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难频发是因为没有专业人才


矿难几乎年年“荣登”我国十大灾难的榜首,我国从2001年到2004年,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煤矿事故188起,平均4到7天就会发生一起矿难。我国的煤炭产量有16.7亿吨,只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但是矿难导致的死亡人数却占世界的80%,这样的数字还是存在瞒报、谎报的情况,实际的数字要远远大于这些数字,无怪乎有的国家称我们中国的煤炭为“血煤”,锅炉里燃烧的不仅仅是煤炭,更有无数矿工的尸骨。

 

矿难事故一直在发生,矿工们的生命一次又一次地被置于危险境地,连最起码的生存保障都得不到,而矿主们却能拿着矿工生命换来的钱财在外面花天酒地,纵情声色,为什么这样的不公平现象屡禁不止?

 

重大矿难事故的频繁发生除了安全措施缺乏、管理不到位、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和某些人对矿工生命的漠视之外,整体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其实是矿难发生的根本原因。我们可以不接受这样的观点,可以把一切归咎于制度和行业的一些规则,可以将一切归于对无良矿主的谴责,但问题就是问题,问题需要正视并且力图解决。就像很多外国人都说中国人素质不高一样,我们可以历数国人素质缺乏的种种表现何原因,但更应该关注的是通过教化从根本上提高整体的素质,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要想解决矿难频发的问题,必须从它的根本上来解决,那便是从整体上提高这个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包括管理者和所有从业者。

 

我是一个教育从业者,我相信很多时候我的思想可能更冷静。我也希望自己愤怒地对那些造成矿难的人进行鞭挞和痛斥,但我更希望的是能够看到一种从根源上改变和建立起来的体制,因为那是保障更多矿工今后的人身安全的根本。没有专业的人员从事矿业的管理、评估、监测和很多具体操作,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安全,从这个角度来说,解决的根本依然是专业人才。

 

从这方面来看,矿难频发,已经给矿业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目前煤矿系统特别是安全系统的人才严重不足,很多煤矿公司甚至连一个正经矿业专业毕业的大学生都没有,煤矿技术人员不仅仅是青黄不接的问题,而是出现了一个大的断层。

 

矿难频发,使得很多矿业大学的矿业专业学生报考人数也开始下降,矿业发展的利润都流入了矿主和贪官的手里,却不肯花费成本来聘请大学生,提高安全率。矿业学生就业渠道窄了,报考的人数也就自然少了。

 

人才紧缺最大的危害就是安全生产得不到落实,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生产方案就拿不出来,安全措施制定不了,就算制定了也没有办法落实,有重大的危险源也不能提前识别,很多矿难就是因为这样才发生的,及早补充矿业专业的人才断档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很多人认为从事矿业的就是出蛮力的农民工,只要有力气就能胜任,这就导致很多有文化有技术的人不愿意充实到矿业第一生产线上去,恶性循环,矿业的从业人员素质就越来越差,违章工作的情形也就越来越多,矿难发生的越频繁,高级人才就越远离这个行业。

 

矿业人才继续缺乏的话,影响将会十分恶劣,现在的煤矿大部分雇佣的都是农民工,没有进过任何的安全知识培训就下井,违规操作的现象很严重,矿工在工作中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

 

煤矿技术人才的缺乏和前几年煤炭市场低迷,煤矿企业的待遇低有直接的关系。很多煤矿拖欠工资,即便是工资发的及时也不过是一千元左右,这样的待遇下,很多矿业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纷纷转向其他的工作,基本上工资都要比在煤矿高得多。冒着生命危险,还要经受经济压力,技术人才对矿业不感冒也是情理之中了。

 

近年来,用人单位对矿业人才的需求量是前所未有的,求远大于供,这和近几年的矿业市场扩张过快有直接的关系。矿业经历了一段低迷期,随着经济发展,现在已经再次发展起来,国家队矿产品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加上国际市场的影响,我国的矿业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和技术力量的投入,煤矿产业已经向矿业专业的大学生伸出了橄榄枝,但是却鲜有大学生毕业后愿意投身其中。

 

矿业扩张的速度之快,的确让地址、矿业类院校措手不及,就算倾其学校最大承受力,也无法满足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地质、矿业类大学学校师资力量没有达到要求是很大的一个因素,并且矿业市场有很多的不稳定因素,不是一个人或者某个单位能决定的,这也是很多的矿业类大学不肯扩大招生的一个原因。

 

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国家提高对矿业专业学生的待遇。地方对艰苦专业的学费不能一刀切,艰苦的专业加上高额的费用,使得很多学生对矿业专业望而却步。本身学习这种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一般,因此国家给予一定的优惠措施也是合理的。

 

其次,学生自己要改变对待矿产专业从业的态度。矿产专业和每个专业都一样,没有优劣之分,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它的发展前景和上升空间。

 

第三,矿业类的毕业生供不应求,供求关系很不平衡,致使毕业生的选择余地很大,要求用人单位有发展潜力,或者能够给予丰厚的待遇,但是很多中小煤矿企业却难以满足这些要求。

 

如果在短期内难以大量扩充矿业人才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临时性的措施来弥补这个人才断层,比如煤矿公司可以招收一些中专毕业生和高中生来进行委托培训,发给结业证书,这样的措施也是培养人才的一个途径。

 

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是用人单位提高人才意识,按照市场规律办事,通过多种渠道来解决招聘人才难的问题。我国煤矿发展的现状要求有更多的矿业专业人才投入到这个行业里来,提供专业的安全技术保障,从根源上杜绝矿难的发生。

 

面对教育谈教育,更深层次的原因和问题不愿多说,多说无益。如果一定要给层出不穷的矿难找一个理由,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衡量的尺子,也都有道德的天平,很多现象大家能看到也能想到更深层次的原因,但问题是看到和想到未必能真正解决掉这些问题,所以任何的谩骂和谴责都显得于事无补。我们虽然不能强迫每个矿业管理者都去把矿工兄弟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疼惜,但我们至少可以希望能有更多懂得矿业、明白矿业的人去管理和操作矿业生产,那样或许就多了保障,少了灾难,所以善良人的希望就成了救命稻草:多一些专业人才,少一些人间悲剧。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