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模具业应在精细化发展上大做文章


  文/罗百辉 模具网CEO、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副秘书长

  编者按: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模具发展受阻,全年的模具总销售额接近1000亿元,比2008年略有增长。在经历了一年多的金融危机之后,模具工业呈现新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在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全行业积聚了力量,为后危机时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模具行业发展新趋势

  在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模具行业发展趋势主要是模具产品向着更大型、更精密、更复杂及更经济快速方面发展。伴随着产品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模具生产向着信息化、数字化、无图化、精细化、自动化方面发展;模具企业向着技术集成化、设备精良化、产品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国际化方向发展。 

  1、世界模具中心向中国内地转移 ;

  由于我国模具生产的成本优势继续存在,因此一方面是外资,同时还有模具采购,国际模具都在进一步向我国内地转移发展。由于要与国际接轨,这就加速了我们的进步。海外模具向内地转移的趋向不断发展,带动了行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出口的快速增长。罗百辉表示,模具企业要缩小差距,必须加大研发,立足创新,提高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当前,我国模具工业正进入重要发展时期。制造业特别是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促使国内模具市场不断扩大,国外用户到我国采购模具的数量不断增加,国际模具制造逐渐向我国内地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

  2、模具城热建加速产业升级

  模具业被称为“制造业之母”,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模具业在历经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后,模具工业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实力和国际地位有了明显提升,模具产业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进入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模具企业所有制开始转变为以民营为主,企业所在地开始向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等市场经济发育较早的地区集中,这些地区的政府开始认识到特色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产业的结构优化,有利于当地居民的就业与增加收入,有利于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因而花大力气打造特色产业基地。据罗百辉调查,目前我国模具行业中产业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产业基地主要有深圳光明新区模具产业基地、深圳华南模具城、长安模具城、横沥国际模具城、清远市中国模具机械制造装备产业园、佛山模具城、顺德尚钢模具城、潮安陶瓷模具中心生产基地、柳州阳和模具生产基地、江苏模具工业实验区、苏州国际模具城、昆山模具产业基地、长三角模具城、常州鸣凰模具工业园、无锡精密模具生产基地、史泰隆模具城、金华浙中模具城、神洲模具城、永康模具城、余姚模具城、宁海模具城、北仑模具城、黄岩模具产业基地、路桥高登宝模具加工基地、乐清精密模具生产基地、慈溪家电模具装备制造基地、合肥家电模具装备制造基地、青岛家电模具装备制造基地、顺德家电模具装备制造基地、芜湖模具特色产业基地、黄骅模具城(中国北方模具制造基地)、泊头汽车模具制造基地、环渤海模具产业园、天津滨海模具制造基地、沈阳台州塑料模具城、辽中模具工业园、山西晋城模具基地、湖南环保科技产业园、长沙国际模具城、娄底市模具产业园、衡阳深圳模具产业园、成都青羊模具产业园、湖北省灵乡特钢模具装备制造工业园、襄樊工装模具中心、重庆模具五金机电供应基地、重庆大足西部模具城、青海乐都大型精密铸锻造模具基地等近50个基地,其中半数以上己形成一定规模,2008年模具城的产出己达270亿元左右,其中模具约为170亿元左右,规模效应己得到体现。而且,集群式生产方式的发展,为发展我国模具行业中的现代制造服务业和以模具为核心的产业链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其意义是很大的。目前集群式生产方式仍在不断发展之中,总体态势良好。罗百辉认为,模具工业目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已进入由量变转向质变、产业加速升级的关键时期,模具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光凭单打独斗是不行的,中国很多企业喜欢单打独斗,但在当下的竞争环境下,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的能力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要扩大生产,要规模化,就要构筑全球化的网络,扬长避短,与供应商、渠道商、同行联盟。这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已在目前产业集群(模具产业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印证。模具可带动其相关产业的比例大约是1:100,即模具发展1亿元,可带动相关产业100亿元。近年来中国模具市场对精密、大型、复杂型、长寿命模具的需求有所增长,预计2010年国内模具市场需求将在1200亿元左右。

  3、生产能力全方位提高

  从数量上来说,我们目前已经是世界模具生产大国。从产品水平上来说,为B级及以下档次轿车及其他乘用车和商用车等配套的全套汽车模具,为电子行业配套的精度达2μm,寿命达2亿次以上的精密高速多工位级进模,单套模具重量超过100吨的巨型模具,长达6米的大型多工位级进模具,导光板模具、光盘模具、生物芯片模具等许多高水平模具己都能生产。

   精密塑料模具已能生产照相机和手机塑料件模具、多型腔小模数齿轮模具以及精度达5微米的7800腔塑封模具等。大型精密复杂压铸模已能生产自动扶梯整体踏板压铸模、汽车后桥齿轮箱压铸模以及汽车发动机壳体的铸造模具等。 

  汽车覆盖件模具已能生产中档新型轿车的全套外覆盖件模具。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铝合金和塑料门窗异型材挤出成型模、精铸或树脂快速成型拉延模等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然而中国地域广阔,各地众多模具企业水平不齐,相互之间差距很大,从综合水平来说,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确实存在不少差距,差距促使我们进一步努力,差距促使我们奋进,向世界模具强国不断迈进,将仍旧是我们在较长时间内的奋斗目标。

  4、模具企业用工荒,人才紧俏 

  用信息技术带动和提升模具工业的制造技术水平,是推动模具工业技术进步的关键环节。CAD/CAE/CAM技术在模具工业中的应用,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应用,使模具的设计制造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很多模具企业的人事经理对模具设计人才和CNC数控加工人才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东莞市万名模具设计人才培养工程”已为东莞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19563人。东莞智通人才曾举办了一场模具人才专场招聘会,劲胜、艺联、木村塑胶、嘉骏橡塑、祥鑫模具等数家企业提供了近百个模具相关职位,普遍薪金达到3500元以上,技能较好的达五六千元,年薪十万以上的模具技术人员并不鲜见。据智通人才市场统计,近年来模具企业在大量采购数控设备的同时,更迫切需要大量的模具设计、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和维护的技术人员。很多企业的人事经理对模具设计人才和CNC数控加工人才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然而,人才市场上的这类人才储备并不大,企业要在人才市场上寻觅合适的人才显得比较困难。有统计数据显示,东莞的模具人才需要缺口在50000名以上。

  5、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模具

  随着汽车、IT电子、航空等相关行业和领域高速发展,我国模具行业日新月异、高技术含量模具成为“十一五”发展重点。制造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的精密级进冲模和精密的集成电路塑封模;计算机的机壳、接插件和许多元器件制造中的精密塑料模具与精密冲压模具等,都是电子产品生产不可获取的工具装备。精密模具已使模具行业成为一个与高新技术产品互为依托的产业。国民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品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模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罗百辉认为,虽然模具种类繁多,但在“十一五”期间其发展重点是既能满足大量需要,又有较高技术含量,特别是目前国内尚不能自给、需大量进口的模具和能代表发展方面的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又由于模具标准件的种类、数量、水平、生产集中度等对整个模具行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因此,一些重要的模具标准件也必须重点发展,而且其发展速度应快于模具的发展速度,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模具标准化水平,从而提高模具质量,缩短模具生产周期及降低成本。由于我国的模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因此对于出口前景好的模具产品作为重点来发展。而且所选择的这些需要重点发展的产品,必须是目前已有一定基础,有条件、有可能发展起来的产品。 

  6、模具产品向轻巧、精美、快速高效生产、低成本与高质量方向发展。 

   要轻巧就会增加使用塑料及开发新材料,包括各种新型塑料、改性塑料、金属塑料、镁合金、复合材料等等,这就要求有新的成形工艺,从而也就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模具。例如,汽车上越来越多地采用高强度板也是为了减轻重量,对一些超高强度板进行热成形及与之相适应的热成形模具也就自然而然成为发展趋势等等。 

  要精美,就要求外形美观大方,内部无缺陷,这就要求有精细、精密和高质量模具与之相适应。目前我们在精细化方面差距很大,精细化往往被忽视,功亏一篑。  

点击图片新开窗口查看

  本文作者罗百辉为模具网CEO、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副秘书长、专家委员会委员、《模具制造宝典》编委会副主编、《模具制造》、《东方模具》等模具杂志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