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第三方支付将纳入央行监管体系,并将发放电子支付牌照;
将要正式公布的文件包括《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及相关问答。前者俗称清算细则,是管理电子支付公司的最关键条款,也是保障每一位网上消费者的最基础规定。在此之前,每一笔通过互联网的支付行为并没有明确的法律保障。
为了保障交易安全,《管理办法》对从业者的资质提出了严苛的要求,比如电子支付公司外资比例不得超过49%,注册资本金必须达到1亿元人民币,支付公司资金必须委托银行托管等。《管理办法》最突出的特点是控制网上支付的风险,它要求支付公司必须设立风险管理部门和核规部门。
2,央行打造超级网银,剑指所有网上支付交易公司;
央行着力构建的第二代支付系统的“先行军”—网银互联应用系统可能于今年8月上线运行,目前,十多家试点商业银行正进行接入系统开发。该系统上线后,各家银行网上银行存在的“互联互不通”现象将不复存在。
这个系统据称能为个人和单位用户提供跨行实时的资金汇划、跨行账户和账务查询,以及当下支付系统所无法实现的跨行扣款、第三方支付、第三方预授权等业务功能。
央行这一计划也许可以打破各银行间的壁垒,但除了增强银行的网上银行服务的便利性外,它很可能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压制支付宝这类日趋强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调查显示,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去年交易规模接近6000亿元,两年内有望突破万亿。第三方支付平台采取的是中间账户形式。以支付宝为例,用户先把资金划到支付宝账号里,再用支付宝的余额来进行支付。在方便网上交易,增强安全性的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带来了沉淀资金、洗钱、套现、冲击实体货币等的问题。
从央行对网络金融监管的最新态势来看,监管层对网络金融体系冲击现实金融体系的担忧越来越大,对网络金融的管制也越来越强—不给非金融企业牌照,不允许与商业银行抢生意,中国整个网络金融的创新空间也越来越狭窄。
央行的新政无疑给国内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当头一棒,包括支付宝在内的第三方平台仍未获得相关牌照,支付宝恐怕将被暂停接入网银互联系统。前不久央行支付结算司的负责人曾明确表态:“不可能授权非金融企业直接从事支付业务。”
据统计,目前支付宝的用户数已经突破3亿。 2009年淘宝网的交易额超过2000亿元,占国内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近2%。加上淘宝之外的庞大交易量,担保交易模式直接拉动的消费额占国内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已经达到3%左右。
马云此前说过,“可以把支付宝随时献给国家”。现在面临身份定位的尴尬以及央行超级网银的冲击和排斥,第三方支付已经到了一个生存发展的转折点,看来支付宝被献出的时刻已经快到了。
此时输血意义何在?
1,确立一个已存在的事实,无论央行如何打算和计划,都不得不将支付宝的意见纳入其中,否则,将会出现严重的电子商务交易倒退情况,支付宝在近10多年,为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创造了一个优秀的市场背景和环境,当然作为新兴产品和服务,其中也必然存在一些弊端和风险,这就需要支付宝和央行的智慧,来化解,而不是消灭,不论电子牌照的发放或者央行超级网银的出现,在正常的市场竞争态势下,都会对消费者有所帮助,对整体的电子商务体系帮助很大。前提是正当的市场竞争!
2,本网站中关于一些电子支付的基本知识,各位可以搜索查看,基本上支付宝已经将市场上普遍的电子支付手段纳入其中了,那么50亿拿来做什么?
我想最大的投入可能性是几个方向:
A,基础生活缴费系统,众所周知,其利润极低,所以短期内难以盈利,需要不断输血已建设基础网络,更快更多的拓展每个城市的生活基础缴费,这需要一笔庞大的投资;
B,线下支付,淘宝模式或者电子商务系统需要中国本土出现一家优秀的线下支付公司,拉卡啦是其中一家,但比较有局限性,连连支付也是一家,更是由于手续费高,网点仅限于10几个省份而不能充分利用,那么淘宝是有机会将例如先纳入体系的星辰急便等等线下服务公司整合到线下支付系统中,从而打造一个完善的清楚的线下支付系统的。
C,收购合并,针对一些优秀的细分类的支付公司进行收购合并,例如卡类支付公司等等。这三个方向基本将耗光这50亿资金,但同时也将确立一个完整的支付链条的支付宝公司!
淘宝输血50亿元给支付宝,意义何在?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