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4月主要经济数据显示,4月CPI增长2.8%,PPI增6.8%,均比上月明显提升,其中4月PPI增速已经超过了08年2月份的增速,逼近历史高位;而CPI则由于受到猪肉等基础食品价格走势低迷的拖累,暂时还控制在3%之下;只要猪肉等粮食价格再有一些上涨,CPI指数将轻松超过3%的警戒线,从而强化银行加息的预期;此外,PPI增速从2010年1月份起已经连续4个月超越CPI增速,这次的4月数据已经比CPI高出0.5个百分点,显示出投资过热的苗头,以及境外能源和原材料价格驱动的力量。在下游终端消费不能同步得到提升的情况下,PPI的快速上行将压缩中游行业的利润空间,增加投资的成本。此外,投资过热也会加大央行加息的可能。
从外贸数据看,4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增长39.4%,其中4月出口额1199.2亿美元,进口额1182.4亿美元,顺差16.8亿美元。3月份曾短暂出现的贸易逆差状况有了转机,适度降低了我们对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尤其是上周美股出现的乌龙暴跌给市场带来的“雷曼危机再现”的感觉有所淡化。
而银行贷款数据从全年看仍然将会在央行调控目标范围内,7.5万亿的新增目标仍是明显比去年收紧。
宏观经济数据对股市的影响主要会体现在2方面:1、货币政策的变动对流动性、对贴现率的影响。2、实体经济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打个提前量的话,就是这种宏观数据的变化给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带来的实体经济冷热变化的感觉。如果实体经济增长(或者这种增长的感觉)出现问题,并且政策处于紧缩状态,这对股市的冲击将是巨大的;如果实体经济仍然向好,则要具体区分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和加息造成的折价之间的平衡结果;如果2方面因素都是积极的,那么像09年那样的大规模反弹就有了基础。
就目前数据来看,房地产紧缩政策尚未明确影响到其他投资领域的热度,后续影响还有待观察;货币政策上央行已经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目前贴现率还没有变化,2季度央行是否会加息值得关注。
而一旦央行采取加息措施、同时房地产行业的超强度调控确实影响到了经济的正常增长势头,那么宏观政策的方向又将发生变化,届时我们的建仓马力又将全面开动。
股市就是这么周而复始来回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