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冲击第三方支付 支付宝转战海外求新机


  首发于2009年11月 

  继香港和台湾之后,支付宝希望在更多境外地区突破电子商务跨境支付的瓶颈问题,为推动中国电子商务的全球化铺路  

  在银联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联”)不断的攻势下,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支付宝”)总裁邵晓锋不得不苦思良策。

  2009年10月27日,支付宝宣布开通中国台湾地区的VISA卡支付业务。这意味着,今后台湾地区用户使用当地发行的带有VISA标志的信用卡,就可以直接通过支付宝付款,在淘宝网上进行购物。台湾也成为继香港之后,又一个开通支付宝VISA卡支付业务的境外地区市场。

  业内分析,在银联对第三方支付的围剿之下,支付宝避开锋锐,其全球化路径正在慢慢显示出来。“让境内买家的钱流出去,让境外买家的钱流进来”,邵晓锋喊出的这句口号清楚地显现了支付宝全球化的两大主要方向。

  诚信体系风向标

  在网络经济高速增长的刺激下,网络支付观念日渐深入人心。境内消费者想走出去海外购物,境外消费者想走进来国内购物,电子支付平台成为打通这双向需求的关键环节。

  为了扩大在电子支付领域的影响,支付宝一方面联手中国银行推出境外收单业务,帮助境内消费者在海外网站购物;另一方面不遗余力地为境外消费者在国内购物提供便利,邵晓锋先是拿下香港,然后进驻台湾,市场区域不断拓展。

  据悉,此次台湾地区VISA卡支付业务开通后,当地用户使用台湾发行的带有VISA标志、开通3D认证的信用卡,在淘宝上购物时,可以直接选择支付宝付款——在收银台的“网上银行付款”选项中直接选择“VISA”支付,按照提示操作就能完成支付。

  “推出此合作,便于中国的网购市场更好地被境外买家发现和了解。”一位支付宝相关负责人告诉《IT时代周刊》。据了解,VISA卡业务在香港和台湾开通后,总计覆盖了两地的18家银行。

  同时,随着与阿里巴巴B2B合作的企业间海外支付的上线,支付宝可借力进入更多海外领域。上述负责人还透露,支付宝目前已经在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布局,其中更看好东南亚市场。

  地域接近,生活习惯近似,文化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东南亚市场无疑是支付宝海外拓展的最佳选择。“每个国家的经济情况,支付基础设施都跟国内不一样,需要我们在了解当地情况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做布局。”邵晓锋表示。

  “这要看其是否有足够大的海外客户资源,如果没有资源,市场导入期会很长;此外要看海外客户是否能接受它的结算方式。”一位电子商务分析人士对本刊记者指出。

  据了解,香港的莎莎网、台湾艺游馆、日本的Jshoppers、澳大利亚Paymate等网站都已支持使用支付宝付款,支付宝商家已经遍及多方。VISA支付手段的应时推出,为拉动境内外消费者购买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随着3G牌照的发布,邵晓锋也在着力无线支付,而“手机支付宝”可能是支付宝的另一张牌。据悉,支付宝的手机客户端软件正在测试,今年有望推出。

  中国消费者的网络消费行为正是在支付宝解决了网络信任难题后开始出现疯狂放大的。

  正望咨询发布的《支付宝商业案例及用户研究报告2009》表明,因为信任支付宝,近8成用户增加了网上购物频率。支付宝树立起了网络购物市场上的诚信标杆。

  银联的野心

  一直以来,由于交易方便快捷,在特定服务收费上较传统存缴费更为低廉,第三方支付在我国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其市场规模已经今非昔比。同时,由于支付产品的同质化和盈利模式的单一,近几年电子支付市场成了一片红海。

  易观国际近期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307.7亿元,其中互联网支付达1244.4亿元,环比增长20%。

  银联支付的目的很明了——抢滩第三方支付市场。作为中国唯一银行卡组织“银联”旗下的全资控股子公司,也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政府背景的第三方支付企业,银联支付的身份不可谓不显赫,实力不可谓不强大。也因此它被人称为第三方支付的“国家队”。

  沉寂7年后的2009年,银联以其独特的渠道优势和强大的资本实力大举进攻第三方支付市场,挑战支付宝的用户黏性优势。银联支付首先进入的是公共事业性缴费、教育和通信等同样拥有政府背景的领域。在电子商务三大主要领域的选择上,它明确表示以B2C为主,B2B为辅,不做C2C。

  9月份,银联支付宣布与当当网联手,成为继财付通、快钱、YeePay(易宝)、首信易支付之后,当当网引入的又一家第三方支付平台。同时,银联酝酿已久的手机支付也相继在全国多个省市推出。在“国家队”的围剿下,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的价值链受到冲击在所难免。

  面对进一步加剧的市场竞争,支付宝力图避开锋锐。“银行做得好的业务,我们不会去做。”邵晓锋表示,他们正尝试差异化竞争。全球化就是首先打出的一张牌。

  业内有观点指出,随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电子支付必然会出现市场细分,支付行业必须顺应专业化革新发展的趋势,针对不同领域的不同用户要求,为用户和商户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个性化在线支付服务,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电子商务全球化

  作为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之一,支付宝的全球化被阿里巴巴掌门人马云看成是从支付宝一出生就注定的方向。如今,时机成熟了。

  来自支付宝的统计显示,每天约有超过400万次的类似交易行为发生在支付宝平台上,日均成交金额超过了7亿元。它占据了国内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的半壁江山,但支付宝的全球化更被各界看成是公司发展的必然方向,其发展历程也让业界越来越意识到电子支付作为电子商务基础服务的价值。

  对此,邵晓锋表示,电子商务一定是全球化的。继香港和台湾之后,支付宝希望在更多地区突破电子商务跨境支付的瓶颈问题,为推动中国电子商务的全球化铺路。

  第三方支付企业一直在不断开拓电子支付的应用领域,一方面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共同协作,另一方面也迅速向各行业渗透扩散,越来越多的企业相信电子支付将带来巨大利益。据专家介绍,未来的电子支付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动向是不再局限于网上购物,而是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推出了一个生活助手的概念,也会为一些类似航空、彩票、数字娱乐、SNS(社交网站)等等一些网站提供在线服务。”支付宝金融合作部总监葛勇荻表示。支付宝总裁助理樊治铭也指出,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电子支付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

  曾对支付宝作过考察的中国企业评价协会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鲁志强认为,“目前中国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中国赶上发达国家为数不多的行业之一。”

  “自2006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万亿元大关以来,每年以高于70%的速度持续增长,预计2010年将达15万亿元。”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主席、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主任刘俊生作出分析。当然,高速成长的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并未进入成熟期,面对不断膨胀的市场需求和越来越精明的买家卖家,未来的竞争必定是多元化的,中国电子商务在新一轮航海战线里也面临更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