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封村:农村居民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大兴封村:农村居民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大兴区推行“人口倒挂”村庄“封闭式管理”,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昨日,已实施该措施的村庄负责人表示,实施前都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大兴区政府、公安等相关部门表示,是否推行该模式,都是由各村村民代表大会自行表决,政府各部门只是起到引导协调作用。并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解释。(4月30日新京报)
大兴为解决人口“倒挂”,改善治安管理的“封村”之举,其出发点本身毋庸置疑,引发舆论诸如歧视、懒政等的批评也不奇怪,毕竟是农村管理模式的一种新尝试,效果好可以推进、完善,效果不好也不是不可以调整甚至废止。可大兴此番回应,反倒让人不能不再度提出质疑。
从最初的直观称呼“封村”,到后来改成“封闭式管理模式”的官方说法,如今又改为“社区化管理模式”,有关方面的释疑似乎有意识地在玩文字游戏或打口水战。其实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叫啥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实际操作的办法和效果,不可能因为换了个概念,公众就跟着从质疑转为支持了。如此含糊其辞,无疑显得很不自信、缺底气。
大兴区相关部门解读该模式时,称“推行这种新的管理模式,都是村民自主决定的。”这样的解释,不但与此前表态时出于人口倒挂、警情上升、加强治安的说法自相矛盾,而且显然有“被民意”、“被民主”的成分,按照相关法规,村民是有自治权利,但他们有决定政府、警方该如何管理公共秩序的权力吗?至少目前还没发展到那个地步。
更让人倍感不靠谱的是,大兴区警方和综治办的负责人竟然把这种村子管理模式说成是“表达了农村居民对城市生活的向往”,莫非城市生活的至高境界就是封闭?莫非把村子改成城市小区的模样就等于过上了城市的生活?而事实上,在“社区化管理模式”下,一些因为向往城市生活的“游民”不得不选择了离开;村里人因为租客减少,不但租金收入收影响,超市生意也变得惨淡,这岂不是在扼制他们对城市生活的美好想往么?
笔者并非刻意反对这种管村模式,只是觉得有关方面应该有直面舆论质疑乃至批评的勇气,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助于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努力做到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