家,要把国家放在前面,别光说父母就完了,这个要把它提出来。”他表示,要加强对运动员的德育。
此前,周洋在冬奥会上夺冠后说“让我爸我妈生活得更好一点”,感动了很多人。(3月8日《中国新闻网》)
一大早在《腾讯网》上看到这个新闻标题后,就知道这位副局长大人要挨骂了。因为于再清的这段话,仿佛又把我们拉回到了30多年前那个“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的荒唐年代。中午看看网友就该新闻发表的评论,于再清现在一定是后悔莫及了。
于再清批评周洋之所以会挨骂,我以为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爱父母的人才会爱国家,周洋表述不落俗套,不但不应受到批评,还特别值得称赞。中国一段时间的“极左”宣传,在“于再清们”的脑海中已经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过去中国人取得了任何成绩,首先都要“归功于党,归功于国家”,还要感谢组织、感谢领导,而闭口不谈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谈自己的艰苦努力,这实际上是极为虚伪的,没有几个人内心真是这些想的。一个不懂得感恩父母的人,绝对不可能感恩社会、感恩国家。
周洋如此感恩,是一个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下却十分懂事的孩子真情的表达。可周洋如此感恩,不仅彻底颠覆了“于再清们”的习惯思维,更是让作为主管官员的于再清失落。因为体育冠军感谢国家的背后,其载体又会很自然地落到国家体育总局身上,而于再清作为国家体育总局的副局长,又会理直气壮地接受冠军的感谢。于再清此次未能收获到感谢,因此不满而批评周洋,实属不该。
其次,周洋如此表达其实很恰当,没有什么可供指责的。周洋作为一名年轻运动员,并没有和媒体打交道的经验,更没有官场上“于再清们”的那种圆滑,那样善于虚情假意的表达,如此发自内心的表白,正是一个年轻人最为宝贵的品德,于再清的批评,其实是对“诚实”的批判。于再清就此时而声言“要加强对运动员的德育”,其实就是希望提高运动员们说假话的能力。
再次,在公开场合严厉批评一个孩子,过于残酷。于再清作为年过半百的人,自家孩子应该比周洋还大,将心比心,你愿意在公开场合下如此批评自己的孩子吗?作为担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的领导,在如此正式场合下,对一个孩子、一个被管理对象提出如此严厉的批评,实在是过于残酷,很不恰当。
最后,体育总局应该反过来感谢周洋。作为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于再清更应该反思,在去温哥华之前,周洋每月工资只有500元,是否太少了点?国家每年给体育总局的投资,都弄哪里去了?周洋以极低的待遇却能为国拿金牌,为国际体育总局脸上贴金,国家体总应该感谢她才对呢。
于再清说出如此不合时宜的话,挨骂实属活该;而于再清拥有如此落后的思维,却领导着国家体育总局,还能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就让我们看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