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是炒心态,是个伪命题!


炒股就是炒心态

  □南京 刘雨田

  这个题目是从我的两位朋友炒股成败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

  一朋友炒股有较强的风险意识。退休后,他只是将闲钱中的一小部分投入股市,权将炒股当娱乐,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因此,他既不会对所选定个股的股价波动那么在意,也感到没有必要天天看股市行情,只是在大盘大起大落时视其所持个股的走势采取相应的操作对策:大涨即抛,大跌就吃。逢低吸纳后,一发现股价大幅拉升就果断出货。平时并不常看盘,该干啥就干啥。

  此公炒股心态淡定从容,不以涨喜,不以跌悲。股价涨了,赚了点小钱就心满意足,即使抛出后,股票价格呼呼上涨也不会因少赚些钱而懊悔;股价跌了,赔了点小钱心里也坦然,反正赔的只是闲钱而已,无所谓,权当花钱买教训。说来也挺有意思,他用闲钱炒股,持有好心态,没有一点心理压力,炒起股来既不贪也不怕,反而炒出了“股市的赚钱效应”,从5万元起步,炒了一年多竟将其资产炒到了16万元。

  另一朋友炒股则不同,总以为炒股就能赚钱,一开户就将其所有积蓄10万元全都砸进股市,看到自己买的两只股票能赚钱也舍不得抛,反而恨自己投入股市的钱太少。于是,在“炒股能赚大钱”的利益诱使下,他竟向亲友借了10万元,盲目加大持仓规模。但由于其心态浮躁,盼涨心切,巴不得今天吃进,明天就涨停,立竿见影地大赚一把,所以热衷于追涨杀跌,频繁操作,一年多来,不仅未圆其“炒股发财”梦,反而亏损了近15万元。

  两种炒股心态,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这两个案例告诉我们:炒股的过程,说白了,就是炒自己的心态,是战胜自我的过程。谁心态好,耐得住寂寞,谁就能经得起庄家洗筹的折磨,就能识破狡猾的庄家所玩弄的种种花招,在与庄家斗智、斗勇的过程中稳操胜券;谁心态不好,急功近利,患得患失,炒起股来既贪又怕,既耐不住寂寞又经不起庄家打压、洗盘的折磨,谁就有可能被精明的庄家所施放的种种烟幕所迷惑,最终在股海博弈中“败走麦城”。

以上是相关媒体报道,这样的故事大多是杜撰的!

无论技术分析还是基本面分析,都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为有这样那样的不确定性,所以不管是买入持有的信心还是卖出后的观望都显得那么无助和无奈。试想如果你有确切的“内幕消息”,一切就显得简单多了!

所以炒股不是炒心态,而是炒信息。但是,这些信息作为普通散户又无法获得,如何办?

战略思考:

三点忠告:首先,拥有良好的投资动机和心态是股票投资的首要前提;其次,股市大门永远敞开,如果你没有准备好或者对自身的投资心理特质不了解,请不要盲目入市;再次,对已经投身股市的广大散户朋友来说,既要冷静、谨慎地面对牛市,又要充满信心、乐观地战胜熊市。

其实,很多人是不适合炒股的。只有那些专业股民才能在股市里生存和发展。

战术思考:

首先是量化投资目标。比如:“5年内增值到100万元,年均增长12%”等就属于量化目标。量化目标可以使注意力集中在长期和远大的场景,而不是眼前的短期波动;其次,量化择股标准。有一套数量化择股标准可以使你避免情绪、谣言和故事等的干扰,即在买入一只股票前,把该股票的特点和量化的择股标准对照,如果不符合标准,就应该拒绝买入。量化的标准可以使投资者有效地避免投资情绪的影响;第三是分散投资。一般来说,15只来源于不同行业的股票就可以拥有不错的分散投资效果。不要购买你所供职公司的股票,因为你已经将你的人力资本投入到了你所供职公司。但要买点债券。记住,分散投资是抵御不良投资情绪的有效防火墙。

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适应它,还是要比别人多付出和多努力,力争成为专业的投资者。否则还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