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杀贪官的童言无忌与教育初衷相背
---南平血案后的童言无忌联想
童言题目:你要真忍不住仇恨,你就去杀那些贪官!
据报载,3。23南平血案后的28日,南平市下辖的建阳市求知园作文班布置一篇特殊作文,题目是———“选择给郑民生或受难者家长或受害小伙伴写一封信”,可以写感想……
这些小学生,用他们童眼观察认知世界,一位张姓小朋友在自己的作文中这样写道,“我看着那些无辜的小伙伴受到伤害,我就想把你(指凶犯郑民生)碎尸万段,还想把你放进搅拌机里把你搅拌了……”,更有一位杨姓小朋友的作文让人瞠目结舌,“罪恶流过了你的心涧,冲动是你的弱点,相信你杀了8个学生,现在一定非常的后悔……要是你小时候被人连捅三刀,你的父母会怎样呢?在那短短的55秒内,你杀了多少洁白善良的心,你要真忍不住仇恨,你就去杀那些贪官,你怎能杀掉这么多可爱的孩子……”。
孩子们是少有假话连篇的,这 也常说的童言无忌。没有大人的诸多顾忌,大胆写下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是,我想不通的是身为教育者,却在鼓励孩子发泄这样的仇恨,事后还自鸣得意,这实在让人有些毛骨悚然。
与其巧合的是,去年9月2日,网上有段视频,记者采访广州一所小学开学日时拍的,当记者问一年级的小学生们,长大后想干什么的时候,一位6岁的小女孩干脆简明扼要回答说,长大后想做贪官!
于是,一时间在全国,引起社会上巨大反响与广泛关注。
“长大后想做贪官”与“你要真忍不住仇恨,你就去杀那些贪官”,是半年来快速变化的童言无忌!
“长大后想做贪官”与“你要真忍不住仇恨,你就去杀那些贪官”,是半年来快速变化的童言无忌!
同样是孩子,同样童言无忌,同样针对贪官,但是从想做贪官到想杀贪官,的确说明儿童看法的一种变化,却反映出的社会巨大的问题,得到的是惊人相似的结果!
近段来,震撼的事儿实在太多。如福州市金砂小学3。11宣传栏倾覆造成学生5死2伤的警告,才在耳边响起;又见南平市实验小学3。23郑民生杀人8死5伤血案,历历在目;才闻山西“疫苗门”,引起近百人儿童致死致残;又闻报江苏的“疫苗门”,流向22个省份危害人数达100多万之众;刚刚听到山西王家岭矿难,是153人,还是260人的争执声;又闻到河南伊川矿难,还有32人被困,紧接着报道黑龙江七台河发生矿难……
在频发的种种灾难当中,最不可原谅的,是人祸、官祸,这极度让人揪心,一次次地刺激人们的心灵!腐败,已经给整个社会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深刻地影响到社会的男女老少每一个人,当然小孩子也无法置之度外。
至于,我们今天孩子教育,尚津津乐道报复式的杀贪官教育,的确是少了人性的教育。社会需要正义,教育,要鼓励孩子诚实正直、嫉恶如仇;教育,要告诉孩子规避危险、安全防卫。但是,教育,不能鼓励孩子用更凶残方式,来实施报复!
可以断言,官场贪腐现象将永远存在,如果让孩子接受“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为正道的话,如果给孩子灌输是“贪官可人人得而诛之”的思想,这会让我们社会,背离建设民主法治社会更遥远!
吴非老师说过,“学生年纪小,他们未必能像我们一样接受种种残酷的现实,在这样的年纪,要给他们的心灵多种几粒善良的种子。在以后的岁月中,当他们回望童年、少年时代,他们就会对人世间充满感激,并可能把善良和爱传播给更多的人!”
我们教育的旗帜,应该是洁白的,那就是善良、仁慈和友爱的象征。这就是在世界上空,飘扬着一面巨大、洁白、一尘不染的旗帜!
教育者,不应只成为现实应试教育的名师,应当成为孩子心目中,真正的、善良的、仁慈的师长。
“你要真忍不住仇恨,你就去杀那些贪官”,是童言无忌的震撼,才是值得全社会警醒!
林国奋写于2010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