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变暖的罪魁祸首是“建筑物"


             地球变暖的罪魁祸首是建筑物"

                        丁民修

   造成地球变暖定义是什么,人们都回答“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这种回答只答对了一半,而造成地球变暖另一罪魁祸首是建筑物"。所以地球变暖定义是:建筑物温室气体

建筑物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于发展中国家的掘起,建筑业工业也随着篷勃发展起来,而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四次波动,总的看气温为上升趋势。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我们以1980年以前为地球承载建筑物能力为标准,也是地球承载建筑物的极限,人类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30、建筑物在全球的发展是1980年以前的多少倍呢?是1020倍还是30倍呢(其中包括公路高速公路及铁路),从这里可以看出建筑物的发展与地球变暖有一定的关系,建筑物占土地的面积越大、土地上的树和草就减少,建筑物就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善良的人们及科学家们在看一下地球,今天它的最大变化是什么---建筑物、公路、铁路建筑物是人类生活起居、生产工作的必需地方无可厚非,但建筑物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地下水枯竭,地下水枯竭后果是生态使去平衡,产生的灾害就是天旱,我早在2006.1.18日发表过倡议书——让建筑滋润土地,这片文章06年发表在人民网环境绿色沙龙上至今还在,http://env.people.com.cn/GB/35525/4039562.html文章中提出遏制地球干旱的新概念建筑物地下滋润土地供水系统。地球变暖的明显变化就是天旱并且还有洪涝灾害、地震,有于地球上的建筑物越来越多,天下的雨再也无法滋潤土地,所以地球就生病,那么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及专业研究生态的科学家怎么没有发现、造成地球变暖主要因素不但是温室气体更重要的是建筑物。下面给生态科学家举个例:

前几年在协和医学论坛上有一病例,7岁的小男孩70%身上没有毛和汗腺,70%的皮、是天生,他从小就易感冒发烧,并还有一大特点是他喝入体内的水同排出的尿要相等,为什么呢?他70%身上没有毛和汗腺,从这里看出人的皮毛汗腺不但是调节人身温度,还有排汗功能,还有人看不见感觉不到的排湿气功能。当人体70%没有毛和汗腺时他冷热都会感冒发烧生病。那么这个案例与地球什么关系呢?地球与人是没有可比性,但人要有悟性,假如我们把地上的树、草看做是人的皮毛汗腺它又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

地面上的树和草功能是:天下的雨通过树和草滋润土地使地下水与地面保持平衡,而树和草在滋润土地的同时,它同时也吸收着大地的水份及养份而成长,更大的功能是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气,还有是人感觉不到的排放湿气

树和草的做用是:调节生态平衡,所以人要爱护地球就要珍惜一草一木。从这里可以领悟到人的皮毛汗腺调节人身温度,排汗功能,还有人看不见感觉不到的排湿气功能与地面上的树和草功能是相同的

南极、北极的功能:它就是一台排水机,南北两极冰山的排水是靠温度来控制,1980年以前大自然能准确的温度来控制南北两极冰山融化量。

南北两极冰山做用是:冰山融化的水是补充五大洋太阳日晒的消耗水,南北两极冰山的体积、重量与五大洋的体积、重量成正比,两者的不足是靠老天爷爷下雨下雪来补充的。所以五大洋水总重量在大自然南北两极冰山的珂护下永远保持这个重量地球就平安无事。从这里可以看出,当建筑物超过了地球承载能力,说白了就是建筑物占有的土地(树和草)面积太大了,使生态失去平衡,造成天旱、洪涝、地震、冰山融化。

   人类大量开发建筑物就占有了树和草生存地方造成地球生病,发生干旱洪涝,那么建筑物就直接影响地球变暖,0511月左右我做过地面上的温度测试。1)在太阳下、草地里的温度37度,2)在太阳下、地面上温度44度,3)在太阳下、水泥地上温度47度,4)在太阳下、铁板上温度48度,5)在太阳下、空中的温度39度,6)在太阳下、阴凉空中温度38度,7)在太阳下、白小车顶部44度。从这个测试可以看出草地的温度与地面的温度是7度之差,与水泥地是10度之差,所以一个城市的建筑表面积给城市的上升温度起着很大做用,以上测试结果还不证明建筑物给地球带来变暖吗?当前人类还在亳无忌旦开发建筑物,使地球表面温度上升、它直接影响冰川化,海洋下面的地壳承受能力是有极限的,一旦大量冰水流入海洋,地壳承受不住海水的压力、地壳就变动,毁灭人类大事件可能发生,它不能用地震这一词来表示,在加上各国储备的原子弹、氰弹、炸彈等等在高温下自然爆炸、那么地球也就爆炸了,可怕!可怕!!!真可怕!!!!!所以当大自然赋予给人的功能是有限的时候,同理大自然赋予地球的功能也是有限的,海洋不能无限的装水、它有极限!当生态科学家及保护环境人士明白这个道理后,那么我提倡建筑物地下滋润土地供水系统是科学的,它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地下水,建筑物把大地盖住了、天下的雨无法滋潤这块土地,我们把建筑物设计上地下供水系统滋润这块土地地下供水系统人工天天滋润这块土地、地下水慢慢的就恢复到1980年以前的水平。当建筑物占用树和草时我们采用了地下供水系统还是控制不了地球变暖,那么建筑物屋顶就采用屋顶绿化!

屋顶绿化

屋顶绿化的功能:1、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气,2排放湿气,3生态平衡,4减少热岛效应,5,调节地球变暖6、吸入(收集)空气中的顆粒

屋顶绿化的作用:1、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吸收厂,2、世界最大的绿色氧气加工厂,3、全球95%屋顶绿化地球没有干旱,4、屋顶绿化它能保护南北两极冰山融化量(排水量),使五大洋的海平面与大地保持平衡,5預防疾病

造成地球变暖评估、建筑物与二氧化碳排放量

   我认为造成地球变暖原因是、建筑物占60---70%二氧化碳排放量30---40,专家们可以回忆一下,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发这国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是一个很大的量,为什么对地球变暖没有影响,而后30年就是因各国的发展二氧化碳排放大就造成地球变暖吗?我认为30年的周期太短,二氧化碳是气体它本身没有温度,比如专家所指出的"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我质疑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是否科学,高度透过性是怎样测出来的。而温室效应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怎样测出来的,两个指标太阳辐射透过性长波辐射吸收性是在试验室()得出的结论吗?这个结论与太阳、大气层、地球关系之间无有可比性,所以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证据不足,从现实的地球变暖推理出温室效应是不科学的。下面在给生态科学家举个现实例子:

中国西部特大干旱谁之过、西南部特大干旱之迷

   首先断定中国西部特大干旱是亚洲地区人口稠密、高速发展建筑物及工业、公路、铁路、大量的土地(树、草)被占用,造成生态失去平衡使中国西部发生特大干旱

解开这个迷我们从南亚、东南亚、东亚地理人口谈起,

1)人口:稠密在沿海一带

1)      中国                    China                  13.1180

21)     朝鲜                    North Korea            0.2257

13)     韩国                    South Korea            0.4842

2)      印度                    India                   11.0981

5)      孟加拉                  Bangladesh             1.4435

15)     尼泊尔                  Nepal                   0.2766

49)     不丹                    Bhutan                 0.0065

12)     缅甸                    Myanmar               0.5096

11)     泰国                    Thailand                0.6472

8)      越南                   Vietnam                0.8411

32)     老挝                   Laos                   0.0577

26)     柬蒲寨                 Cambodia              0.1435

国家    12        2006年亚洲人口排名  合计            28.8481亿

红色    东亚3                人口                   13.8279

黄色    南亚4国                人口                   12.8247

黑色    东南亚5国              人口                   2.1955

造成中国西部特大干旱与中国大陆联接的国家有12个,人口2006年统计28.8481亿,而人群居住地很有特点,中国东部沿海是城市人口密集地方,占全国人口50--60%,而南亚印度、孟加拉的沿海城市也是人口密集、占人口60%以上,东南亚4国沿海城市同样是人口密集地方,占人口60%上。我们从中国的海参崴沿着海岸线到印度的古杰拉特,这9个国家60%的人口居住在海岸线上。也就是说18亿人居住在海岸线上。证据;有亚洲人口分布图作证。如图所示:

2)地理环境:

亚洲沿海区域是各国发展经济最佳地方,环境优越交通方便,这也是造成沿海城市人口稠密原因之一。

3)沿海城市人口稠密高速发展给生态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任何城市的发展在大都凸显出建筑物,比如工业在先进也是有建筑物,我们按1980年以前为地球承载建筑物能力为标准,那么在以后的30年里亚洲沿海城市建筑物占地表面积是1980的多少倍,所以今天的中国西部特大干旱是亚洲沿海城市建筑物过多造成的。讲个科学小常识,雨是怎样来到陆地上:

   当看亚洲人口分布图时就看到太平洋,印度洋,太阳公公照射着海洋就产生蒸汽,蒸汽就往陆地流,海洋的蒸汽流到沿海陆地时大地是干燥的,所以海洋蒸汽就向沿海地面流,当流到一定成度时就碰到地面上树和草发出的湿气,二气合一、形成暖气流,当暖气流碰到冷空气时天就下雨了。雨就是这样来到陆地上!今天的情况是:当海洋的蒸汽流到沿海陆地时、它在也碰不到树和草发出的湿气形成不了暖气流,生长树和草的地方被建筑物占用了,而建筑物的表面温度要比草地的温度高10度,它吸收海洋蒸汽,所以建筑物"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所以中国西部特大干旱不是人祸更不是天灾、是我们亚洲在发展经济同时没有认识到建筑物能破坏生态环境,形成了中国西部特大干旱。

中国西部特大干旱给地球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中国西部特大干旱给全球生态专家敲响了警钟。大地是人类的母亲,冰川就是大地母亲给我们人类的乳汁,冰川的乳汁是靠大自然的温度来控制,而中国西部特大干旱加速陆地冰川融化量、因干旱的面积太大,那么南极北极冰山融化量也会受到影响,这也证明建筑物破坏生态能力是无法估量。

怎样控制地球变暖

   当人类了解地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建筑物的时候,我们应该关注"屋頂綠化--屋下滋潤土地渗(供)水系統",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建筑物,但建筑物的发展不是一天二天一年二年就不发展了,而是永运发展下去,树和草的空间越来越少,地球怎么不变暖呢,当我们在盖房子(楼)时、房下我们设计上滋潤土地渗(供)水系統,让水每天都滋潤着这块土地,我们在把房顶绿化、从良心上讲我们对的起天对的起地,地球还会变暖吗,我总觉着地球有灵性,只要我们人类保护地球,爱护地上的一草一木,自然灾害会越来越少!

我的期盼

   地球变暖定义是:建筑物温室气体。大量的建筑物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造成地球变暖是一个新课题,请各国的生态、环境科学家关注这一课题,并且诚恳的请各国的生态、环境科学家评估"屋頂綠化--屋下滋潤土地渗(供)水系統"两项工程。

参考资料;

倡议书——让建筑滋润土地http://env.people.com.cn/GB/35525/4039562.html

天气变暖--生态环境与屋頂綠化--屋下滋潤土地渗(供)水系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25b890100e4di.html

2010.4.28日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