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分化的罪魁祸首是市场经济
陈绪国
日前,新华社记者发表一篇报道,指出“中国贫富差距正逼迫社会容忍红线”,引起国内外舆论界的普遍关注。有的拿基尼系数0.47、0.496、0.561来说事,有的拿国民收入二次分配不公来说事,有的拿“行业垄断”来说事,有的拿贫富不均的两极化和一极化来说事,有的还拿个别极端分子报复社会砍杀孩子来说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笔者不是主流经济学家,甚至于连经济学的ABCD、甲乙丙丁、子丑寅卯都一窍不通。而凭据自己的第六感官的直觉,中国经济之所以矛盾重重漏洞百出,之所以出现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脑体差别、行业差别等等机制差别、机会差别、身份差别、收入差别、福利差别的极度不平等现象,甚至于出现了如火山、地震、海啸、山崩、飓风那种严重灾难将要爆发的前兆,归根结蒂,就是一句话作结:中国经济陷入进退两难的极度困境和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的严重错位,其罪魁祸首是市场经济!
近年来,笔者发表了大量抨击所谓“主流经济学家”的文章,力捧刘国光、郎咸平、左大培等“非主流经济学家”,深刻揭露市场化、自由化、私有化、厚黑化的真面目。目的在于,提倡恢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合法的主导地位,清除西方经济学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不良影响,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从根本上、源头上来解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解决两极分化、贫富悬殊、贿赂公行、国退资进等等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
笔者抨击“主流经济学家”,口诛笔伐市场原教旨主义,遭到一些魔教派和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的围攻、谩骂,说我是“毛党”、“粪青”“脑残”、“极左”、“反水”、“不识时务”、“不知天高地厚”,将一顶顶高帽子扣在我的头上。然而,不管他们多么狡猾、嚣张和不可一世,谎言重复一万遍也成不了真理,真理重复诋毁一万遍也变不成谬论。
尽管魔教派们拿着“不许争论论”的鸡毛当令箭,拿着总祖师爷的只言片语当作尚方宝剑来吓唬和镇压手无寸铁的老百姓,镇压忠心赤胆的社会主义的红卫兵,然而,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权是任何人也剥夺不了的!捍卫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无罪!捍卫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阵地无罪!捍卫13亿人民基本的的生存权发展权话语权和监督权无罪!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腐朽化邪恶化魔教化无罪!抵制官僚资本主义权贵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无罪!抵制资产阶级“温水煮青蛙”阴谋和国退资进恶行无罪!抵制取消福利社会主义无罪!抵制三座大山四座大山和五座大山无罪!革命无罪,批评有理!
为什么说两极分化的罪魁祸首是市场经济呢?
首先,市场经济体制本质上就是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
关于市场经济的本质概念,MBA智库百科是这样定义的:
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市场经济也被用作资本主义的同义词。
在市场经济里并没有一个中央协调的体制来指引其运作,但是在理论上,市场将会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市场经济的支持者通常主张,人们所追求的私利其实是一个社会最好的利益。亚当·斯密说:
“借由追求他个人的利益,往往也使他更为有效地促进了这个社会的利益,而超出他原先的意料之外。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多少好事是由那些佯装增进公共利益而干預贸易的人所达成的。”(国富论)
对于市场经济的经济原则也有许多不同的批评。这些批评者的的分布相当广泛,从彻底反对市场经济(共产主义)、到计划经济的支持者—例如社会主义的支持者,或者是那些希望政府实行大量管制的人,又或者是那些认为人性的贪婪是注定不道德的人。对于市场经济在实践上的主要批评之一,便是主张市场的外部性(亦即那些无法经由市场价格反映出的问题)将会造成大浩劫,如环境的污染便是一例。另一项批评则主张市场经济将会产生垄断,市场最终将会毁灭自身的机制。
东方国家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和西方国家一些政府管制主义者,一致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市场经济就是经济社会一切罪恶的源泉。市场经济产生寡头垄断,产生马太效应,赢者通吃,使得贫困者更加贫困,富裕者更加富裕。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不仅仅勒令国内的工人阶级贫困化,而且危机的风暴甚至于可以波及全世界。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的房地产经济危机、亚洲金融风暴和08年的世界金融风暴,其根源就是市场经济!不是别的!
其次,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制,最好的组合形式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
1979年3月,陈云同志写了《计划与市场问题》的提纲,指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的经济必须有两个部分:1.计划经济部分(有计划按比例部分),这必须是基本的主要的;2.市场经济部分(即不作计划,让他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生产,即带有“盲目”性调节部分),这一部分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是必须的。问题的关键是要有意识地认识到这两部分经济同时并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弄清这两部分经济在不同部门应不同的比例。
毫无疑问,陈云同志指出的“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的经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无可厚非的。如果取消计划经济,专门搞市场经济,那么,中国只有死路一条:走资本主义道路。
但是,
1992年10月执政党的十四大召开,明确了三点要求,其中第二点就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掀起一场旷日持久、声势浩大的私改化、去福利化高潮,大批大批的国有、集体企业被贱卖被改制,大批大批的职工下岗失业,大批大批的外资企业大举进军中国各个要害产业。同时,给予外资企业以五年甚至于五年以上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税收优惠的同时,大力增加国有企业的税费品种多达20多种,压制国有企业的生存空间,发展外资、私营企业的生存空间(直到08年才统一内外资企业税率)。至目前为止,中国的国有、集体企业贱卖甚至于白送的超过100万家,下岗职工超过8000万人。
市场经济不断地“温水煮青蛙”,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和蝴蝶效应、马太效应。整个社会盛行潜规则,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和亿万富豪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整个社会变成了一个大染缸,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因腐败造成的国有资产损失,经济学家胡鞍钢说每年超过1万亿元,吴敬琏说每年高达4万亿至6万亿元。近30年来,中国的贪官污吏连同他们的亲朋好友一起逃亡海外的多达120万人,带走的黑钱数以万亿计。
其三,市场经济是反福利经济学的罪魁祸首。
30年来,人们耳闻目睹了教育市场化、人才市场化、住房市场化、医疗市场化、产业市场化、资本市场化等等名目繁多市场化的奇装异服,耳闻目睹了市场化对于贫困阶层、弱势群体的血腥剥削。其中,教育市场化、住房市场化、医疗市场化被一致公认为“新三座大山”,挞伐声、痛苦声、凄惨声、反思声,怨声载道,天怒人怨。
改割开方以来,西方一些坏的东西一学便会,西方一些好的东西总是学不会。西方一些国家,经济发展了,不忘搞福利社会主义,大搞特搞福利经济体制。中国却恰恰相反,越是经济发展,社会福利越是绝对下降和相对下降。胡温中央出台了一些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取消皇粮国税等好的三农政策,接连几次给予企业退休职工增加基本退休金待遇等等,所有这些,群众是热烈欢迎的。但仍然是杯水车薪,对于解决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来说,仍然是治标不治本。如果一定要治本,最根本的举措,就是要立即纠正市场经济的政策,立即采纳陈云同志的诤言指示。
1969年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扬·丁伯根说得好:“福利经济对最优体制的选择仅仅是提供一些主要标准,也就是为一国建立一个特别的社会福利函数,最优体制的选择决定于各行业和社会团体的性质,每个国家或多或少需要集权,因此,最优体制应该是多方位确定的。” 丁伯根的结论是:最优体制存在于完全的自由市场化与彻底计划经济两个极端之间。
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1953年2~9月)一书中斩钉截铁地指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什么呢?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应当服从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不是利润,而是人及其需要,即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社会主义的目的,象斯大林同志的《意见》中所说的那样,是‘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斯大林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福利经济体制的论述,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社会主义国家经典经济学的千古名言!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7年8月底~9月中)一文中写道:“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马克思教导我们,生产与消费的统筹兼顾,生产与消费的相辅相成,生产与消费的福利经济学地位,与社会和谐、社会发展、社会进步息息相关。08世界金融风暴以后,西方国家一直在反省,“马克思著作学习热”持续升温,相信很多国家会不约而同地明智地采纳马克思主义的主张。但是,中国这么一个堂堂正正的社会主义国家,有什么理由怀疑“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有什么理由颠倒生产与消费的秩序?有什么理由颠倒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地位?
记得去年有个时候,我在价值中国网发表过评论,指出中央在世界经济危机的风口浪尖上,在中国整体经济低迷时期,出手4万亿元的大手笔支持企业扩大再生产,是“反向思维的错误决策”。北京方面也早就知道,早在几年之前,中国的钢铁、有色金属、汽车、水泥、纺织、房地产等多个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通货膨胀的压力难以调和。与此同时,中国的相对贫困人口有增加的趋势。不幸的是,笔者一语中的。4万亿巨额资金不是用于解决民生问题,而是投入到本来就不景气的行业中去,结果表明,这一大笔钱,为铺张浪费、贪污腐化开了绿灯,却为中国低迷的经济和困难群体雪上加霜。
减缓产业投资,增加居民收入,搞一点福利社会主义,藏富于民等等好的主张,主流经济学家如吴敬琏、厉以宁、茅于轼等,非主流经济学家如郎咸平、刘国光、左大培等,他们的意见达成了一致。甚至于有的人提出,中央有勇气使出4万亿元搞扩大再生产,更应当有勇气拿出4万亿元来解决民生与消费。—这才是真正的“公平扩大内需”!
既然从中央到地方,干部、群众的呼声很高,既然左派、右派和中间派一致赞同转变发展观念与消费(民生)观念,相信中央能够下定决心,将采取一揽子计划,适当减少企业负担,大幅度增加农民、工人、下岗失业人员、退休职工等弱势群体的收入,中央财政将会舍得拿出3万亿、4万亿甚至更多资金来解决民生问题!
13亿中国人民一致期盼着:未来“面包是有的,牛奶是有的,一切是会有的”……
相关链接:
价值中国陈绪国专栏文章、职业日志
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几大流派考
吹牛大王任志强的弥天大谎
0888解放地奴宣言
城市幸福感排名名落孙山与网友票选最冷漠城市的反差
流浪女生不起 午夜街头独产子
广州寒潮接连冻死流浪汉
冬天的故事:最穷的地方在广东
广州进行史无前例的大折腾挥霍上千亿赶走60万居民
广州日报横弹琵琶晒工资
广州63万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月少增2060万元
“最牛养老金3元”是社保皮鞭
安徽农村父子老人活活饿死考验单干制
广州炸楼玩猛于虎
幸福就是毛毛雨越南古巴比中国幸福
富豪一族与谈富色变
中国亿万富豪落马面面观
解除房价千千结:“达魔”之剑向地价“操盘手”的头上砍去
广州之耻:广州大一山庄蝉联全国第一豪宅
边个叫嚣广州豪宅未来10万元
大刀向炒房鬼子的头上砍去
面对任大炮惨遭鞋弹袭击主流经济学家们集体无语
头号外科医生砍杀13小学生的新闻解读
大学生红颜一怒杀厂长的新闻解读
大学生红颜一怒杀厂长的新闻解读续
面对城管暴力“割尾巴”魔教派们集体失语
特色社会特色新问题暴力凶杀游击特色社区
乌市打砸抢烧赛文革
小镇霸强占村民土地530亩20年沉冤如何雪
海归博士跳楼自杀谁之过
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自杀再次拷问社会救助机制
字数:5157字