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明点
疏导社会迁怒,刻不容缓!接连两天校园胡乱砍杀的新闻很震撼,从福建南平、广东雷州到江苏泰兴,传来一个信号,当心理怨气积累到一定时候,欠缺道德教育的人就会理智上失控,迁怒于社会,向无辜的人报复来寻求平衡。殊不知用这样的方法去寻求公平,简直是南辕北辙。我们发现,大多恶性膨胀都来自于迁怒,而迁怒又来自于心性的迷失,思维的无序,而思维的无序又恰恰来自于对零这个概念的误解。
人们总是在为最想做的事情而反复做准备,事情不成则怪条件不成熟,把一些偶然原因,当成是阻碍自己目标实现的总根源,临了忙到最后,发现连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也不知道了,据说这叫倒行逆施。其误区思路是,我要吃饭,必须要有碗,要有碗必须要有瓷土,要有瓷土必须要有基地,要有基地必要要有基地的基地……。这种倒行逆施思维的人,最容易迁怒,常把某一个条件障碍视为悲剧的全部原因。其实那些原因并不是真的总障碍,我们难道就不能径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吗?手抓饭不可以吗?当一些装饰条件不成熟时,是可以直奔主题做事的。
等哪天我们做事情不认为是为啥啥啥在做准备了,而是在做直接指向最高目标的事情时,我们就舒坦了,其实做每一件事情,自己舒坦,人家也会舒坦。选择报复泄愤谁也不好受。因此对这几起校园砍杀事件,我们有责任要对整个社会进行心理疗伤。全社会要冷静,要明白一马归一马,不要一有不如意的事情,就选择同归于尽和残酷打压。下面我们就来尝试下寻找真正的自我,即我们的思想最终去处究竟在哪里,不要被附带条件所迷惑。先说说我自己。
通常我一安静下来,最容易联想到的画面是什么,是一点亮光,我不知道别人心理是怎么想的,我总想到那点亮光,那一丝极细极细的亮光,能量极其强大,我是相信有超光速的,每秒30万公里的光速仅仅是人类视觉感官的极限速度,在心灵感官那里还远远算不上。一切外在条件都不能阻挡心性的自由。法律不是报复机制,法律惩治是一种救赎,否则法律的正当性就失去了,和胡乱砍杀者没有什么两样。当我在感受这一点亮光,这一点真性的时候,我明白了,真正的成功,外界无法帮助你,外界也无法绑架你,报复社会,与感恩社会,皆源于一种依赖心理,都必然会产生孤独和恐惧,迷失了独立而不改的自性。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相同的心理感受,心一旦沉静到极限速度中去时,是不愿意出来的,我终于相信荣华富贵为什么请不动那些隐士的道理了。写到这里有朋友叫我去看样东西,我说是什么东西,结果没有后文,于是我就没有去看,想到那些传销者就是这样邀请人的,他们喜欢说你去了就知道。据说那位校园砍杀者就曾经搞过传销,被传销思想洗脑过。他们以为可以无限吃下线的思想真的能获大利,不明白在时空有限的前提下,所谓的无限下线,其实是极其有限的,可痴迷者一旦把有限的东西当成无限来膜拜,可怕的魔性就产生了,就会用局部来绑架整体。那些不能冲破零性结界的人,在空间上不开放,容易卷入家族仇杀、朋党仇杀、民族仇杀中;在时间上也不开放,这就注定没有未来,才会肆意虐杀柔弱的生命,一个不相信生前有生命,死后有生命的人,是不会彻底懂得尊重父母爱惜子女的。
人心是贯穿不同生命形式的中轴,那是思想的源头,可见未经思想实践过就去悍然发动行为实践的,是多么的没有意义,因为那样无法摆脱生命的轮回,永远走不出迷宫,就如同未经情感的婚姻一样有多么的野蛮,哪能实践先行呢?当思想与实践合二为一了,才可进行行为实践。我知道很多所谓改变并不算是改变,不过是一种轮回,那种改变并非真的改变。我喜欢先讨论思维规律,只有这个思维方式契合到心性中去了,人与人之间才会有美好的合作,才能走出迷宫。最近在忙着做四本刊物的编辑出版,需要寻找同行者,但我深深知道若求同行必先求同道,否则将会不断地犯同样的错误,在原地兜圈子。 以戒为师
一个人应该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判断是否有成就不是看他可以做到什么,而是可以不去做什么。阿难问,佛祖圆寂后,应该师从什么,佛祖说以戒为师。而其中不犯杀戒,为戒律之首。
戒律是什么,就是禁区,禁果真的是分外甜吗?原来禁果相当于打开了一个子目录,那是丢了西瓜拣了芝麻。西方的分析哲学,是喜欢这样研究的,但还是同偷吃禁果有所不同,分析哲学的解剖不能说是因小失大,而是有点象刨丁解牛,懂得各归其位,相当于进入到子目录中去卧底。因为人家毕竟做了封闭工作。东方和谐哲学,是跳出圈外进行宏观调空,是封闭地界,西方分析哲学,是潜入圈内进行微观调空,是封闭天界。两种方法殊途同归。
可见禁果是踩在脚下的土地,它是用来踩的,而不是用来吃的;那顶在头上的天空,是用来顶的,而不是用来吃的。两者都设置了禁区,前者可见圆圈越大,圈外的自由越大,如果你偷吃了这个禁果,你就缩小了这个圆圈,你圈外的自由就相对缩小了;后者圆圈越小,圈内的精准度就越高,就越深刻,如果偷吃了禁果,就模糊了精确。
如果你违戒了,劝你守戒的人是不会惩罚你的,惩罚你的人是你的追随者,你的导师偶儿会代替你的追随者小罚你一下。戒律不是剥夺你做什么,是你自愿的选择,守戒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如果不开心,又何必守戒呢,戒是一种“洁癖”,是不让污浊的东西靠近你。人活在干净的世界里当然快乐。法律不是对人落井下石,法律是一种疗救行为,杀人者都有自杀倾向,同样是被拯救对象,彻底疏导社会迁怒的唯一方法,就是奉劝众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公民社会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懂得自觉持戒。南平校园杀人者据说其动机,是通过报复社会,让全社会的关注专移到他痛恨的人身上,居然使用这样混乱的逻辑。完全不明白戒律的意义是什么,不明白冤有头债有主的道理,缺乏对人性的终极思考。 0就是灵
一般来说,戒律不是崇尚成功的,戒律是崇尚不成功的,你不去做就是守戒了,忍不住做了叫破戒了。
也就是说很有钱的人不是一种真正的成功,无须花钱也无须赚钱的人才是一种真正的成功。但人又不能脱离钱来钱去的空间,人要踩在钱来钱去的乾坤圈上,象小哪咤那样,才有无限自由。所以人还是要同钱打交道的,不在乎多,只在乎平衡,如果钱来钱去平衡了,你就是最富有的人。
不吸毒的人就比吸毒的人成功,可见成功是不可量化的,一个没吸毒的人有数据吗?可描述吗?不可描述,反而吸毒的人是可描述的,可数字化的。可见我们的价值观是恰恰颠倒了,我们所推崇的东西恰恰是不值得推崇的存在。无是比有更大的一种境界,理解无的人是至少理解有的人,而只理解有的人,对无很是陌生。零与无穷大是紧密相联的,这个世界上负无穷大,正无穷大,零,很可能是相同的存在。我们的数学是怎么定义零的呢?相同的东西进行相减就是零。可是这与我们的常识不符。
当我们把杯子里的水掏空的时候,发现杯子里装满了空气,可见相同的东西相减后,等于另一种存在,零和零是不可以简单划上等号,每一次数学危机都是错误地理解了零。自己与自己重复相加会出现无穷大,自己与自己重复相减出现的是零。其实零不是一个静止的感念,它与无穷大的意思是相同的。我们因为懒惰的缘故,从来没有认真地去感受零,也没有勇气去感受无穷大,我们总是自以为是地去认为零就是那样,无穷大就是那样。
可有些数学家就不这样,他们演绎数学公式,发现零和无穷大时,大胆推测,宇宙存在黑洞与奇点,我们最不该蔑视的就是零,最应该勇敢面对的就是无穷大。在易经里,坤是有,代表阴性,乾是无,代表阳性,你看有字,十月,是指女人的十月怀胎,而无字呢,繁体字也有这样的无,代表天之外,与丈夫的夫构造相似,古圣人已经给我们设置好了价值判断的标杆,天尊地卑,我们才不会茫然而不知所措。
这个世界上,我比较欣赏,最贪婪的人,和最无私的人,因为最贪婪,说明他在追随无穷大,他不会顽固执著,贪婪者可恶,是因为贪婪者不够贪,欲望不能提升。最无私的人呢,把自己融入进了无穷大,永不停留,无私者也有很烦的一面,没有继续无私,这是及其可怕的。当我们不再误解零的时候,我们的心性就洒脱了,就会有更多的博爱与宽容。
零原来是灵,零是最有灵气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