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养生文化与健康产业的发展(二)


二、发展健康产业,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健康的新理念不断创新发展
  健康新思想。二十世纪末有8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纽约,讨论“21世纪人类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共同的结论是:健康。完全的健康:应该追求健康、长寿、智慧、快乐、美丽、道德的全面发展,这就是新世纪的健康观。
  健康第一,得到广泛认同。人类在解决温饱之后,健康是第一需要。温饱是维持生存的基础,健康是提高生命质量的前提。人在一生之中,健康是第一财富。当今美国人比财富,一比健康,二比资产,健康最宝贵。评价人的生活质量,健康是第一标准,虽然健康不能包含人生的一切,但失去健康就失去一切。
  健康新概念。人既是自然环境和生物界的自然人,也是生活在社会中的社会人,又是具有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智慧人。人的完全健康应该具有广义的内涵。“无疾病和不虚弱就是健康”的老观点已过时。WHO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确定的健康概念:“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的消除,而系体格、精神和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其健康标准是“精神、躯体、社会人际和道德公德四个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二十世纪末,世界顶级科学家们集体讨论提出的新观点,不仅暴露出上述健康观念的不足,同时又给我们对健康的认识提供了广泛的具体空间,即欲求“完全健康”,应该努力追求健康、长寿、智慧、快乐、美丽、道德六个方面全面发展。
  健康新内容:①躯体健康(生理健康)躯体健康是指身体结构和功能正常,具有生活的自理能力。②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使心理处于良好状态以适应外界的变化。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无心理障碍等心理问题的状态;广义的心理健康还包括心理调节能力,发展心理效能能力。③社会适应良好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能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于社会现状有清晰、正确的认识。既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注重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对于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怨天尤人,用切实有效的办法去解决。当发觉自己的理想与愿望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时,能够迅速地进行自我调节,以求与社会发展一致,而不是逃避现实,更不妄自尊大和一意孤行。④道德健康道德健康是指能够按照社会规范的细则和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能为人们的幸福做贡献,表现为思想高尚,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
  健康标准(health standards):①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②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而不挑剔;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④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各种变化;⑤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⑥体重适当,身材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⑦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⑧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⑨头发有光泽、无头屑;⑩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健康是人的身体和精神心理处于一种正常良好的状态,与社会、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的关系。因此,健康学与医学不同,医学是研究、解决人的疾病状态。健康学是研习正常良好态。有了健康,就可以远离医药了。保持、巩固和发展健康,具有更重要更深刻的意义。
  
2、健康产业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健康产业的定义。健康产业也称为HT(Health Technology)业,是医药保健行业的简称。HT业是近年来崛起的新兴产业,它在美国IT业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保持了持续的增长,因此,有人认为它将是取代IT业在未来十年内领导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增长点,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已经由IT技术转向HT产业(健康产业)。有人认为它将会替代IT业,成为人类社会的第四次浪潮。立足传统的中国养生文化,打造生机无限的“国家名片”。
  中国养生文化是中华5000年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一树奇葩,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中医药健康产业成为我国最具民族性和颇受世界瞩目的一个产业。但不容乐观的是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前景却受到开发力量不足、品牌优势滞后、优秀人才匮乏的制约。摆在国人面前的事实是,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优秀养生文化日显薄弱,中医药产业链有断裂的危险。加大中医药学术继承和研究力度,加大相关中医药产品的研发与创新已显得相当迫切。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整个社会都对中草药健康产业寄予厚望。国家以发展的眼光,高度重视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并将健康产业纳入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规划中,以此强力推进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健康产业发展的目标:健康产业应以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健康产业的基础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推动体育健康功能的资源整合与发展;促进科学养生方法的创新与推广。
   健康产业发展方向: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最先提出了医学健康产业化的概念。2002年,世界工业发展组织开始参与健康产业的实施,并提出了健康与服务、健康与社区、健康与旅游、健康与教育等实施项目。
 

 

3、我国健康产业市场前景
  1)世界健康产业迅猛发展。美国等西方大国,政府把身心健康、受到良好教育的国民当成最重要的资源,国民的健康指数是政府政绩的主要标志。健康医疗产业成为美国第一大产业。著名经济学家保罗·比尔兹预计,到2010年,与健康相关的产业就将为美国经济带来每年1万亿美元的收益,这些收益来自为大众提供令人更健康、更美丽、延缓衰老或预防疾病的产品和服务。从整个健康产业看,基因检测仅仅是当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它却是关键的一小部分,它正引导着预测医学的发展,并从根本上改变着医疗产业的形态,也将改变整个健康产业的形态。随着基因检测的推广,一个新的健康概念——个人健康规划被提了出来,因为人们将有可能实现根据个人自身基因及其表达的情况,为自己定制一个健康规划。那时,人们将不再是被动地治疗疾病,而是主动地根据自身情况规划自己的健康人生。据美国Frost & Sullivan公司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美国一年在健康医疗领域的花费占其年GDP的14.8%,欧洲占8.4%,日本占6.3%,而中国只占1.9%。不断发展的中国经济正猛烈的刺激着中国消费者在健康领域的消费欲望。世界各国政府都越来越重视国民的健康和本国健康业的发展。美国政府把健康产业划归健康医疗产业的一部分,把健康和医疗摆在同等的位置。美国健康医疗产业(Health?Care?Industry)分4个部分:医生和医院、药品行业、健康管理(Managed?Care,帮助消费者与医生、医院、药店讨价还价的组织)及各种仪器暨相关产品生产的行业。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把医疗健康产业推进市场的国家,在模式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2)我国的健康产业还刚刚起步,市场的空间不可限量。2005年中国医药保健品总产值约为500亿元美元,出口额达到138.01亿美元,其余的全部是中国市场消费,因而即使不算进口产品在内,仅此一项的中国市场就有将近3000亿人民币之巨。熊晓鸽说。而除了人们吃药、吃保健品以外,健康产业还包含更广泛的领域,比如健康保险领域、健康体检领域、个人便携式医疗设备领域以及个人及家庭成员健康管理等诸多领域。市场的广泛性和人们意识的不断觉醒是吸引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中国目前的很多健康产业领域,比如保健品领域,全国有3000多家生产企业,而且大小规模及销售渠道都尚未形成真正的规模效应和垄断地位,因而市场本身的分散性也是吸引创业投资的关键因素。还有,在国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保健品的内涵在不断的更新定义,由基础的矿物质、维生素向复合的生物制品转化,由保养向功效转化,由内服向外用发展,这一切对中国市场来讲,都是新兴的,暗藏的市场潜力不容质疑。对每一位投资者来讲都会产生投资的冲动。但是,市场的严重脆弱,政府的管理经验缺乏,立法不完善,国外企业刚进入中国水土不服,国内企业又新芽刚露,研发机构力量薄弱,市场不成熟,国民对健康理念和各种新的营销模式认识不足,这在不同程度上制约我国健康产业发展。国外有上百年的健康产业市场发展的历史,他们在这方面走过许多弯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我们应该在总结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一套适合我国健康产业发展的道路和模式。从美国的发展实践研究发现,解决社会问题的一切努力离不开市场经济,任何对市场机制的破坏都无法达到增强社会机体持久健康的目的,反而会造成系统的腐朽。所以,重建公众健康一定是伴随着重建一个市场化的健康产业。中国政府几十年来建立的相对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在改革开放后反而逐渐衰落,证明了没有建立在市场原则下的体制,是没有持久生命力的。那么如何健全一套利国利民的健康系统,并使之在逐利的市场和公众的健康利益上得到共同的利益,是各国政府所要解决的一个大课题。美国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美国健康行业经营非常灵活,只要市场有变化,就会有新的商业模式诞生。总之只要有市场,就有人创业,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太多的进入壁垒。所以经济增长和健康产业的建立,是公共卫生防御系统的根基。有关资料表明,随着环境的日趋恶化和污染的严重加剧,我国现在的国民70%以上属于亚健康状态,人民的健康问题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已摆在了我国政府和民众的面前。
     3)我国健康产业将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健康产业作为一项与13亿人口密切相关的产业,产业规模相当大,仅医疗服务一项,年销售收入已经接近7000亿元,而且仍在以较快速度增长。近年来,生物科技和相关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专家预测,十年内世界经济格局将发生重要变化,生物科技产业的总产值能超过信息技术产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新的重要推动力。与此同时,健康产业的内涵也因生物技术的突破而不断扩展。从医学形态上看,我们建立和发展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而预测医学这一新的医学形态也在快速崛起,并将在医学领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